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军队士官院校专业实验室建设探讨

2014-11-19吴晓露

卷宗 2014年10期
关键词:虚拟实验室实验室建设

摘 要:为适应军事院校改革发展趋势,以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为指导,探讨并分析了军队士官院校专业实验室改革和建设的现状,针对实验室硬件设置、教员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士官任职教育;开放性实验室;虚拟实验室

专业实验室是军队士官院校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军队院校教学改革浪潮,辅助专业理论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学做一体化,从做中学、边练边学,培养适应任职岗位需求的高级士官人才的重要基地。国内外各类高职教育院校均在大大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同时全军院校改革指出士官任职教育的目标是以士官学员为主体,紧贴士官学情,紧贴作战准备,以任职技能为导向,面向部队。因此如何以人为本,在院校转型期抓好专业实验室建设是目前学校工作的重点。结合军事院校特点和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实验室建设发展经验,本文对我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意见。

1 以人为本的实验室平台搭建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水平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我校专业实验室长期以来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管理体制陈旧、规模小、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下等等。以人为本的理论核心是[1]:以追求和谐为主题,以满足各成员(学员、教员、学校)各方面的需求为基本手段。我校实验室建设的前提就是满足学员实做实训的需求,因此实验室建设及改革首先应以满足学员学习训练的需要为首要前提。

目前士官学员操作技能培训和理论教学中主要包括三类实验需求:扩展创新类、教学实验实训类和公共服务类。可以根据三类需求对我校实验室进行重新的分类规划,搭建专业实验平台。

1.1 开放性專业教学实验中心

结合学院重点专业、重点课程,建设开放性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高级士官人才必备的技能。过去的专业实验,实验内容单一,学员只能在教员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内容,不能延伸拓展、试验创新地做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在课堂时间之外,也不能对实验操作技能进行巩固,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开放性实验室是国内外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新趋势,实验室的综合建设和开放管理,还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对仪器设备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以自动控制专业为例,打破专业界限、课程界限,将测试技术、单片机、接口技术等实验室整合成控制专业实验中心,开放性实验中心以操作为中心,以开放为特点,以创新为目标,打造特色实验模式,提供计算机、单片机、PLC机柜等各类实验设备和仪器,以任务驱动式设置实验课题,使学员可以自己设计、探索、创新,锻炼动手能力,深化理论基础,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性实验室可以全天候开放,允许学员预约进行实验。

1.2 专业基础实验室

专业基础实验室主要提供专业基础课程授课使用。支持专业理论授课配套实践、实验教学、配备各类专业器材、模拟教具。使专业基础课能够充分利用实物教学、模拟仿真教学、模拟操作观摩等教学方法,真真正正做到做中学、边学边练、教学做一体化。

1.3 专业教室和专业实训室

过去的专业教室职能单一,功能简单,仅作专业课授课使用,专业操作与理论不能有机结合,从而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专业实训室是导弹专业操作训练的核心,专业实训与专业理论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因此建议将专业教室和专业实训室安排在同一个房间,按照职能划分出两个不同区域。导弹专业的专业教室应该体现其鲜明的专业特色,应该能够有力支撑其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例如仿真教学、实物演示等,因此在专业教室内应配备电路挂图、模拟器材、实装模型等教学辅助设备,另外配备多媒体示教系统、桌椅等。在专业教室职能区外划分一块独立区间用于专业实训区,与专业教学区有明显标志与区别,例如进入实训区前必须放静电、做安全检查、进行登记,完全模拟基地训练的基本流程,使学员获得真实的实战体验,可以有效与部队接轨,极大缩短学员进入部队的适应期,提升学员的战斗力。专业实训室以实战操作装备、模拟操作装备为主,可以将换装时淘汰的相应装备也放入,并增加一些电焊、扎线的操作体验区,帮助学员夯实基本功,增强故障排除的能力。

1.4 虚拟实验系统

将虚拟实验技术引入实验室建设,将各专业各类课程大量3D模拟教学素材、模拟测试软件系统集成为一体,基于网络开发虚拟实验系统,将开放性专业教学实验中心、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教室和专业实训室实现有机、无缝连接,方便学员自行学习、查阅资料和模拟训练,实现强大的公共服务功能。

2 以人为本的实验室教员队伍建设

目前实验室教员队伍的建设相比其它干部、教员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实验室管理人员均由专业教员兼职,而专业实验课程上课教员又往往并非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工作人员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实验教学指导队伍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学术梯队;参与实验教学工作的中青年教师和技术管理力量不足;在现有实验室人员的培养提高上,缺少统一的长远规划和明确的培训制度。因此,在实验室工作岗位中,应有一批稳定的专职和兼职结合的教学、科研人员,把本学科最优秀的科研人员充实到实验室工作,建立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同时,以实验室建设为契机,以实验室硬件建设为基础,大力鼓励教员利用实验室发展科研学术项目,带领学员创新实践。也可以利用科研项目促进实验室发展,形成重点创新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3个方面的相互推动,提高实验室整体科研条件、学术水平和教员能力,为实验室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以人为本的实验室管理体制

3.1 人员管理

在人员管理方面,实验室实行院、部、室三级管理和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制度。教研室主任负责实验室建设的人员编制、资源配置、科研项目开发及管理等工作,从人员和管理上形成科研与实验的统筹管理。同时可以把实验室管理教员分为专职教员和兼职教员,专职教员专门负责对应实验室的管理、使用,作为各实验室的直接管理者和责任人,在实验课时由专职教员负责实验教学。例如单片机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两部分,理论课由主讲教员组织授课,但是实验课必须由专职实验教员授课,主讲教员可以作为兼职实验教员辅助实验教学。另外开放性实验室需要有教员全天候值班,因此可以安排专职教员和兼职教员进行轮班,对学员实验操作进行方向性和保障性指导。

3.2 设备管理

设备器材应该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管理体制。建立完善设备技术档案数据库和运行档案数据库,使物资管理智能化、数字化,从采购、日常使用到维修、更换,全部在数据库中体现,便于统计、统筹及管理。该数据库的设计开发时注意使用权限的问题,报修、使用情况可以由兼职实验教员在电脑上进行登录数据库、统计、上报;而采购、管理、统计等权限要交给专职教员专门管理。

专业实验室的改革,决定了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的进展,无论在软件配套、硬件设施上都远远落后与专业建设的步伐,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施。我们应该紧紧把握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大力推进专业实验室改革的步伐,稳步推进实验室平台的搭建、教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体制的革新。

参考文献

[1] 李红学,郭祖宝.实验室建设需要倡导并实践的现代管理理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

作者简介

吴晓露(1984-),女,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虚拟实验室实验室建设
保密专业实验室及实验指导体系建设
虚拟实验室在食品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高校转型发展的三坐标测量实验室建设
高职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研究
基于VR的农业虚拟实验室设计和研究
合理使用虚拟教学手段,促进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