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师范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4-11-17杨聪粉宁会志郭海燕
杨聪粉 宁会志 郭海燕
摘 要: 高校师范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创新,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做了深入分析,并注重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课程设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创新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应用。
关键词: 师范语文教育 培养模式 模式创新
高校师范语文教育专业是我国师范类人才培养中的一个传统专业,也是优势专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面临的外在环境不断变化,以过去的模式迎接既有的变化总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对于高校师范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一、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语文教育专业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小学语文教师,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基地。当前,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知识结构单一、人才知识素养大于能力水平的现象。教师的创新性和能力素养普遍不高,这对整个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造成了不利影响。当前我国中小学,尤其是小学阶段的适龄入学儿童呈现下降态势,语文教师的输出量却呈现上升势头。小学语文教师总体来说已经呈现饱和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对语文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如何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对于整个语文教育专业来说,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教育的现实需求成为影响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高校应当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入手,着力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方向正确性、内容科学性、措施有效性。
二、以科学的课程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学生的知识修养、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源自科学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当首先从课程体系的创新开始。具体而言,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继续巩固和深化专业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式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无论任何时候,语文教师都应当具备深厚的专业素质,才能保证在教学中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专业课程模块不是被削弱,而是应当继续强化和巩固。不同的是专业课程设置应当更加科学合理。当前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模块包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文学概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但是明显的一个不足之处就是专业课程设置太过分散[1]。例如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可以整合为一门系统性更强的课程,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除此之外,其他一些课程也有进一步整合的必要性。
2.进一步挖掘教育理论课程模块的价值。教育理论模块是语文教育专业区别于普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内容。该模块的基本功能就是保证学生不但懂得更多更深的语文知识,而且将这些知识以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科学的教育技术手段为基础,正确地传递给学生。如果专业课模块所起的作用是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那么教育理论模块所起的作用就是解决了“如何教?”的问题。教育理论模块的创新调整对于语文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3.充实实用技能课程模块。教育与现代实用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影响现代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于课程的影响更加深入。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更加重视课程因素在这些方面的影响工作,对于学生来说也具有更加重要和积极的意义。我们应当更加有效地扩大教学工作对这些方面的影响,更加有效地承担起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教学任务需求。实用技能是语文教育专业自我修炼的最后一关,提高实用技能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将更加明显和有效。
三、创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对于语文专业学生来说更加重要。因为他们能够将这些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到未来的教学工作当中,对学生产生更加有效的积极效应。因此,在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当注重现代教育手段的创新,更加有效地发挥教育教学技术对学生的影响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引入和创新已经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对于教育发展的意义更加重大。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已经在人才培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新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技术和手段,以及更多的技术手段与教育相结合。
2.优化和提升教学方法在培养模式中的价值作用。教学方法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技术对这些工作的影响。在以往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学方法的设计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和兴趣受到很大影响[2]。
3.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创新需要学习的支撑,在学习过程中要积累新知识。人才培养模式应当针对学生的观念施加影响,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对他们在这些方面的影响作用将会更加明显。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和理论,这样才能为创新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总之,主观意愿是推动创新的根本性的影响因素,语文教育专业应当在加强学生学习精神培养的基础上,为他们在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姜丽娟,牛军伟.试论独立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5).
[2]车正兰.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