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求真务实 提高实效
2014-11-21王力
王力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新课标”强调: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发现物理规律、构建知识体系。但目前的教学中,仍存在探究行为徒有其表、缺乏实效、物理思想不能很好地渗透的现象。如何让探究更加务实,教学更加有效?以下是笔者对探究教学几个重要环节的一些看法。
一、在猜想环节,学生的猜想应尽可能有理有据,切勿只猜不想
“提出猜想”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环节,猜想本质上是针对教学情景,在已有知识或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归纳推测。它不仅为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同时也是对“归纳法”等科学方法的渗透。在学生猜想后,教师再追问猜想依据,则是对这些方法的强化和示范。
教学片断1 《摩擦力》
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1:重力。
师: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猜想的依据吗?
生1:学生甲推桌子,第一次轻松推动;第二次,学生乙坐上桌子,学生甲费了很的力才推动。
师:生1的展示能不能支持生1猜想?
学生齐答:能。
师:很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也来摆个事实。
师:物块沿竖直墙面向下运动,虽然受到重力,但向下滑动时不受摩擦力,这说明什么?
教师引导,利用两个事实,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在物块竖直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对滑动摩擦力没有影响,最后请学生1对他的猜想进行修正,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猜想。
猜想不是简单的“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想”。如果“猜想”环节流于形式,对学生的“猜”不加以限制,就会演变成“胡猜、乱猜”。既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有所侧重地深入学习,同时“放羊式”的猜想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不利用教师对课堂的把控,也是对有限时间的浪费。
对依据的追问,其实就是对“想”的追问,这样无形中排除了部分猜测,暗示学生“三思而后行”,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对于不合理的猜想,不能简单的删除、告知,要对猜想依据进一步追问,通过事实佐证剔除,实现猜想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在实验设计环节,应注意拾阶而上,倡导实验设计多元化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一句话: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这恰好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吻合。因此,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重视经历和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片断2 《浮力》
师:现提供大小烧杯、量筒、物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共同设计出测量V排或G排的方案,并进行交流评估。
小组1:方法一 ①小烧杯装满水,放在大烧杯内;②物块放入小烧杯;③溢出的水倒入量筒,测出V排。
评价:水倒入量筒时,大烧杯内会有残留,误差较大。
小组2:方法二 ①小烧杯倾斜放置,装满水;②物块放入小烧杯;③溢出的水流入量筒,测出V排。
评价:解决了原有水残留问题,但装置稳定性不够。
师:展示溢水杯。
小组3:方法三 ①用溢水杯取代小烧杯装满水;②物块放入溢水杯;③溢出的水进入量筒,测出V排。
评价:操作简便,稳定性好,但不能多次测量。
师:出示外壁有刻度,内置砝码的物体。
小组4:方法四 ①量筒装适量水,读出示数V1;②物体放入量筒,读出示数V2;③V排=V2-V1。
评价:操作便捷,可以改变F浮和G排,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师:同学们的设计很有新意,分析评价有理,我很赞同。现在请大家阅读书本,比较我们的设计和书本上有什么不同,并进行评价。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让学生在预习的基本上,按照教材的步骤,经历实验过程,结论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表面上,学生体验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实质上仅仅是在模仿教材,被动地接受探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探究教学的实验设计,必须以学生现有认知为起点,让学生的思维经历“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循环过程。实验设计中适时增添必要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感觉实验具有挑战性,更能体现探究的味道,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在数据(或现象)的处理分析环节,要尊重事实,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深度
对数据全面正确地处理和分析,不仅是物理规律得出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利用科学方法,结合物理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后,学生不仅知道了结论,科学素养也应得到提高。
教学片断3 《欧姆定律》
(1)保持R=5Ω不变,探究I和U的关系,得到数据如表1所示。通过数据能看出U越大,I越大,如何处理数据更加直观?自然想到图像法,描点连线得到图1,结论:R不变时,I与U成正比。
(2)保持U=3V不变,探究I和R的关系,得到数据如表2。通过数据能看出R越大,I越小。用图像法得到图2所示的图线,结论:U不变时,I与R成反比。
图2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但这种图像同样可能是其他图像的一部分,我们该如何证实上面的结论?引导学生将表2的数据进行转换,得到数据如表3,描点连线,得到结论:U不变时,I与1/R成正比。
实验过程中强调数据的真实生成,数据的处理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在完成I-R图像时,教师进一步提问,让学生明白思考中的漏洞,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再利用科学方法完善结论中的不足,过程虽曲折,但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有了相当的深度。
探究教学,重在还原物理规律发现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表现为重知识、结果,更重能力和过程。从创设情境到提出猜想,到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每个环节都值得教师思考,摒弃有形无神的“热闹”,以生为本,求真务实,真正做到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从而提高探究教学的实效性。endprint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新课标”强调: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发现物理规律、构建知识体系。但目前的教学中,仍存在探究行为徒有其表、缺乏实效、物理思想不能很好地渗透的现象。如何让探究更加务实,教学更加有效?以下是笔者对探究教学几个重要环节的一些看法。
一、在猜想环节,学生的猜想应尽可能有理有据,切勿只猜不想
“提出猜想”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环节,猜想本质上是针对教学情景,在已有知识或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归纳推测。它不仅为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同时也是对“归纳法”等科学方法的渗透。在学生猜想后,教师再追问猜想依据,则是对这些方法的强化和示范。
教学片断1 《摩擦力》
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1:重力。
师: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猜想的依据吗?
