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安保工作与游客安全的重要关系

2014-11-19李鑫

卷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博物馆

李鑫

摘 要:博物馆是国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民族精神凝聚力所在,民众通过参观博物馆藏品以及相关设置可以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实现良好的文化传承。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境遇之下,人们对博物馆的安保工作也加大了重视程度,尤其是有关自身安全方面,良好的实现博物馆安保工作与游客安全之间的良好互动,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博物馆;安保工作;旅游安全

在新时期、新背景条件下,国内的经济的相关发展因素更为复杂,促使当下某些旅游安全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尤其表现在室内旅游方面,即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发生的相关事故以及盗窃等事件,给游客带来了人身以及财务方面的损失,更多的是给民族文化财产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阻碍了相关旅游业的发展,与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追求,如何衡量安保工作与游客安全之间的关系,并促使二者协调有序的进行互动,是博物馆当下厄待解决的问题。

1 博物馆安保工作内容

1.1 博物馆安保工作重要性

博物馆一般功能是珍藏相关的自然、历史、文化等具有民族文化价值的藏品,它通过陈列展品等相关内容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加深民族对历史的认识,促进某些极端历史事件对民族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博物馆是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基地,提高了民众对国家历史的深刻认知水准。因此,为了维护博物馆的相关功能,切实做好博物馆的防火、防盗等工作。是对国家历史的保护以及民众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必然之举。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安全防范工作,它涉及领域很多,包括人防、物防等,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内容是有关游客安全的人防工作。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防范也被提到了一定的层次高度,为未来博物馆安保工作转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2 博物馆安保工作现状

伴随着我国相关部门修订《文物保护法》、《博物馆管理办法》等,相关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的加强,博物馆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等各个组成部分出发,对相关工作加强了认识,以及带动博物馆的安保工作的认知水准提升[1]。虽然我国在相关工作内容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相关细致具体内容上仍然存在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部分博物馆领导对博物馆的安保工作并不重视,存在“花架子”“纸上谈兵”等不良做派,导致博物馆在具体工作中某些重要的防范工作不到位,使得博物馆在预防阶段对安保工作认识的忽视,直到相关的问题发生后才给予相关重视,如火灾、踩踏、严重盗窃、爆炸物、集团犯罪、暴力分裂分子的袭击等等,而由于前期认知不足,导致防患工作不到位,安保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足,出现了逃避灾祸等现象,置国家财产与人民安全于不顾,丧失职业道德。

第二,博物馆作为人流聚集地,与其他开放旅游地相比具有其自身明显特点,即人流分布密集在一个狭小空间内部,促使其成为犯罪人员行使犯罪行为的最佳场所,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多发的恐怖袭击事件多发生在人流密集狭小空间内,但是部分博物馆对此认识不足,安全制度不健全,没有配套的设备与人员配置,只有相关文职工作人员或讲解员,给犯罪分子以机会,严重的危害了旅游人员的安全。

第三,部分博物馆的防患工作以及措施不到位,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部分博物馆在运营期间的安保人员多以退休或下岗人员为主,经济条件允许的博物馆则聘请保安,但没有进过专业训练,对突发情况应对并不熟练。此外,相关的防范设备也不健全,如相关制服犯罪分子的工具以及应对灾祸的器材,如消防器材等,某些博物馆因现实条件或部分领导忽视等,对设备老化、陈旧问题忽视,降低了安全防护的工作系数。

2 游客安全的内容

游客安全是旅游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游客安全感是对这一指标的明确界定。

“安全感”一词是源于心理学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分析,在相关研究中被多次引用,并成为众多理论的支撑性词汇,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等[2]。在旅游安全工作中,游客的安全感也具有相同概念,它是民众,包括法人,通过某些客观的行为,如语言、肢体、表情等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是对外界在一定时间以及空间范围之内,对社会治安的破坏力以及控制力状况的综合性反应,是对外界安全因素的评定。具体来讲,是游客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在某种特定的时空背景条件下,在不受威胁、以及其他不稳定的环境因素干扰,而免于心理压力、伤害等综合性的反应。它包括三个主要的实体内容,第一,游客对旅游目的的安全程度所作出的客观评价,如对博物馆的安全保护程度;第二,旅游者对旅游活动过程当中的平衡性、稳定性做出的客观评价;第三,旅游者在旅游过程当中对旅游体验,旅游目的的环境感官以及人文交流的综合感受。

