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愈汤口服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35 例
2014-11-21凌家生
凌家生,刘 燕
( 惠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惠州51600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发病机制未明的炎症性肠病,症状迁延、复发率高。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现代医学常以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作为治疗UC的常用药物,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UC 中,显示出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肯定。2010 年3 月—2013 年11 月,笔者采用肠愈汤口服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35 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70 例,按1∶1 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 例,男26 例,女9 例;年龄平均(37.3 ±5.7)岁;病程平均(40.8 ± 10.8)个月。对照组35 例,男25 例,女10 例;年龄平均(39.2 ±6.4)岁;病程平均(41.4 ±9.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1]标准。①慢性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②大便培养未发现病原体。③结肠镜检见病变主要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可延伸到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黏膜呈细颗粒状,并有弥漫性充血、水肿,易出血,糜烂面多数形状不规则,大小深浅不同的溃疡,覆盖有黄色或血性渗出物。活动期:黏液脓血便,大便每天3 次以上,伴腹痛,里急后重。缓解期:大便每天少于3 次,性状基本正常,无腹痛。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处于UC 活动期,病变范围在左半结肠,严重程度为轻至中度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缓解期、暴发型或重度UC 患者;②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如局部狭窄、肠梗阻患者;③合并肝、肾、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450,0.25 g/片),1 g,1 d 4 次,口服。联合三黄汤(黄芩15 g、黄柏15 g、黄连15 g,取汁200 mL)保留灌肠,每晚1 次。治疗组给予肠愈汤,药物组成:黄芪、党参、白术、白及、地榆、槐花、蒲黄炭、红藤、仙鹤草各15 g,木香、厚朴各12 g,三七粉10 g,黄连、甘草6 g。1 d 1 剂,水煎取汁300 mL 早晚分服。联合灌肠方康复新液(国药准字Z51021834)100 mL,保留灌肠,每晚1 次。
两组均以4 周为1 个疗程。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治疗1 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观察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治疗前后变化。治疗前后均取空腹静脉血2 mL,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1]标准。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肠镜复查黏膜病变基本消失,或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总分值降低≥95%。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缓解,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明显减轻,或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总分值降低≥70%。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有所缓解,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有所减轻,或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总分值降低≥30%。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改善或加重,或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总分值降低<30%。
疗效评定标准按照尼莫地平法计算公式:疗效指数= [(治疗前病变活动指数积分-治疗后病变活动指数积分)/ 治疗前病变活动指数积分]×100%。
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 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1.96,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8.2 两组前后免疫球蛋白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对比 g·L -1,±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对比 g·L -1,±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 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P <0.01。
IgM IgG IgA治疗组 35 治疗前组 别 例数 时间2.27 ±1.05 20.88 ±3.76 2.96 ±1.14治疗后 1.29 ±0.86** 12.25 ±3.24**##2.44 ±1.23对照组 35 治疗前 2.24 ±1.12 21.03 ±3.51 2.89 ±1.33治疗后1.69 ±0.83 16.74 ±3.62 2.60 ±1.28
9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与遗传、感染、环境、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不详,病情多迁延,属中医学“肠癖”范畴,亦称为“久痢”“血便”“肠风”等。先天不足、饮食不节、劳倦情志内伤或感受外邪,而致湿热、积滞等邪客于肠道,与肠道气血相搏结,大肠传导失司,气血凝滞,脂膜血络损伤,血败肉腐,瘀滞成脓,内溃成疡形成本病[2]。根据病证长短、病情危重程度,临床证型多以湿热、脾虚、热毒为主。本次研究病例选择均为UC 活动期轻至中度,临床此类疾患大多以湿、热、毒为标,久病脾虚为本。治疗应以益气健脾、清热燥湿、止血敛肌为法。肠愈汤中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以扶正益气;其中黄芪更具有益气生肌、托里排脓、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木香、黄连为香连丸的基本组成,是脾胃病科治疗泄泻、便血之常用方;蒲黄炭、三七粉止血;白及、地榆收敛生肌,促进黏膜修复;槐花、仙鹤草止血止痢。现代药理研究[3]表明:槐花其有效成分能缩短出血时间,并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综合全方,诸药共奏健脾清热、止血敛肌之效。本研究所选病例均为左半结肠,通过灌肠,药物易于到达病灶,有利于灌肠功效的发挥。所选择的康复新液为成品,免去药物配制或中药煎熬等繁琐工序,变异性小,临床操作方便。同时其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作用,能抑菌抗炎消除水肿,促进肠黏膜表皮细胞生长和肉芽组织增生,加速病损组织的修复,增加黏膜的完整性,对肠道有良好的保护、修复和再生作用[4]。本次临床研究表明:肠愈汤联合康复新液灌肠在治疗UC 上具有促进肠道溃疡愈合,调节机体免疫,减少复发率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10 参考文献
[1]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9(1):61-65.
[2]沈建法,刘庆宪.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藏象学基础[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0):2206-2208.
[3]邸卫英.槐花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中医杂志,2007,48(11):1006.
[4]高黎黎,王鲁平,李新辉,等.康复新的临床用途[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7):1390-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