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纳兰词中自然意象的人格化构建

2016-09-28丁俐丽傅琴瑶

戏剧之家 2016年16期
关键词:纳兰词人格化

丁俐丽+傅琴瑶

【摘 要】纳兰性德是清初重要的词人,纳兰词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得益于它自身的独特性。根据题材内容,纳兰词可分为多类,最主要的为:悼亡词、友情词和边塞词。受纳兰性德所处的社会、家庭以及其个人经历等多方面的影响,纳兰词中的自然意象多为残缺意象和冷色调意象,寄托了词人浓郁的个人情感,换言之,就是将自然意象人格化了。本文以纳兰词中人格化的自然意象为立足点,浅析词作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关键词】纳兰词;自然意象;人格化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262-02

纳兰词中有很多自然意象,词人赋予了这些自然意象以人的情感特征,意象更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因此,纳兰词中的自然意象也就表现出了人格化的特点。

一、花间词对纳兰词的影响

纳兰词整体偏向婉约一派,就纳兰性德的个性而言,他善感、忧郁、多情,有着婉约派词人的独特气质。同时,纳兰性德受《花间集》的影响颇深,他的词作也受到花间词风的熏陶,无论是在体制还是风格上都借鉴颇多。根据前人的统计,纳兰性德对花间派的作品借鉴多达40处,其中温庭筠有12处,顾夐9处,韦庄6处,李珣6处,张泌2处,孙光宪、毛文锡、尹鹗、皇甫松、薛昭蕴各1处,可见纳兰性德对花间词的喜爱程度。例如: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

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韦庄《女冠子》)

记得灯前佯忍泪,却问明朝行未。(纳兰性德《清平乐》)

由此可见,纳兰性德不仅在意境和情致上对花间词有所参考,在意象上也有所借用。纳兰性德着重学习了花间派词人韦庄清新明丽和温庭筠深婉蕴藉的特点,融合了自己独特的自然意象,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二、悼亡词中的哀感顽艳、婉丽凄清

纳兰性德的作品中比较突出的三类词为: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其中,悼亡词又是最卓越的一类。意象是我国古典文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范畴,是诗词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自然意象独具特色,与他的内心情感密切相关,是凝结了纳兰性德情思的物象。

在纳兰词中,“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自然意象,共出现195次。在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也常出现这一意象。纳兰性德赋予了“梨花”独特的含义,指的是美貌贞婉的妻子。如《沁园春·代悼亡》:

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鸾胶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今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

这首词哀婉伤感,悲凉凄怆。上片从幻觉写起,借用了汉武帝命方士招魂之典故,表达了对已故妻子的思念和至深情谊。亡妻的魂魄附在梨花之上,是亡妻归来时的场景。下片前三句说续弦必定不能取代当年的妻子,如此反复的表达便将对亡妻的思念和盘托出。

作者将自然意象“梨花”比作自己的妻子,一方面把自然意象人格化了,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思念、痛苦、哀伤的感情寄托在自然意象上,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又如《青衫湿遍·悼亡》中:“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梨花”亦是指代纳兰的亡妻。顾贞观曾言:“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

三、边塞词中的沉郁豪放、凄婉迷离

纳兰性德曾五次跟随康熙帝出塞,鞍马劳顿之苦和塞外秀丽风光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故纳兰的边塞词中的自然意象多为孤烟、羌城、落日、冷月、西风、寒烟等塞外壮阔、苍凉的事物。如《浣溪沙》:

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楼。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牛,劳人只合一生休。

词的上片“寒云”“衰草”这两个寂寥的意象是作者天涯漂泊、羁旅愁思的寄托,下片则表达了词人自身愁苦痛恨的心情。纳兰性德将自己孤独困苦的心情毫无保留地通过自然意象表现出来,奠定了整首词的基调。

又如咏史怀古词《蝶恋·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词的上片在对历史的回顾中营造了悲慨苍凉的意境,下片则回到现实: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一方青冢。作者以“西风”“老丹枫树”“夕阳”“秋雨”等落寞萧索的冷色调自然意象来承载自己对历史与人生的无奈、辛酸,从历史战争的背后折射出作者内心的落寞与凄冷。

纳兰的边塞词中多是对边塞景物的描写,除上述词中提到的自然景物之外,还有寒鸦、败叶、冷霜等。细细品味,不难发现纳兰的边塞意象中蕴藏着冷寂、凄凉、悲怆的心思,体现了纳兰性德绝望孤独的境况。

四、友情词中的清新隽秀、情感真挚

《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收录的348首词中,纳兰性德的友情词有42首。他的友情词除了表达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外,还抒发了自我情怀,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例如他的《踏莎行·寄见阳》: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在这首词中,纳兰性德以自然意象“月”抒写襟怀。这一首寄赠词送给好友张见阳,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对官场虚与委蛇的无奈、厌倦和对吟诗作对的闲适生活的期待。在词的结尾,诗人提出了自己的志向——不如悠闲地登上小楼赏月,何必要为这尘世间不在乎的事情烦恼以至于那么苍老。“小楼”“明月”等乐景与哀情相互碰撞,是纳兰性德襟抱未曾开的寄托。

又如《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词中亦是用了“月”这一自然意象,烘托气氛、渲染环境,表达对友人遭遇的感慨和同情,更是自己对平等友情观的一种坚持。

黑格尔说过:“山岳、树林、原谷、河流、草地、日光、月光以及群星灿烂的天空,如果单就它们直接呈现的样子来看,都不过作为山岳、溪流、日光等而为人所认识——但是,第一,这些对象本身已有一种独立的旨趣,因为它们上面呈现出的是自然的自由生命,这就在也具有生命的主体心里产生一种契合感;其次,客观事物的某些特殊情境可以在心灵中唤起一种情调,而这种情调与自然的情调是对应的。人可以体会自然的生命以及自然对灵魂和心情所发出的声音,所以人也可以在自然里感到很亲切。”纳兰词中的自然景物融入了主体的审美体验,以“日”“月”“花”“雁”“草”等意象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思念、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同情等心理体验,将自然意象人格化,铸造出了纳兰词中特别的意象风格。

参考文献:

[1]李庆霞.论“花间”词风对纳兰词的影响[D].安徽:合肥学院,2011.

[2]刘崇德.花间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3]张秉戍.纳兰词笺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109.

[4]纳兰性德.通志堂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猜你喜欢

纳兰词人格化
如何让播音主持更具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
“服务应特色化、人格化、生态化”——孙瑞哲谈中国服装行业服务升级
民营企业发展人格化模式简析
论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
从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来探究播音主持的艺术
纳兰词与李煜词之愁思比较研究
试论纳兰词中佛教意象的创作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