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石颗粒治疗慢性结肠炎40 例*
2014-11-21井小会王晋阳毛兰芳王晓莉杨少军汪龙德
井小会,王晋阳,毛兰芳,王晓莉,杨少军,汪龙德
(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730000; 2.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730020)
慢性结肠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直肠、结肠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该病以慢性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为主要症状,以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为特点[1]。慢性结肠炎确切病机尚未完全明确[2],临床上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类,即致病原因不明结肠炎和致病原因明确的结肠炎[3]。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笔者采用姜石颗粒治疗慢性结肠炎40 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80 例,按1∶1 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平均(47.5 ±23.4)岁;病程平均(26 ±1.4)个月。对照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平均(49.5 ±22.5)岁;病程平均(26.3 ±1.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标准。曾患有急性感染性胃肠疾病,腹泻2 个月以上,粪常规中可见红、白细胞和脓细胞。选择慢性结肠炎的4 个常见的主要症状计算积分。0 分:无症状。1 分:症状偶见,可不用药。2 分:症状较常见,需经常用药。3 分:症状较重,频繁出现,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必须用药。计算治疗前后总积分,积分改变(%)= [(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慢性结肠炎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者;②年龄、性别不限;③知情同意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合并有消化性溃疡或癌前病变的病例;②有严重全身性其他疾病者;③拒绝肠镜复查或中断治疗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补脾益肠丸(广州陈李济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44022627),6 g/次,3 次/ d。治疗组给予姜石颗粒(由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中心提供,药物组成:姜石、党参、白术、茯苓、甘草),1 袋/次,3 次/ d,口服。
两组均以2 周为1 个疗程,治疗3 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 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30%。
肠镜黏膜病变疗效判定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的标准。显效: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溃疡灶已经形成瘢痕,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2 级以上。有效: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1 级以上。无效:肠镜检查黏膜病变改善未达到以上标准,甚至加重者。
7 结 果
7.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03,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7.2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肠镜征象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20,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肠镜征象疗效对比
8 讨 论
在中医学文献中,并没有慢性结肠炎的病名,但对其发病表现很早就有认识。相关研究显示:心理因素刺激可通过改变胃肠动力、内脏敏感性等加重胃肠道症状,长期处于持续性负性情绪中会使溃疡活动和症状加重[5]。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内经》称为“肠澼”,《伤寒杂病论》称“下利”,《难经·五十七难》称“小肠泄”,《诸病源候论》称“休息痢”,《备急千金方》称“滞下”,以及后世称之为“久泻”“泄泻”“久痢”等。证型上常分为湿热内蕴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气滞血瘀型、肝郁脾虚型、阴血亏虚型、脾虚夹湿型。中医辨证以补脾益胃、疏理肝气、活血行气为主要治则[6]。姜石颗粒由姜石、党参、麸炒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其中,姜石、党参为君药,有益气健脾、泻痢散寒之功;麸炒白术为臣药,有健脾燥湿之效;茯苓为佐药,健脾散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化湿、涩肠止泻之功。
本文通过收集的临床病例,观察本院自制中药姜石颗粒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姜石颗粒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彭林,陈金泉,郑少康,等.中医宏观辨证结合结肠镜下微观辨证治疗脾气虚泄泻型慢性结肠炎[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3):197.
[2]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4-445.
[3]程发峰,王雪茜,王庆国.王庆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中医杂志,2011,52(2):141-142.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22-324.
[5]谢秀文,高建蓉.社会心理因素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1):1-5.
[6]谭义勇.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