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死哲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2014-11-19任俊圣

卷宗 2014年10期
关键词:理论价值现实意义

摘 要:生死哲学起源于西方,它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生死问题的哲学研究与人生问题的哲学研究,并将二者密切地联系起来。生死哲学认为要解决人生的问题必须要基于对死亡问题的认识的基础之上,而化解人生问题则又必须解决死亡问题的探讨。文章将探讨生死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分析生死哲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原刊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

关键词:生死哲学;理论价值;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学教改研究项目“高职院校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jgkt013。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现实与发展方向研究”,课题编号:2013-ZJ-092。

生死哲学是近三十年左右兴起的学科,并未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学科体系。然而,生死哲学在西方社会,却有着相当长远的历史形态,它起源于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是西方人民对生死问题进行探索的产物。如今,深入开展对生死哲学的探索和研究,是为了使活在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从对生死哲学的探索研究中受益,并以此提高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对自我生命和生活品质的思考。

1 关于生死哲学

生死哲学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生死问题的哲学研究与人生问题的哲学研究,并将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死亡学研究的层面上来看,它是以科学的分析占据了主导位置,然而从生死学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所探索和考虑到的是传统的民族文化、特殊的心理情境、非理性的情感需求等因素在人类生死问题上的重要影响。然而,从生死哲学的角度和层面上来看,它所认为的是人类生死的问题不仅仅是局限在科学文化研究的领域范畴,在此基础之上更应当寻求哲学科学的智慧,从哲学上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索。由此看来,生死哲学是一门智慧的学科,它是一种感悟和应用,它强调人类如何面对和解决生死问题,并思考了关于生死的智慧所在。

在本质上,生死哲学所提出的对于生死的智慧是对人类一生中所将会遇到的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囊括对生命问题与死亡问题的思考以及对于解决问题模式的探索。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则是人类关于超越性存在和“彼岸”世界的观点的种种认识与解释模式。生死哲学对人们的要求则主要是从人们的精神上来架接“生”与“死”的联系,使人们在面对死亡前,能够拥有对生死的正确态度,当死亡到来是,能拥有一种超然的态度与安心,达到安乐的心绪。因此,生死哲学所强调的是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借鉴和运用其所传承的智慧,利用对这些智慧的感悟,来体现生死哲学的精神意义与内涵。也由此可见,生死哲学是将人们日常生活的问题也囊括进研究的研究的范畴,从而把“生”与“死”作为人生的整体一以贯之,在很大程度上是探寻消解或减轻我们将所面对的生死问题。其最为主要的理论形态则呈现出一种对于生死的智慧,是一种生命的智慧。因此,生死哲学之不仅是一种对生死观的智慧之学,更是将哲学一词体现得淋漓尽致,其所表述的是更是古希腊时期,先哲们对于哲学最原始的解释——爱智之学,而是现当代哲学中关于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等的系统解释。如此看来,关于生死哲学最言简意赅的定义则是:用来解决人们所要面临的生死问题的一些卓识、善知和观念,是关于生死问题的智慧之学。

2 生死哲学的理论价值

关于生死哲学的研究与探讨,在乎其理论价值体系的构建。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对于生死哲学的“生”,不仅仅指的是“生命”这一层意义这么简单,其还更广泛的包含了“生活”“人生”意义相联系的整体。事实上,人类关于死亡的问题同样也可以囊括在广义上“人生”的概念之中。这些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上考虑的:首先,要探讨人类的死亡问题,并非一定要从人类“生”的问题开始进行,然而,想要探讨清楚人生的问题,自然又必须将问题延伸拓展至队死亡问题的探讨上。把两者进行相互交叉分析探讨,方能阐述清楚这个世上最为复杂和奇妙的生死问题。因此,我们在研究生死哲学之时,应该将生命、生活和死亡这三个方面概括进人生的概念中去。“生命”是人类生活的根基与基础,是人生的存在面;“生活”则作为生命本体的表现,是人生的感受面,而“死亡”则是人类一生的终点,是一个个体在生活与生理性生命的终止与完结。生命、生活和死亡,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从而构成了完整

意义上的人生概念。因此,一旦谈及起与人生有关的问题,就应当在实际上落实于生活、生命与死亡这三者相关的议题之中。由此可见,生死哲学它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不断地探索生活的真正意义、生命的存在价值、死亡的意义内涵以及人类一生的智慧结晶。然而,死亡本身又将会派生出临终关怀等问题,以及有与殡葬相关的一些议题探讨。所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在很大层面上都应该囊括进生死哲学所应该探寻的范畴。由上述观点可以看出,为了更好分析和解释现代人们对于生死问题的认识,在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教学的同时,人人都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用此生有限的时光去获取人生长足的幸福与成功,并在认识的基础之上,学习和感悟超越死亡的智慧。因此,在生死哲学所研究的基础层面之上还应当去探寻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生死哲学在研究人生问题上,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生命与生活的紧张”。在生死哲学看来,作为有机体的存在的人的生命,是被看成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条“流”。因为,在人类长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如果没有过去的生命,自然而然,人们也根本不可能拥有现在的生命,而一旦没有了未来的生命,那人就毫无存在的价值,只能作为一个逝者的身份存在。因此,立足于人类生命的层面上看,必定会走向与你、我、他相沟通、想交流的道路,乃至于最终和其他的自然生命体、宇宙万物和谐相处,这同样也是一种具有较高普遍意义的类化的人生观。然而,作为有机体存在的感受,人类的生活则将是当下存在的一个“点”。这是由于,对于过去,人们的生活感受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了,但是对于未来生活的感悟却还没有产生。因此,人们一旦提及生活,则所自然而然联系到的是当下所具有的的存在意义。如此,立足于当下现实生活的角度上来看,与立足于生命的立场则是大有不同的,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走向自我个性化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由此逐步形成了你、我、他,乃至于与其他自然界生命体和宇宙万物间的摩擦,这便是一种较为狭隘的人类生存方式和观念。因此,立足在人类生命的存在面上所逐步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与立足于人类生活存在面上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两者间的紧张联系了人类生死问题所产生的基础。

