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h指数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测度与分析*

2014-11-23金黄斌

关键词:院系师范大学云南省

金黄斌

(云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1 前 言

近年来,我国论文数量、质量与职称评定直接挂钩,牵涉到工资待遇、课题申请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发表论文的情况已成为衡量学者成就和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1].科研压力使得高校教师需从传统的教书匠向教学科研型综合人才转变[2],体育教师也不例外.云南省虽然在经济、文化、教育多方面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近年来云南对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也与日俱增.

h指数最早于2005年由Hirsch提出,随后很快被扩展用于期刊、研究小组、科学基金并和主题词频结合用于研究热点分析等不同领域[3].h指数可用来评价学术研究成果的影响力.h指数将数量指标(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指标(被引频次)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以往各种评价研究人员科研产出单项指标的缺陷,它对学术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公认的评价学者发表论文的量与质的科学方法[4].

h指数现已经被推广到评价不同学者群体的科研能力[5].本文通过对云南省14所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师发表论文的h指数进行研究,很好地反映出云南省各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实际情况.

2 研究方法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了2001年至2012年云南省高校体育院系教师发表的论文情况.数据收集时选择“机构统计”.关键词为“云南高校体育院系”,对于曾经更名的学校在“机构曾用名”中给以说明,合并过的学校分别以合并前后的校名进行检索.机构匹配方式选择“模糊”,出版时间选择2001~2012年,资源范围选择“全部期刊”.通过此检索可统计出云南省14所体育院系在统计时段内发表论文的数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和h指数.表1为检索出的14所院校体育院系的发表论文的结果.

表1 云南各本科院校体育院系科研能力的统计Table 1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physical research abi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Yunnan province

3 结果与分析

3.1 云南省高校体育院系发表论文数量及被引频次

发文数量是评价高校体育科研成果多寡的重要指标.从发表论文的数量上可以看出该校教师的科研热情[6].表1显示,2001~2012年12年间,云南省14所高校体育院系共发表了论文(包括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1 574篇,平均每所学校发表论文112.43篇,每所高校体育院校的年平均发文量为8.03篇.14所院校中有10所为招收体育类学生的二本及以上学校,有4所为专科批次,发文量最多的是云南师范大学达到310篇,而发文量最少的普洱学院仅为4篇,差距达到306篇,可以看出云南省高校体育院系的科研水平差距较大,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14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发表的论文总被引用频次为2 922次,各校平均被引频次为208.71次,说明12年间云南高校体育院系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总数还是较小,且差距明显.篇均被引频次可以表现出发文的质量和影响力,在该类指标的排名中,云南师范大学排名第1,篇均被引3.94次,第2至8名的篇均被引量在1~2.8次之间,昆明学院、保山学院、文山学院、普洱学院、昭通学院和云南农业大学的篇均被引频次则小于1次,说明部分院校发表的论文质量较差,纯粹为了评职称或者是评优评奖.

3.2 云南省各高校体育院系发表论文数量及被引综合比较

综合表1中评价各校体育科研能力的论文总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h指数四个指标来看,云南师范大学在各类指标上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该校建立体育院系的历史在云南高校中最为悠久,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底蕴.其次,该校的教师规模和质量都居于全省领先水平,并且还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这些优势都是其他院校无法相比的.综合水平处于第二层次的高校是大理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这三所高校的体育科研能力4项指标中都至少有3项处于前4名的水平,特别是大理学院的4项指标都居于前3名.第三层次的院校为云南大学、红河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第四层次的院校为昆明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和云南农业大学,这三所院校的体育科研无论是成果数量和质量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第五层次的院校是文山学院、保山学院、昭通学院、普洱学院,这四个学校起步较晚,实力相对较弱.具体的科研能力排名(以四项指标的平均名次为依据,水平一致的高校以发文数多者优先),从高到低依次为云南师范大学、大理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红河学院、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楚雄师范学院、文山学院、保山学院、昭通学院、普洱学院.值得一提的是大理、曲靖、玉溪、红河这四所地州院校的科研比较活跃,相反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学院和云南农业大学这四所位于昆明的高校并没有利用好处于省城的区位优势,这与学校的学科特色不同有一定关系.