生1:学生甲推桌子,第一次轻松推动;第二次,学生乙坐上桌子,学生甲费了很的力才推动。
师:生1的展示能不能支持生1猜想?
学生齐答:能。
师:很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也来摆个事实。
师:物块沿竖直墙面向下运动,虽然受到重力,但向下滑动时不受摩擦力,这说明什么?
教师引导,利用两个事实,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在物块竖直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对滑动摩擦力没有影响,最后请学生1对他的猜想进行修正,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猜想。
猜想不是简单的“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想”。如果“猜想”环节流于形式,对学生的“猜”不加以限制,就会演变成“胡猜、乱猜”。既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有所侧重地深入学习,同时“放羊式”的猜想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不利用教师对课堂的把控,也是对有限时间的浪费。
对依据的追问,其实就是对“想”的追问,这样无形中排除了部分猜测,暗示学生“三思而后行”,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对于不合理的猜想,不能简单的删除、告知,要对猜想依据进一步追问,通过事实佐证剔除,实现猜想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在实验设计环节,应注意拾阶而上,倡导实验设计多元化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一句话: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这恰好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吻合。因此,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重视经历和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片断2 《浮力》
师:现提供大小烧杯、量筒、物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共同设计出测量V排或G排的方案,并进行交流评估。
小组1:方法一 ①小烧杯装满水,放在大烧杯内;②物块放入小烧杯;③溢出的水倒入量筒,测出V排。
评价:水倒入量筒时,大烧杯内会有残留,误差较大。
小组2:方法二 ①小烧杯倾斜放置,装满水;②物块放入小烧杯;③溢出的水流入量筒,测出V排。
评价:解决了原有水残留问题,但装置稳定性不够。
师:展示溢水杯。
小组3:方法三 ①用溢水杯取代小烧杯装满水;②物块放入溢水杯;③溢出的水进入量筒,测出V排。
评价:操作简便,稳定性好,但不能多次测量。
师:出示外壁有刻度,内置砝码的物体。
小组4:方法四 ①量筒装适量水,读出示数V1;②物体放入量筒,读出示数V2;③V排=V2-V1。
评价:操作便捷,可以改变F浮和G排,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师:同学们的设计很有新意,分析评价有理,我很赞同。现在请大家阅读书本,比较我们的设计和书本上有什么不同,并进行评价。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让学生在预习的基本上,按照教材的步骤,经历实验过程,结论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表面上,学生体验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实质上仅仅是在模仿教材,被动地接受探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探究教学的实验设计,必须以学生现有认知为起点,让学生的思维经历“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循环过程。实验设计中适时增添必要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感觉实验具有挑战性,更能体现探究的味道,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在数据(或现象)的处理分析环节,要尊重事实,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深度
对数据全面正确地处理和分析,不仅是物理规律得出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利用科学方法,结合物理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后,学生不仅知道了结论,科学素养也应得到提高。
教学片断3 《欧姆定律》
(1)保持R=5Ω不变,探究I和U的关系,得到数据如表1所示。通过数据能看出U越大,I越大,如何处理数据更加直观?自然想到图像法,描点连线得到图1,结论:R不变时,I与U成正比。
(2)保持U=3V不变,探究I和R的关系,得到数据如表2。通过数据能看出R越大,I越小。用图像法得到图2所示的图线,结论:U不变时,I与R成反比。
图2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但这种图像同样可能是其他图像的一部分,我们该如何证实上面的结论?引导学生将表2的数据进行转换,得到数据如表3,描点连线,得到结论:U不变时,I与1/R成正比。
实验过程中强调数据的真实生成,数据的处理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在完成I-R图像时,教师进一步提问,让学生明白思考中的漏洞,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再利用科学方法完善结论中的不足,过程虽曲折,但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有了相当的深度。
探究教学,重在还原物理规律发现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表现为重知识、结果,更重能力和过程。从创设情境到提出猜想,到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每个环节都值得教师思考,摒弃有形无神的“热闹”,以生为本,求真务实,真正做到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从而提高探究教学的实效性。endprint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新课标”强调: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发现物理规律、构建知识体系。但目前的教学中,仍存在探究行为徒有其表、缺乏实效、物理思想不能很好地渗透的现象。如何让探究更加务实,教学更加有效?以下是笔者对探究教学几个重要环节的一些看法。
一、在猜想环节,学生的猜想应尽可能有理有据,切勿只猜不想
“提出猜想”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环节,猜想本质上是针对教学情景,在已有知识或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归纳推测。它不仅为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同时也是对“归纳法”等科学方法的渗透。在学生猜想后,教师再追问猜想依据,则是对这些方法的强化和示范。
教学片断1 《摩擦力》
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1:重力。
师: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猜想的依据吗?
