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乐队的发展
2014-11-21罗俊
■罗俊
淮剧乐队的发展
■罗俊
一.淮剧的起源
淮剧,基于“门叹词”(又叫“门谈词”、“门弹词”)而发展。最初为一人击板而唱。后与香火戏合并而成“三可子”(清代名“火班”,又叫“呵大咳”),不久,又吸收了淮安流行的“秧田工鼓调”,逐渐形成了“江北小戏”。之后在与徽班合演时,汲取了徽戏中的剧本曲牌、唱腔、表演等方面的长处,逐渐丰富起来被人称作“江北大戏”。
淮剧音乐基于民间说唱音乐而丰富、发展,在腔调上又自成系统,多作五声音阶式的级进运动,并以上行大二度与下行小三度交替为主的旋法特征。唱腔结构属于以曲调连缀为主,板式变化为辅的综合体。
二.淮剧乐队的建制构成司鼓与主胡
1.淮剧乐队分文武场,最早的司鼓以一人代替全部武场,以扁鼓木边击拍带板,后改用毛竹击拍,因受其他剧种影响后使用单皮鼓。主胡在1959年前使用的是六角筒、平头杆二胡(淮胡),后来受扬剧影响改用高胡。目前为淮胡、淮高胡兼用。
2.乐队建制的变化
建国前最少只有三人,最多七至八人,为民族乐器。四十年代加入扬琴,五十年代加入大提琴等西洋乐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受样板戏影响,勉强拼凑过以“三大件”加单管制的乐队,1977年恢复传统古装戏后几乎又回到了解放前的“文武场”建制。八十年代加入电子琴等电声乐器。1979年后,随着时代发展与表现新内容的需要,开始出现配器。二十一世纪以后淮剧乐队编制大致分为两类:传统古装戏时为多种混合型小乐队;新编剧目(有配器)时为“两大件”单管制乐队。
建国前乐队基本编制:
武场:板鼓、大锣、铙钹、小锣。文场:主胡、副胡、琵琶、扬琴、三弦、二胡、竹笛、唢呐。
建国后多种混合型小乐队基本编制:
武场:以板鼓、大锣、铙钹、小锣为核心,根据剧情需要增加各种打击乐器。文场:主胡、副胡、琵琶、扬琴、三弦、二胡、竹笛、笙、唢呐、大提琴、低音提琴、电子琴。
“两大件”加单管制乐队基本编制:
设专职指挥。武场:以板鼓、大锣、铙钹、小锣为核心,根据剧情需要增加各种打击乐器。文场:主胡、琵琶、二胡I、II、中胡I、II、扬琴、中阮、长笛I、II(兼竹笛)、双簧管、单簧管、笙、唢呐、大提琴、低音提琴、合成器。
从淮剧乐队建制的变化中我们发现在有配器的新剧目乐队编制中取消了副胡,增设了中胡I、II声部,这样的调整是非常合理的。副胡及小中胡,淮剧主胡与副胡的关系,理论上同于京胡与京二胡的关系。但是京胡与京二胡的定弦关系上始终为八度关系,在弦法、指法、弓法完全保持一致。而淮胡与副胡的定弦关于大多数时候呈四度或五度关系,导致弦法、指法、弓法很难保持一致,因为演奏法的不统一会模糊主旋。
三.淮剧乐队的发展
淮剧乐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了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无论是传统古装戏时的多种混合型小乐队和新编剧目 (有配器)时的“两大件”单管制混合乐队,都存在如律制的不统一、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之间音色的融合性等许多问题。我认为淮剧乐队的建制改革可以向“两大件”加民族管弦乐队方向发展作尝试。
淮剧的发展振兴应为“两条腿走路”,一是继承,二是现代戏和历史剧改编,传统剧目的伴奏,早期的小乐队可以胜任,但是在有配器的新剧目生产时,仅靠少量的几件乐器是承担不了的,单管制乐队又存在许多问题。淮剧属于板腔体,它的板式、行腔独具特色。而民族管弦乐中的绝大多数乐器都是从戏曲伴奏乐器发展而来的,与戏曲音乐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这些乐器的音色,不仅与淮剧主胡协调一致,而且与唱腔的风格韵味也极易融合。但在配器手法上要按照民族管弦乐的音乐思维进行和声写作,尽量使用点、线、面的组合手法,慎用全奏,少用短促而清晰的纯节奏性写法,始终强调民族音乐虚、空、散、韵、味的特征,规避由于民族乐器“先天性发音模糊”与不善于表现复杂和声织体的软肋。民族管弦乐建制和适合淮剧的配器手法的结合必然会创造出与淮剧声腔和谐统一的的音响效果。民族管弦乐队的独特形式、丰富的乐队音响色彩和表现力一定会与舞台的整体呈现融为一体。
民族管弦乐伴奏淮剧,这仅是我的一种设想,在实践中必定会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作为新一代的淮剧音乐工作者应当勇于担当,肩负起淮剧乐队改革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淮剧剧种的特点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将淮剧这一地方剧种推向更为广阔的舞台。
1、江苏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淮剧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