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
2014-11-22冯海波
冯海波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4)03—079—07
[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需要从世界历史理论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双重维度加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历史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历史的深入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它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人类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范式,也更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世界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也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有利于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世界历史理论视阈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并没有预料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出现,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出现和发展恰恰符合马克思所阐明的现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我们深刻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内涵和世界意义的理论基石。
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而是“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的必然产物。生产力的发展“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1]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方式的变革、交往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以世界市场为基础,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使世界市场得以形成。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发达,社会化生产的扩大,市场经济的发展,世界殖民的扩张等,所有世界市场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都在资产阶级的主导下得以快速完成,作为开创世界历史的主体力量,“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3],“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4]世界在日益紧密的相互联系中成为有机整体,历史由此转变为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一经形成便对人类世界的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首先,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必然受到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各个民族和国家也影响着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传统手工业和手工工场的破产,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兴起,资产阶级的快速崛起,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与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流通、销售与消费迅速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结构,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此外,世界历史使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跨越”成为普遍现象。一方面,这种“跨越”加速了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与发展。世界历史形成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世界市场的影响下,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很多民族和国家直接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有的民族甚至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这种“跨越”使落后的东方国家直接跨越“卡夫丁峡谷”,先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世界市场的形成导致世界交往的普遍化和多元化,使得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得以普遍传播和交流,各个民族和国家都能够在持续深入的世界交往中直接借鉴已有的文明成果。“跨越”发展只有在世界历史中才具有可能性、现实性与普遍性。世界历史正是落后东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要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历史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马克思看来,进入世界历史之前的中国仅仅是“社会基础停滞不动”的一块“活的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国家的腐朽的半文明制度”[5],因为旧中国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的封闭状态,缺乏统一开放的市场,更不见资本的影踪,基本与世界先进文明隔绝。伴随世界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的扩张,资本以最野蛮、最血腥的形式叩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强行拽入世界历史之中,于是中国开始了近百年的屈辱史、苦难史和抗争史。中国人民经过近百年的艰苦探索,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但刚刚获得新生的中国依然处于从民族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并未跟上世界历史的发展步伐。这时的中国与苏联、东欧一样,实行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抵制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拒斥市场经济,看不到“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进而导致人民生活长期困难,最后中国发生了“文革”悲剧。而苏共直接亡党,苏联则解体,东欧也发生了剧变。在历史的紧要关头,邓小平以伟大政治家敏锐的世界眼光,开辟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使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所揭示的发展逻辑表明,发挥资本力量、发展市场经济、参与世界分工是世界历史对各民族国家的基本要求,历史证明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世界各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基本力量。邓小平科学地把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识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先进成果,迅速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打破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封闭的社会结构,积极引进国外资本,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开放市场、放松管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将其确立为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终于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邓小平的后继者们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更加主动地融入世界,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在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同时也通过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历史机遇,最终实现了民族史向世界历史的重大转变,书写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辉煌篇章。
世界历史的发展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阐明,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进而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具有了历史必然性。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高度一致,世界历史深入发展的结果是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这恰好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完善和发展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或者说是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主导下的世界历史使众多的民族国家在获得世界性的同时却丧失了特有的民族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持续激化致使全球危机日益加剧,历史事实充分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不再是世界历史的发展基础而是必须予以摆脱的发展桎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成功,初步地解决了资产阶级主导下的世界历史的发展桎梏,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动力。
二、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谓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朵奇葩。中国从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开始便一直在世界的关注、质疑和互动中发展壮大,因此从世界历史进程的纵深视角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我们拓宽理论视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历史进程。从理论上看,1516年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提出“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主义和修正主义(改良性质的社会民主主义)形成,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形成。从实践上看,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阶级政权诞生,1917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而中国1956年才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才30余年历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时间极为短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则更为短暂,属于刚刚开始发展壮大的新生事物,但世界历史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了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建立和逐步发展壮大后,社会主义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对待社会主义国家的态度也经历了围追堵截、被迫接受到和平共处与主动合作的巨大转变。21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这些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还在不断生成和发展壮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从理论上看,1978年中国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1979年邓小平在为叶剑英起草的国庆30周年讲话中提出,“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的阶段”,提出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1982年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正式形成。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要论述,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形成。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2000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实践上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1982年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6年启动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3年进行分税制改革,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4年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2005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废止农业税;2007年颁布《物权法》;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高度契合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旺盛的强大生命力。