在有关生死哲学所探寻的死亡问题上,主要采取的方法则是“生死互渗”。“生死互渗”所认为的“生”实则是包含着“死”的概念于其中,而至于“死”,则反过来同样意味着某一种力量的新“生”。从以上观点中寻求和探讨与人类死亡的问题,就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种关于医学、生理学、心理学或者是社会科学层面上的研究。而更多的主要是关于人文主义视野上来观察和看待问题。在实际意义上,生死哲学所探寻的问题是不追求客观意义上的“真”,这是由于在生与死的问题上,是具有着极大的普遍特征和无限多个的论域。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有着大相径庭的教育背景与家庭环境,不同的国籍与地区的差异,以及自身传统文化、社会文明、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因此,他们在关于生死的问题上同样也绝对不会存在着一个唯一的标准和唯一的真理,而人们一旦对其有所掌握和了解,自然就可以就此解决相关的生死问题。由此可见,生死哲学的学科发展目标是以创造出有利于解决人们关于生死问题的智慧而存在的。而这种智慧则又会是单独的一种或唯一的一个,它是多元化的存在。生死哲学所重要强调的是,整个人类文明传承过程中一切与生死智慧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意义的内涵,所有的人都能够根据自身所遭遇到的与生死相关的问题进行感性和理性的选择。在这里着重提到段德智教授出版的《死亡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此书在内容和意义上开创了中国大陆的学术界有关研究死亡问题理论系统的阐述的先河。段教授认为:“死亡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哲学这门科学,它关涉的是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作为哲学体系的重要部分,死亡哲学所研究的是关于死亡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死亡和永生的个体性与群体性、死亡灵魂是否具有可毁灭性与不可毁灭性、人生的自由与死亡的必然性以及人类一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等等的形而上的问题。段教授所大力提倡的生死哲学主要是立足于形而

上学的角度,对人类所面临的死亡问题进行归纳性和学术性的研究。人们对于生死哲学的研究在一方面是希望人们在探讨研究生死智慧的基础之上,收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在另一方面上,又能具备超越生死的智慧与境界,以此来更好地回应和解决人人都将会面对的各种生死问题。

3 生死哲学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各大学术界正经历着社会上所产生的临终关怀、安乐死、器官移植、克隆、死刑、自杀等等生死问题的刺激。然而同样也有西方学界及其他地区生死哲学发展的刺激和影响,这些都在关于生死问题的研究上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也是的生死哲学进入了一个全盛的大发展时期。哲学界的相关学者同样也出版了大量有关生死哲学的研究著作。靳凤林先生指出:“邱仁宗先生1987年出版的《生命伦理学》及以后出版的系列著作对死亡问题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死亡问题的研究基本局限于医学界,特别是医学伦理学方面,但随着死亡研究的日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深刻感受到必须将死亡问题的研究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开辟死亡研究的新天地。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除了各种报刊杂志登载了为数众多的死亡学研究文章外,还出版了大量从不同角度探讨死亡问题的学术专著。如:……黑龙江社会科学院毕治国研究员从多个层面探讨死亡问题,其《死亡哲学》、《死亡艺术》等著作为死亡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武汉大学段德智教授的《死亡哲学》则全面考察了西方哲学史上著名哲学家的生死观,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死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郭于华教授的《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则从民俗学的视角探讨生死问题。颜翔林先生的《死亡美学》则从美学的视角探讨死亡问题。杨鸿台先生的《死亡社会学》则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与死亡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此外尚有黄应全先生的《死亡与解脱》和《临界死亡》、李向平先生的《死亡与超越》、郭大东先生的《东方死亡观》、孙利天先生的《死亡意识》、张文初先生的《死之默想》、何兆雄先生的《自杀与人生》、温大志先生的《超越死亡——自杀行为防治》、张朝阳先生的《人类自杀史》、崔以泰先生的《临终关怀学》等大量学术著作问世。”(《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人民出版社2005年2版,第8页)由此可见,在中国,关于生死哲学问题的探讨总体上还是有着明显的发展趋势。而对于生死哲学的现实价值则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生死哲学的发展在很大层面上同样会促进时代社会的进步,提高人们长远的发展眼光。将生死哲学联系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不仅可以培养我们关于哲学智慧的思考,并且能在生活各个领域中提升我们对社会、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全面认识,完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原刊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

参考文献

[1]康德,历史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康德,实用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任俊圣(1983—),男,甘肃两当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生死哲学、教育哲学。

陈玉婷(1982—),女,河南郑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价值现实意义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论王阳明民族观的当代启示
共享发展的哲学基础及其实践路径浅探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党内批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施行“少教多学”,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双赢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