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性研究
2014-11-22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课题组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课题组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4)03—058—09
[内容提要]目前有关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研究多局限在对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意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难点以及对策分析等方面,缺少对于民族团结进步实效性的注目和探究。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整体考量、系统控制、创新方法、拓展路径、完善理论的同时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顶层设计;具体规划;实效性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而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因其确定的范围,特殊的教育对象和巨大的社会辐射作用而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多年来始终位于党和国家关注的视野之内,也是理论界热衷探讨的课题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用愈加突显。为有效适应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面临的新形势,高校应该在建立协调机制、梳理内容体系、优化工作方略等方面下功夫,不能仅仅满足于改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径探究,更应致力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科学化,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历史演进、现实意义和价值远瞻
(一)由民族院校到普通高校——与时俱进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成立延安民族学院,专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在老一辈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下,西南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等民族院校陆续成立。民族院校率先成为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和向少数民族地区输送骨干力量的重要基地,成为从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阵地。
此后,我国的高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继续发展,民族教育的版图不断扩大,并向非少数民族地区渗透和拓展。目前,我国民族教育的内地办学形式主要包括:普通高等院校少数民族本、专科预科班,民族班和高层次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项目等。由在民族地区建立民族高校,到在非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教育,这标志着我国民族教育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勾画出民族教育的演进方式和发展轨迹。
新时期的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承载着党和国家的期待和希望,身处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面临着民族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新挑战。在肯定既有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普通高等院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民族教育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因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不同,而明显区别于民族大学(学院)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涉及到更多的适应问题和发展问题,需要更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二)关系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造就人、团结人”,从微观层面来说是提高民族大学生文化素质和政治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保障;从宏观层面而言,它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高校民族大学生担负着继承民族传统,推动中华文化融合的双重使命,他们一方面是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对象,另一方面更是国家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和探索者,最终将致力于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播,推动民族事业的发展。通过对民族大学生开展全面的民族进步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民族团结观,养成健全向上的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族关系,从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成。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前沿,其稳定和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发展中坚力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结束教育,回归民族地区、投身社会建设发展之后,又转化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榜样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思想意见和言行立场,对于民族地区的青年一代和广大群众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几十年间,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相当活跃。2008年发生的西藏拉萨“3·14”严重打砸抢烧事件,2009年发生的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2013年4月23日发生的新疆喀什巴楚县暴力恐怖事件为我们敲响的警钟尚有余响,又接连发生了6月26日的新疆鄯善暴力恐怖袭击案件和6月28日的和田县群体聚集闹事事件。这几起事件的发生,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
在坚决打击暴力恐怖和分离势力的同时,广泛而深入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势在必行。唯有二者的合力,才能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和领土完整。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当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勇担重任,在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大局中发挥自身特有的作用。
(三)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面向未来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长期的,国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是坚定的,随着高等教育资源共享范围的扩大,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跨省市进入非民族高校接受高等教育。
1949年以来,由于我国政府的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提高。一项调查显示,1951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在校生的人数为0.21万人;到201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191.6万人,是解放初期的912倍。从2000年开始,高校开始扩招,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各类高等院校的人数更是按照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到普通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将不再是一小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权”,而是大多数少数民族青年共享的机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将不再是少数高校的“专利”,而是多数高校面对的一个共同课题。如何以有限的资源满足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扩大化的需要;如何在现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对民族团结进步发展中的新问题;如何在创新民族团结进步途径的同时兼顾民族团结进步的实效性,是广大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endprint
二、影响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新时期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时常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从而偏离了既定教育目标,影响了教育效果。
(一)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我国某些地区仍然存在,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西方敌对势力常常与之勾结,借口宗教和民族问题,企图破坏我国统一,制造民族分裂。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西方敌对势力和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争夺的主要对象。他们利用民族感情,通过多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灌输和文化渗透,企图为分裂中国积聚和培养有生力量。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可以说是与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的一场意识形态的角力。
另一方面,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发展基础薄弱、自身发展能力有限、市场开发困难较大等原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民族地区发展滞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点,更是影响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
(二)受教育者民族意识的增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区域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逐渐边缘化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更加关注民族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更加迫切地要求提高本民族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更加关心对本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保护和尊重。他们的这种思想倾向,增加了不同民族学生间关系的敏感性,也提高了处理各种问题的难度。
并且,随着校园网络的普及和各种接收终端的发展,学生获取各种资讯的渠道更加多元。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更加便捷了一些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谣言和负面言论的传播。国际反华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借此大力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散布反动和分裂言论,蛊惑学生成为其破坏民族团结、阻碍社会稳定发展的工具。由上观之,思想倾向和网络信息是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难以有效控制的因素。
