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膜覆盖技术在无性系茶园建设上的应用试验

2014-11-20查正亮

茶业通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茶苗幼龄茶树

查正亮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农技推广中心殷汇区域站,安徽贵池 247111)



地膜覆盖技术在无性系茶园建设上的应用试验

查正亮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农技推广中心殷汇区域站,安徽贵池 247111)

无性系茶园建设已成为“十二五”期间振兴皖茶工程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无性系茶园建设初期投入大,尤其是新建当年的“草害”清除需要大量的劳力,在劳动力成本逐年攀高的今天,其负面效应更显突出。无性系茶园建设初期管理难、成本高已成不争事实,严重制约着无性系茶园建设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探索解决茶苗移栽当年成活率低和茶园除草等茶园管理费用高、无性系茶园推广难度大等技术难题,特开展本试验。

1 目的

为探索解决茶苗移栽当年成活率低和除草等茶园管理费用高的技术问题,通过地膜覆盖,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强新栽茶苗对当年伏旱及夹秋旱的抵抗力,同时延缓杂草生长,避免草荒对新栽茶苗生长的影响,简化新建无性系茶园抚育程序,减少抗旱及锄草用工,降低无性系幼龄茶园抚育的劳动强度及建设成本,它的成功将会对无性系茶园建设技术的推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材料与方法

采用普通无色地膜作覆盖村料,以常规移栽法茶园做对比,分别在牌楼镇济公村、唐田镇开展丘陵和平地茶园新栽茶园地膜应用技术试验。

3 处理

受试验材料限制,每试验安排1个处理、2次重复,每个试验面积约267m2。

4 试验结果

4.1地膜覆盖对移栽当年茶树生长量的影响本试验茶园于2012年10月20日完成移栽,10月底开始覆盖地膜,2013年10月24日~26日分别对上述2个试验的茶树生长情况进行测量,每个处理选10株茶苗,测量茶苗高度和分枝数,结果如下:

表1地膜覆盖对移栽当年茶树生长量的影响

4.2地膜覆盖对新栽茶苗存活率的影响每个试验处理及对照分别选20m茶行,调查茶苗的存活率。

表2地膜覆盖对新栽茶苗存活率的影响

注:因2013年7~8月长期高温干旱,丘陵茶园受害严重。

4.3地膜覆盖对茶园杂草生长的影响2个处理的小区仅在9月初除膜时进行了浅耕1次,而对照区人工除草达4次,加上抗旱保苗用工,估计常规茶园抚育成本增加600元/667m2以上。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地膜覆盖可以有效促进幼龄茶苗生长,并能增加茶苗分枝数,同时可显著提高幼龄茶园的成园率。一方面地膜覆盖能显著提高晚秋、冬季及早春的茶园地表温度,延长茶树根系生长活跃期,促进了茶树新根的生长,从而减少新栽茶苗的缓苗期;另一方面,地膜覆盖可有效降低地表水的蒸发,对耕层土壤水分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大大增强了这类茶苗的抗旱能力。

(2)地膜覆盖可有效阻止茶园杂草的生长,减少锄草用工,降低无性系幼龄茶园抚育的劳动强度及建设成本。

(3)茶园地膜覆盖后,对当年追施肥料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4)常规地膜使用后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5.2 建议

为最大限度发挥地膜覆盖在无性系茶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议实际生产中,应把握以下技术环节:

(1)合理选择茶行与栽植规格。根据本试验,为便于覆膜作业,建议茶行宽度1.5m、茶苗栽植行株距为150cm×25cm,每穴栽2株健壮基本苗为宜。

(2)精耕细作、施足基肥。茶苗移栽前土壤要全面深耕,栽植行表土平整,清除茶行表面的杂草、树根、石块等杂物,以免损坏地膜,降低使用效果;开沟吊槽,深×宽为50cm×50cm,沟内分层施入腐熟饼肥、磷肥,肥料施用量不少于每667m2饼肥100kg+磷肥25kg,肥料上面再覆盖细土,细土厚度要求25~30cm。

(3)黄泥浆蘸根、浇足定根水。为改变茶苗根部土壤三相比,使根系与土壤更好地粘结在一起,便于吸收土壤水分,栽植前需对茶苗进行黄泥浆蘸根处理,栽植后要及时浇足浇透定根水。

(4)及时盖膜,压严压实。茶苗浇足定根水后,及时盖膜,减少水分蒸发,确保盖膜时土壤湿润,且膜四周及茶苗根部用土压严压实。

(5)适时去膜。为避免地膜及其残留物对茶园土壤和环境造成的白色污染,移栽当年的秋季应及时移除地膜及其残留物,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可降解地膜。

S316

C

1006-5768(2014)02-0093-02

猜你喜欢

茶苗幼龄茶树
幼龄腰果园套种番薯栽培技术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幼龄白木香含锌量无损诊断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新建无性系茶园“三改”快速成园技术
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
高山幼龄果园套种蔬菜技术
如何保证无性系茶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