作为游客安全感最明显的,也是最核心的评定要素就是旅游地环境因素,这也是对旅游地安全认知程度的最有效考量标准。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自然环境因素,博物馆自然环境因素不同于开放式旅游地自然环境因素,它是指博物馆的设计构造以及空间压迫感的程度大小等因素综合考量,而形成的自然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对博物馆的工作推动进行是极为有效的,一般民众喜欢灯光相对柔和,平稳,地板颜色深沉感觉平稳,博物馆外观庞大恢宏,所列展品真实有价值,管内环境安静,严肃,都会给旅游着带来安全感,如果在狭小且又刺眼强光照射下,并伴随有剧烈的噪音,会给游客带来明显的不安,容易引发踩踏或者骚动等,如在行驶的地铁中相比较博物馆更容易诱发集体性骚乱与犯罪活动。

第二,社会环境因素,博物馆的社会环境因素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完整的,具备某些社会环境特质因素的系统,它包括经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所形成的环境,如管理制度环境、安保模式制度、高新技术应用制度等等,旅游的目的在经营模式上应该纯洁友善,规避欺诈等不良行为。endprint

在国际上,对游客安全感测量的有效指标是“居民是否敢在夜间行走”,这项指标可以最直接的反应当地的旅游治安状况[3]。博物馆内部的警察可见度以及工作效率、装备配置程度等都对游客的安全感具有直接影响。

3 游客安全与博物馆安保工作

博物馆作为民族文化的标志,对我国的相关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的安全给民众带来的不只是物质上的保障,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保障,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需要建立在实体的基础之上,以实体为承载单位实现最有效的文化传承,如果民众对文化传承的基础单位——博物馆的安全信任度降低,就会导致对国家文化信任度降低,促使大面的崇洋媚外行为出现,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行为[4]。

博物馆的安保工作与游客的安全工作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只有博物馆的安保工作上升到值得民众信任的层次,则游客的安全才会被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实现民众对传统文化认知,反之,民众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会促进博物馆的安保工作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身,二者之间互动协调可以有效的推动博物馆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在现阶段,面对新形式博物馆的安保工作应该得到更新与重视:

第一,在安保工作中,应该强化安全教育,增强游客的安全观念与对自身安全的认识程度。安保工作表象上依靠外界条件,实质是在于人,通过分析众多的安全事故,不难发现博物馆中发生的恶性安全事故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安保人员在管理上松懈或相关设备检查忽视,都容易应发相应的问题。因此,在安保工作中,应该以人的教育为核心,通过培训等模式提高内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做相关的安全防护培训,如消防、防爆、止暴等。

第二,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监控,做到真正落实完成。安全管理制度是博物馆安保工作的基础,安保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及起到合理有效的作用是需要相应的规范管理措施实施,因此必须在安保工作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管理条例,并随实际情况与实践的推移不断的更新[5]。

最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最前沿的科技设备,实现科学合理的防患。现代工业化社会是科技普及的社会,科技机械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规避人为存在的问题,如忽视、疲劳等,它在时空上配合安保人员,实现无漏隙的防患。如在检票口设置检测门,X光检测器等,在馆内不易发觉的空间内部安装高频监控器,馆内配置高压水枪、扩音器等等高新技术,实现对灾祸发生的及时处理与防弊。

结论:综上所述,博物馆作为国家文化传承的承载单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承担着文化传播基地的作用,是民众感受民族文化的最佳选择,旅游胜地,但安全问题也最为集中,因此,有效的提高博物馆安保工作是对游客安全的最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黄丹黎.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防范和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12,21(4):103-106.

[2]安才发.民族博物馆的文物安全与保护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12(9):121-126.

[3]丁小峰.博物馆安全防系统基本组成、设计及应用[J].安防科技,2013,16(2):107-111.

[4]丁兆威.故宫盗宝案带给我们的思考[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11,20(6):171-176.

[5]严洪明,李建钢.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再认识[J].东方博物,2011,7(3):99-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博物馆
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
去博物馆shopping
博物馆里的“潮应用”
『博物馆之城』如何建?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流淌在水上的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