(三)教育者的认识偏差。党和国家宏观上的指引只能通过教育者的具体教育行为来落实。可以说,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统工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但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某些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由此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教育效果不理想。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在主观意识层面,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口头上重视,行动上乏力”的现象。在具体操作层面,缺少专职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者。兼任此项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日常工作量大、课时多、任务重等原因,并没有充足的精力投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研究和教学之中。在师资力量建设层面,一方面缺少教师培养机制,致使教师后备力量不足;另一方面缺少相应的专项培训,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四)教育载体建设的滞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关课程和教材是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依据和载体,课程与教材建设得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2009年,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教思政〔2009〕10号)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要结合民族团结教育要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有关课程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民族院校要专门开设民族团结教育有关课程”,“要切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有关部门和各地、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力量抓紧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和学习辅导材料”。2010年6月,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教材列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规划,这标志着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仍然落后于政策要求。
民族院校根据国家要求开设民族团结教育有关课程,而普通高等院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却较为滞后,甚至是一片空白。在教材建设方面,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多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教材,少有符合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现实的教材。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和适应现实需要的教材体系,使得当前的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础不牢,面临着艰辛的基础性工程和理论性探索。
(五)教育方法和形式的陈旧。实践表明,当前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方式方法的选取上,存在着多借鉴、少创新的问题,由此导致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式陈旧、效果有限。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理论教育和思想引导固然重要,但更具奇效的是心灵的触动和价值的认同。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者应根据不同问题,立身学生角度,运用适宜的方式方法,完成预期的教育目标。
此外,各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形式多停留和止步于课堂教学,而忽略了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社会实践、集体活动、校园文化和寝室文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渠道”与“辅助渠道”的彼此分离,“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各行其道,阻碍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六)教育制度不完善。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运转有效的制度作为基础。这种制度必须是长效的、不可动摇的。惟其如此,才能给予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以目标指引和制度支撑。“民族团结教育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长期化,必须建立健全推动工作的长效机制”。[1]然而,在中央《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下发之前,(除民族院校)鲜有高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学校的中长期规划。2009年《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下发后,各高校响应号召,制定了一系列规定,但由于某些方面与学校总体规划缺乏协调,以至于并没有实现制定者的初衷。
在制定长期规划的同时,为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序开展、健康发展,制定覆盖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也势在必行。但现阶段,在我国普通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无论是指导全局的长期发展规划还是规范局部的规章制度建设都较为薄弱。就目前情况而言,制度建设成为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一块短板。endprint
三、完善顶层设计,拓展具体途径,增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
创新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途径和方法固然重要,但也要加强对于创新活动的过程指导和效果研究,并形成有理可依、有据可考,能够真正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挥指导性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而应用于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促进其健康发展。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植根教育实践,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高教育实效,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顶层设计和具体途径两个方面积极展开“六个举措”。
(一)完善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顶层设计。第一,开展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制度建设。一是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长期发展规划,必须立足于校情、校史、学校发展定位和中心教育任务,必须统筹兼顾,广泛论证,保证与学校长期发展规划相适应,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相协调,并具有可行性与操作性。其核心是确定长远目标和发展方向,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在学校的整体发展、建设中实现自身的教育目标。
二是建立高效运转机制。围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长期发展规划和教育目标,制定科学、规范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各方联动、多方协调、令行禁止、高效顺畅的工作机制。由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特殊性,特别应该注意在矛盾疏导、应急预警、心理安抚等方面配套相关对策和方案。唯有如此,才能在整体思考的基础上,实现系统控制;在完备系统的规章制度的保障下,充分发挥和谐校园的软实力,让“软实力”和“硬道理”有效结合,充分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效。
三是严格评估考核机制。为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能够落在实处,产生实效,应根据教育实际,制定科学的评估和考核机制,用以考核相关单位和个人在此项工作中的执行情况和教育成果。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纳入学生管理和党委年度考核、教职工个人考核、干部教师晋职晋级条件之中,保证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此外,还应该建立班级、系部、学院、学校由下至上的四级联动督查制度,并自觉接受党、教育主管部门、国家民委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将批评和建议转化为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第二,夯实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物质基础。一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物质保障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其完善程度决定着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起点,制约着教育效果的实现。物质保障工作围绕的核心原则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宿舍设计、教室装饰、食堂饮食等方面都应该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如在饮食方面,设立专门的少数民族食堂或者就餐区,根据民族饮食传统提供食物。每逢开斋节、藏历新年、古尔邦节等少数民族重大节日,应拨出专项经费为少数民族学生举办庆祝活动。
二是构建助贫资贷模式。在助贫扶困方面,可通过设立专门的少数民族奖学金,优先安排助学金、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等途径,大力资助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要着力做好两个方面工作。首先,要建立完备的少数民族贫困生档案。在全面摸底、系统记录的基础上,重点了解民族贫困生中的特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并实时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动态情况。其次,要发挥资助育人的双效作用。注重贫困生诚信精神养成,着力培养贫困民族生的自强自立能力,实现资助育人的资贷目标。
三是建立助学帮扶队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落脚点是“育人”,培育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少数民族学生学风的建设、学业的发展又是育人的关键。一支全方位、多层面、内外联动的助学帮扶队伍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在内部环境建设方面,应注重民族生学习骨干、自律骨干、组织骨干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牵引作用和示范作用。在外部环境建设方面,应充分发挥各民族优秀学生助学业适应、学业发展、学业提升的作用,打造出第二课堂、一对一课堂等联动助学载体,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强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思想指引。一是落实党的基本民族政策。应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党多年来出台的民族政策为基本依据,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教育;四个认同,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教育以及“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的教育。“五观” “四个认同”和 “三个离不开”要贯穿于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全过程,化入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各个方面。
