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11-19李文相

卷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坏账应收账款

李文相

摘 要:应收账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本文从应收账款产生原因出发,阐述了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增加企业的净收益,减少企业的坏账损失。产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有: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内部控制缺位、管理无章,放任自流;信用机制不健全;财务核算粗放、对账不够及时;对发生坏账处置不力。

关键词: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对策;信用政策;资信调查;坏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激烈的白热化,企业为了稳住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常常需要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这样就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应收账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

1 产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

当前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既有我国的信用环境状况的影响,又有企业自身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企业缺乏风险意识

许多企业往往把抓生产,促销售作为企业的首要任务,过分追求市场份额及销量,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性认识不足,忽略了资金的机会成本。企业对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思想,成本意识、风险意识淡薄。

1.2 内部控制缺位、管理无章,放任自流

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或虽然内控制度面面俱到,但在执行过程中有章不循,形同虚设。

1.3 信用机制不健全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而许多企业还没有形成诚信经营的价值理念,在商品交易过程中还存在严重的拖欠资金现象,企业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资金状况及经济合同履行的基本情况,也缺乏应有的了解,于是轻易的将产品赊销出去,却无力收回。

1.4 财务核算粗放、对账不够及时

由于经营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经营过程中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5 对发生坏账处置不力

有些企业发生坏账后,对坏账进行审计监督的力度不够,或者没有进行审计以明确其责任。发生坏账时,这些企业往往能积极提出账务上的处理意见,却很少或很难追究其直接责任人的经济、民事或刑事责任,坏账损失中隐含的问题很少曝光。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非常重要。

2 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用管理薄弱

一些企业根本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或专门的信用管理人员,信用管理的责任只是有财务或业务等部门兼管,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目前大多数企业都不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评价,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赊销制度,对形成的逾期应收账款能否收回、收回多少没有底数。

2.2 对应收帐款的会计监督相当薄弱

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或者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许多企业仅仅是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简单的分类,平时则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在企业回款好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需要,但在企业回款不畅的情况下就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

2.3 忽视对客户信用的调查和管理

企业对往来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估是从源头上扼制应收账款增加和形成坏账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占领市场,往往缺少自我保护意识,缺乏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三道基本程序,即客户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跟踪。所有的这些都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延长,资金占用数额增加,坏账损失率增大。

3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3.1 加大资信调查力度

信用调查是取得真实可靠的客户信息的必要手段,也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源头。从源头扼制“应收账款”的大幅度增加和坏账的形成,建立客户企业资信档案,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就是要对客户的信用资质进行评估,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防范坏账于未然。信用标准是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是否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企业在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时应考虑两个基本因素:其一是同行业竟争对手的情况。其二是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

3.2 制定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

信用标准是指顾客获得企业的交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如果顾客达不到信用标准,便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确立合理的信用标准,应考虑的三个因素是:其一,同行竞争对手的情况。其二,企业承担违约的能力。第三,客户的信用程度。

3.3 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和讨债方法

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遇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必起诉:诉讼费用超过债务求偿额;客户抵押品折现可冲销债务;客户的债款额不大,起诉可能使企业运行受到损害;起诉后收回账款的可能性有限等。

3.4 建立针对赊销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该针对赊销业务制定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惯例办法和程序。这些方法和程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关键内容:

1、岗位分工控制。建立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员对销售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员不得越权审批。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3.5 实行应收账款的责任管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辅助应收帐款的回收

在應收账款的管理上,将“应收账款回收率”直接与单位职工工资收入和单位的经营承包考核挂钩,实行责任管理,树立高度重视意识,将应收账款的管理由财务部门、营销部门共同完成,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辅助应收账款的回收,从而形成一种清晰的权利、责任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健《金融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2

[2]刘晓辉《新会计法规制度汇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11

[3]李殿富《会计制度设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6转

[4]朱勤丰《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2007、1

猜你喜欢

应收账款管理坏账应收账款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家电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
西班牙考虑建“坏账银行”
浅析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