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1)

2014-11-23

护理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人格化职业倦怠量表

护士职业倦怠是指护士不能顺利应对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护士伴随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1]。有研究发现,高负荷持久的工作压力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是导致职业倦怠发生的主要原因[2]。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的高风险场所,护士的职业状态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了解ICU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10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13个重症监护室工作的213名临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 1 3份,收回有效问卷2 0 4份,有效率95.77%。其中女197人,男7人;年龄22岁~51岁(30.49岁±5.11岁);职称:护理员1人,护士71人,护师83人,主管护师46人,副主任护师3人;学历:中专4人,专科62人,本科137人,硕士研究生1人;护龄:<2年22人,2年~5年78人,6年~10年35人,>10年69人;婚姻状况:已婚123人,未婚81人。

1.2 方法

1.2.1 评价工具

1.2.1.1 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 收集调查对象年龄、性别、工作时间(护龄)、职称、学历等。

1.2.1.2 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 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8,具有良好信效度,共35个条目,5个方面,包括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3]。采用1级~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压力程度越大。其中1.00分~2.00分为轻度压力;2.01分~3.00分为中度压力;3.01分~4.00分为重度压力[4]。

1.2.1.3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0,具有较好的信度。包括积极应对(12项)和消极应对(8项)两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0分~3分),“不采用”计0分,“偶尔采用”计1分,“有时采用”计2分,“经常采用”计3分,积极应对维度评分越高,心理症状越好,消极应对维度评分越高,心理症状越差[5]。

1.2.1.4 职业倦怠量表 该量表具有较高信度,共22个条目,包括情绪耗竭(9项)、去个性化(5项)和个人成就感(8项)3个维度。该量表采用7点自评方式(0分~6分),从不为0分,1年几次或更少为1分,1月1次或更少为2分,1月几次为3分,1周1次为4分,1周几次为5分,每天为6分。其中情绪耗竭19分~26分为中度,26分以上为高度疲溃感,去人格化6分~9分为中度,9分以上为高度疲溃感,个人成就感34分~39分为中度,<34分为高度疲溃感[6]。所有调查均由经统一培训的科研小组成员进行面对面调查。

1.2.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ICU护士工作压力现状 204名ICU护士工作压力源总均分为(2.36±0.42)分,提示ICU护士工作压力呈中度,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最主要的压力源(2.95分±0.67分)。护理专业与工作为(2.56±0.47)分,工作环境和资源(2.37±0.77)分,病人护理(2.40±0.44)分,管理及人际关系(1.83±0.43)分。

2.2 ICU护士应对方式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见表1)

表1 ICU护士应对方式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s)

表1 ICU护士应对方式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s)

组别 人数 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ICU护士204 1.78±0.46 1.16±0.54全国常模 846 1.78±0.52 1.59±0.66 t值 0.000 -11.323 P 0.987 0.000

2.3 ICU护士职业倦怠现状 ICU护士情感枯竭得分为(26.60±10.23)分,个人成就感得分为(26.20±9.78)分,均呈高度疲溃感,去人格化得分为(6.99±5.31)分,呈中度疲溃感。提示,ICU护士职业耗竭严重。2.4 ICU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见表2)

表2 ICU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r值)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ICU护士工作压力源总均分为(2.36±0.42)分,整体呈中度水平,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护士最主要的工作压力源,与国内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7,8]。ICU 与其他科室相比,其特殊性在于多为急危重症病人与封闭式的管理。护士既是病人治疗执行者,又是日常医疗活动管理者,还是病人生活的照顾者和病人家属的关心者[9],从而决定了ICU护士工作量大,包括日常生活、治疗、心理护理,加上频繁倒班扰乱了护士正常的生活规律,护士处于长期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压力较大。应对方式可使人们持续的通过意识和行为的努力及评估个人能力而缓解内外压力的一种方式[10],积极应对方式可提高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消极应对方式可加重身心耗竭,不利于身心健康。本研究显示,ICU护士积极应对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消极应对方式采取较少,与史瑞洁[11]研究结果一致。ICU护士工作压力源多、工作量大,但采取的消极应对方式较少,与ICU大部分护士调适能力较好,能够积极面对各种压力,不逃避、不退缩、不自责,及时化解问题,缓解工作压力,尤其是年资久的护士长期积累经验,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多。