3.3 云南省高校体育院系发表论文的h指数

h指数,将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以往单项指标的缺陷,兼顾了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7].表1显示,云南高校体育院系所发表论文的h指数最高的是云南师范大学达到15,其余高校的h指数在0~8之间,文山学院、昭通、普洱学院三校的h指数排名倒数.14所院校的h指数平均为5.36.这说明云南高校的体育科研能力除了云南师范大学较为突出外,其余高校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要想提高科研能力任重而道远.学校不够重视、体育科研起步晚、学校的科研氛围差、教师的职称和学历低是制约这些高校体育科研的主要问题.

3.4 云南师范大学与省外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科研能力比较

山东是我国的体育强省,在历届奥运会上山东籍的运动员为我国争金夺银,并在2013年全运会上获得了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云南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都属于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两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在两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将云南师大与山东师大教师科研能力进行比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尽管在云南远远超过其他高校,但与山东师大相比,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发表论文的总数量只有山东师大的三分之一左右,被引用的频次也只有山东师大的五分之一左右,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云南师大也要比山东师大低1.36次,发表论文的h指数云南师范大学比山东师范大学低14.此外,云南省师范大学与浙江师范大学相比也存在着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差距,而与内地部分高校相比云南师范大学与其实力相当.从以上数据分析表明,云南省高校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与内地高校相差不大与但沿海地区高校的差距明显.

表2 云南师范大学与省外师范大学科研能力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hysical research ability among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ie of other provinces

3.5 云南省高校体育院系发文数量与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h指数的计算基于研究者的论文数量及其论文被引用的次数[8].因此,可以得知云南高校体育院系发表的论文数量与被引情况之间必然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为了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运用SPSS16.0英文版统计软件包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论文总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h指数四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在0.865~0.987之间,属于高度相关,说明指标间的相关性较高.h指数与另外三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都高于0.9,按相关系数大小从高到低依次为被引频次最高、篇均被引次之、发文数量最低.

表3 体育院系发文量与被引频次、篇均被引和h指数间的相关系数Table 3 Correlation among article quantity,cited frequency,average of cited frequency and h index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通过对云南省14所高校体育院系发表论文的h指数研究得出,h指数避免了单一的从发表论文数或被引用的频次去评价一个学校的科研能力.

2)从总体上看,云南省高校体育院系的科研能力不容乐观.存在着发表论文数量少、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低的问题.各高校之间的科研能力极端不平衡.

3)综合四项指标来看,云南省14所高校体育院系的体育科研能力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云南师范大学、大理学院、曲靖师院、玉溪师范学院、红河学院、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楚雄师范学院、文山学院、保山学院、昭通学院和普洱学院.

4)用h指数评价得出,除云南师范大学较为突出外,其余高校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云南省的高校体育科研能力与沿海体育强省的高校相比差距比较明显,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都不是一个档次.

5)云南省高校体育科研论文的h指数与被引频次最高、篇均被引次之、发文数量四个指标间具有高度相关关系,按相关系数大小从高到低依次为被引频次、篇均被引、发文数量最低.

4.2 建议

1)建议各高校和体育研究者可以用h指数去评价高校科研能力,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

2)云南高校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提高对科研的热情,多发表论文,更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高发表论文的质量上,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全面突破.

3)云南科研能力较弱的高校应该通过出台一些奖励政策、多和省内外院校加强合作交流来促进体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此外还应该在教师招聘中优先引进一些体育科研人才.

4)云南省的地州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好各地州的资源,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优先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研究,位于昆明的高校也要利用好区位和学校综合实力的优势来提高体育科研能力.

5)各院校应该把握好发表论文的h指数与被引频次、篇均被引之、发文数量三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调整来提高各院校的科研能力.

[1]汤娜,刘志杰.河北高校体育教师科研现状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09(8):108-111.

[2]张艳,苗刚,杨晓琳.高校女教师健康状况的SCL-90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2):61-64.

[3]梁作明,邓昱.h指数对科研成果评价的新视野[J].现代情报,2011,31(9):44-46.

[4]郝冬冬,张永成,毛宏燕,等.有关科研评价指标h指数论文的分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4):50-53.

[5]魏瑞斌,宋歌.h指数研究综述与实证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2):220-224.

[6]周丽寰.高职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现状与发展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29):79-80.

[7]刘兴.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群体的科研能力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3):1-4.

[8]张毓晗.基于h指数的四川地区高校图书馆科研能力分析与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 (3):50-52.

猜你喜欢

院系师范大学云南省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