二是融入党的最新工作思路。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新思路和关于民族关系本质的新论断及时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之中,不断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使广大师生能够了解民族工作最新动态,适应民族工作最新发展,抵御日益加强的思想渗透,进一步增强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三是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团结进步教育,既要重视基本理论的宣传灌输,也要注重教育时机的把握。以各类政治事件为背景,突发事件为契机、节日庆典为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理论政策的理解,加深他们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对各种不良思想倾向的抵御和防范。
(二)拓展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具体途径。第一,推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一是加强教材建设。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所依托的载体主要是教材。不仅要适应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特殊性和迅速发展的需要编撰专门教材,而且在编撰的过程中,要广泛选材,使教材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要把时事政治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素材和关键章节。在加强教材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配套资料的建设。配套资料包括与民族团结进步相关的音像资料、专题丛书等。辅助材料进课堂,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内容的生动性,从而提高授课效果。二是转变教育模式。转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教育模式,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教师” “学生”双中心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两者长处,避免各自缺陷,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具体来说,适应教育实际和学生心理的教育模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积极参加教育活动的互动式教育法;提高理论思维、培养能力的研究式教学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效率和活跃度的多媒体教学法。三是加强理论研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的演进和提高,需要高水平理论研究的支撑。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关注理论前沿,并结合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形势、变化、特点和民族工作的任务,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深入挖掘和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对之进行系统梳理和科学论述,不断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进而推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的建设。endprint
第二,增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师资力量。一是打造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有好的教育”。[2]各高校要根据原有教师规模和教育发展需要系统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本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逐步建立起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年龄比例优化的教师队伍。在人员的选拔上坚持择优原则,特别是在专职人员的录用上要充分利用竞争机制,将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热情的教师吸纳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队伍中来。在教师队伍的管理过程中,要引入激励机制,从而激发和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以培训促提高。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状况和实际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综合开展内部学习和外部交流两类培训活动。对内学习,可以开展岗前培训、教学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组织相关教师参加相关学习、听取讲座、观摩教学实践课程,引导教师博采众长、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外交流,可以组织教师到其他院校考察学习、参加各种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关的学术会议,开展实地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三是建立客观灵活的评价制度。在做好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要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以评促进,推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有效开展和队伍建设。将教师能不能有效传达教材内容,能不能把握教学难点和重点,能不能以多种方式增强教学效果,能不能联系实际进行教学,能不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列入评价内容。评价可将定期考察和临时抽查相结合,将个人自评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将教学业绩和学生评分相结合,尽量客观地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由此产生的评价等级可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
第三,丰富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施渠道。一是课堂、活动、实践教育三结合。课堂教育是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传统载体,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启发和知识上的供给,促成学生对民族团结问题的理性认识。但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鲜活生动的教育活动,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实现其教育目标,还需要将课堂、活动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课堂、活动、实践教育三结合,就是以课堂教育为基础,以活动教育为载体,以实践教育为桥梁,既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引导,又重视实践的感悟和认识的提升。重视实践的感悟,就是要组织教育对象走入社会、观察社会、感知社会,从而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产生由衷的感悟。重视认识的提升,就是提供机会让教育对象在文艺活动、交际活动、节庆活动中提升对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认同感。二是在校园文化中渗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元素。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优质育人资源,加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校园文化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软环境方面主要就是在校园精神环境的营造上做工作,利用学校和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性文化与非制度性文化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意识。而硬环境方面则主要是在校园景观、校园物质环境方面下功夫,以物质性文化体现民族团结进步意识。比如学校建筑风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室内的装饰都是展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荣的载体。三是校园媒体和新媒体的利用。校园媒体因其覆盖性和普及型,在校园中具有天然的传播优势。因此,应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报等校园媒体的作用,开辟专门的板块和栏目来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方针和最新的民族工作开展情况,构建一个立体的、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空间。另一方面,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推广方便的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大部分年轻受众的目光。校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拇指族” “微博控”。教育者应重视这一趋势,将新媒体定位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全新渠道。通过建立QQ群、BBS,开通博客与微博,与时俱进地开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空间。
“六个举措”主要依托学生本位、教育本位、民族本位的实践理念,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结合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形势、贴近民族教育的新方向、定位少数民族学生的新特点,最终形成符合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目标的科学化方法。但必须强调的是,它虽然强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各方面的创新和探索,但最终落脚点却是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它必然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需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者以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为它提供源源不断的给养。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gzdt/2010-07/09/content_1649933.htm,2010-07-09
[2]人民出版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1
课题组组长:李 平,男,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课题组成员:王立新,女,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宣传统战部部长,教授
侯 静,女,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统战科副科长,助理研究员
王晓艳,女,《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报》编辑
胡文静,女,《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报》编辑
李 爽,女,《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报》编辑
基金项目:辽宁省2013年统战理论研究立项课题,荣获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责任编辑/陈洪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