本研究结果显示,ICU护士职业倦怠处于高水平,其中去人格化呈中度,情感枯竭与个人成就感维度最严重,原因在于:①ICU病人多为急危重症病人,病情变化复杂,护理内容广泛,护士工作量大、时间分配不合理,连续倒班时间长,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身心疲惫,而医院待遇又未能得到相应体现[12,13]。②ICU工作环境特殊,病人由护士全权负责,如果护理稍有不慎,则会引起病人家属的不满,护士得不到应有的信任与尊重,对护理行业产生质疑。③ICU护士长期面临濒死病人的挣扎,看到疾病面前生命的脆弱,心理受到情感冲击。④医院为ICU护士提供临床进修、晋升机会较少,职业前景渺茫,自我价值得不到进一步提升,个人成就感低落。⑤护士自身调节能力较差,不能平衡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去人格化明显[14]。

本研究结果显示,ICU护士职业压力、消极应对与情感枯竭、去人格化两维度呈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与谢家玲等[15]研究结果一致。①ICU护士职业压力愈大,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愈重。ICU护士连续倒班时间长,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加之医院各种考试及职称晋升考试使ICU护士身心疲惫。②积极应对方式可提高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消极应对方式易使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增高。积极的应对方式,如交谈倾诉、保持乐观心态、借鉴他人经验、换位思考等,能帮助护士缓解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营造轻松气氛,保持心情愉快,可冷静地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对职业前景充满希望,个人成就感增高。消极的应对方式,如通过饮食、乙醇、休假等方式来逃避,一味依靠别人去解决,幻想奇迹发生,自我安慰等,使心理失衡加重,导致情绪低落,长期下去,会出现心理问题,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症状加重。

提示,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ICU护士职业压力,帮助护士学习积极应对技巧,有效缓解内外压力,减轻ICU护士职业倦怠程度。

[1] Maslach C,Leiter MP.Early predictors of job burnout and engagement[J].J Apply Psychol,2008,93(3):498-512.

[2] Tcultions MP,Dckker J,Bijlsma JW,etal.Coping,pain,and disability in oslcoarthritis:A longitudinal study[J].Journal Rheumaiol,2001,28(5):1068-1072.

[3] 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4] 张雪花,王秀芬.不同临床科室护士压力源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2):38-40.

[5]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2):114-115.

[6] 李永鑫.工作倦怠问卷(MBI)简介[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21(6):506-507.

[7] 王侠,牛雅君,李冬梅.护理人员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河北医药,2013,5(4):628-629.

[8] 蒋望雁.护士工作压力现状与影响因素[J].当代护士,2013(2):103-105.

[9] 赵燕.对护士职业压力的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讨[J].健康必读,2010,10(6):28.

[10] 刘欣梅.助理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9:10.

[11] 史瑞洁.某军队医院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3:5.

[12] 席明霞,卿利敏,李丹,等.长沙市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2):77-79.

[13] 赵翠梅.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与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3C):833-834.

[14] Schaufeli WB,Salanova M.Efficacy or inefficacy,that’s the question:Burnout and work engagement,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efficacy beliefs[J].Anxiety Stress Coping,2007,20(2):177-196.

[15] 谢家玲,尹学琼,李蓉,等.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8):1198-1199.

猜你喜欢

人格化职业倦怠量表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浅析纳兰词中自然意象的人格化构建
“服务应特色化、人格化、生态化”——孙瑞哲谈中国服装行业服务升级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从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来探究播音主持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