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选择与历史命运。历史的实践逻辑不等同于理论的发展逻辑,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相反小农经济占据优势的落后国家却先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竞争和对立。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选择导致了不同的历史命运。十月革命后,列宁并未按照马克思的理论逻辑来选择发展模式,没有选择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而是立足俄国实际制定了“新经济政策”,以此来探索经济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由于列宁过早逝世,“新经济政策”在斯大林掌权后即宣告停止。与列宁相反,斯大林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企图以高度集权和行政命令的方式超越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最终导致苏联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要特征、排斥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还割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一切联系,把社会主义看作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把社会主义建设理解为与资本主义进行竞争和对抗。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在苏联发展壮大后裹挟了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苏联内部社会矛盾积重难返,外部世界霸权竞争失败,最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却建立了以综合国力为后盾的全球霸权。而中国在邓小平的倡导下实行改革开放并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苏联的历史命运形成了鲜明对比。苏东剧变后的古巴、老挝、越南虽然也面临严峻挑战,但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后,都开始立足国情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全新路径,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具有极为重要的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致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受到严重削弱,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谷底。资本主义国家欢欣鼓舞,高呼“社会主义破产” “马克思主义失败” “人类历史终结”。社会主义国家则充满困惑、无所适从,甚至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丧失信心。苏东剧变宣告苏联僵化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但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失败。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便提出独立探索“走自己的路”,反对照抄照搬外国经验,“那时候有这样一种情况,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性很少。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6]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邓小平与毛泽东一样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他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全世界展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历史难题。在如何对待资本主义这一问题上,邓小平否认苏联模式的全面对抗和军备竞赛,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中美建交彻底改变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关系,改革开放则开启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合作共赢的全新时代。当苏联和东欧诸国在苏联模式下走入末路而不能自拔时,中国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巨大成功。历史史实再一次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学习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积极探索多样化、民族化的发展模式,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总之,社会主义的“历史没有终结”,世界社会主义不是一种模式而是多种模式,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发展,社会主义运动也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人类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范式。大国崛起通过战争实现的逻辑已被大多数人奉为圭臬,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似乎也充分证实了这一逻辑。罗马帝国兴起的关键在于三次布匿战争,蒙古汗国的兴起在于常年不断地横跨亚欧大陆的征战,英国“日不落帝国”建立的关键在于英西、英荷、英法战争的胜利,日本崛起的关键在于日俄战争的胜利,两次世界大战则确立了美国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纵观人类历史,大国无一不通过战争而崛起。从理论上讲,大国的崛起将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改变既有的权力体系格局,世界主导权以及物质利益的争夺必然引发新兴大国和现存强国的激烈冲突和战争。然而,历史上的大国因为战争而崛起,同样也因为战争而丧失大国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大国必然通过战争而崛起的认识逻辑,为人类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范式。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认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由于“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现在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7]中国发展的目的在于改善人民生活,“我们永远不争霸、永远不称霸。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就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8]为此,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和平的社会主义”。在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面临强国近邻的不断挑衅,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一方面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也为维护世界和平积极贡献力量。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为其他新兴国家的崛起树立了光辉榜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作为一种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辩证否定,应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体现出比资本主义更大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与西方社会的缓慢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政治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积极推进,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民主,社会和谐安定,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安居乐业。而西方的政治制度已然落后于其植根的经济基础,资产阶级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的金钱政党政治诱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冲突,如斯诺登事件、阿拉伯之春、乌克兰政治危机等,尤其是普遍蔓延的选举危机已经让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彻底暴露,西方民主制度在亚洲、中东和非洲的试验也基本宣告失败。经济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有效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互协调配合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而缺乏约束的贪婪资本则让西方国家普遍陷入滞胀,美国次贷危机更引发世界金融海啸,欧债危机至今深不见底。文化方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基础上,倡导文化的多元性、差异性与包容性,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效满足了人民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丰富而又健康的精神需要。而西方社会普遍崇尚个人主义,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排斥其他多元文化,通过文化输出实现文化霸权和文化控制,西方文化已经开始走向没落。
不可否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功并呈现出更为旺盛生命力的同时,西方社会也在社会主义世界历史进程中进行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也在主动学习和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我们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与西方社会当下的政治经济困境并不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实力的降低,也不意味着西方的衰退。事实上,不同的政治制度与发展道路都需要相互借鉴和完善,多元世界的多元制度与多元模式都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局限性。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极为重要的世界意义,但也不讳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仍需改革完善,仍需与西方发展道路相互借鉴和碰撞,共同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114、88
[3][4][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622
[6]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305
[7]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381
[8]习近平.携手推进深度合作共同实现持续发展--在第九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暨2012中国—东盟自贸区
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0922/c1024-19078011.html.2012-09-21
基金项目: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13年度委托课题(编号:WT1304)。
责任编辑/刘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