生1:学生甲推桌子,第一次轻松推动;第二次,学生乙坐上桌子,学生甲费了很的力才推动。
师:生1的展示能不能支持生1猜想?
学生齐答:能。
师:很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也来摆个事实。
师:物块沿竖直墙面向下运动,虽然受到重力,但向下滑动时不受摩擦力,这说明什么?
教师引导,利用两个事实,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在物块竖直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对滑动摩擦力没有影响,最后请学生1对他的猜想进行修正,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猜想。
猜想不是简单的“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想”。如果“猜想”环节流于形式,对学生的“猜”不加以限制,就会演变成“胡猜、乱猜”。既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有所侧重地深入学习,同时“放羊式”的猜想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不利用教师对课堂的把控,也是对有限时间的浪费。
对依据的追问,其实就是对“想”的追问,这样无形中排除了部分猜测,暗示学生“三思而后行”,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对于不合理的猜想,不能简单的删除、告知,要对猜想依据进一步追问,通过事实佐证剔除,实现猜想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在实验设计环节,应注意拾阶而上,倡导实验设计多元化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一句话: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这恰好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吻合。因此,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重视经历和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片断2 《浮力》
师:现提供大小烧杯、量筒、物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共同设计出测量V排或G排的方案,并进行交流评估。
小组1:方法一 ①小烧杯装满水,放在大烧杯内;②物块放入小烧杯;③溢出的水倒入量筒,测出V排。
评价:水倒入量筒时,大烧杯内会有残留,误差较大。
小组2:方法二 ①小烧杯倾斜放置,装满水;②物块放入小烧杯;③溢出的水流入量筒,测出V排。
评价:解决了原有水残留问题,但装置稳定性不够。
师:展示溢水杯。
小组3:方法三 ①用溢水杯取代小烧杯装满水;②物块放入溢水杯;③溢出的水进入量筒,测出V排。
评价:操作简便,稳定性好,但不能多次测量。
师:出示外壁有刻度,内置砝码的物体。
小组4:方法四 ①量筒装适量水,读出示数V1;②物体放入量筒,读出示数V2;③V排=V2-V1。
评价:操作便捷,可以改变F浮和G排,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师:同学们的设计很有新意,分析评价有理,我很赞同。现在请大家阅读书本,比较我们的设计和书本上有什么不同,并进行评价。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让学生在预习的基本上,按照教材的步骤,经历实验过程,结论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表面上,学生体验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实质上仅仅是在模仿教材,被动地接受探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探究教学的实验设计,必须以学生现有认知为起点,让学生的思维经历“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循环过程。实验设计中适时增添必要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感觉实验具有挑战性,更能体现探究的味道,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在数据(或现象)的处理分析环节,要尊重事实,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深度
对数据全面正确地处理和分析,不仅是物理规律得出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利用科学方法,结合物理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后,学生不仅知道了结论,科学素养也应得到提高。
教学片断3 《欧姆定律》
(1)保持R=5Ω不变,探究I和U的关系,得到数据如表1所示。通过数据能看出U越大,I越大,如何处理数据更加直观?自然想到图像法,描点连线得到图1,结论:R不变时,I与U成正比。
(2)保持U=3V不变,探究I和R的关系,得到数据如表2。通过数据能看出R越大,I越小。用图像法得到图2所示的图线,结论:U不变时,I与R成反比。
图2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但这种图像同样可能是其他图像的一部分,我们该如何证实上面的结论?引导学生将表2的数据进行转换,得到数据如表3,描点连线,得到结论:U不变时,I与1/R成正比。
实验过程中强调数据的真实生成,数据的处理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在完成I-R图像时,教师进一步提问,让学生明白思考中的漏洞,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再利用科学方法完善结论中的不足,过程虽曲折,但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有了相当的深度。
探究教学,重在还原物理规律发现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表现为重知识、结果,更重能力和过程。从创设情境到提出猜想,到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每个环节都值得教师思考,摒弃有形无神的“热闹”,以生为本,求真务实,真正做到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从而提高探究教学的实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