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西替利嗪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46例

2014-11-15朱建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1期
关键词:西替利嗪莫米松糠酸

朱建民

慢性湿疹多由急性、亚急性的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转化而成, 也可由开始症状不明显, 但是经常搔抓、摩擦等刺激而形成慢性湿疹。该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 表现为有渗出倾向的炎症反应, 皮疹具有多样性、局限而又浸润和肥厚、瘙痒难忍、复发性高的特点, 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临床上治疗慢性湿疹的方法有很多种, 寻找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的治疗方法是医护人员的重要目标。本文研究盐酸西替利嗪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46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8月本院皮肤科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92例, 所有患者均已确诊, 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46例, 男25例, 女21例, 年龄33~60岁, 平均年龄(41.3±3.2)岁, 病程为2~7年, 平均病程(3.7±2.1)年;对照组46例, 男26例, 女20例, 年龄32~60岁, 平均年龄(42.1±3.0)岁, 病程为2~7年, 平均病程(3.8±1.7)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单独应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治疗,1次/d。研究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 mg/次, 1次/d, 同时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 1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治疗后皮损严重程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 按照4级评分标准, 对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皮肤自觉症状(瘙痒感)和皮损的严重程度(红斑、丘疹、面积、角化和肥厚)评分。消失、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分别记作0、1、2和3分, 用积分减少的百分数来当作疗效评价的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是指疗效指数>95%;显效:指疗效指数介于60%~95%;好转:指疗效指数20%~59%;无效:指疗效指数<20%[2]。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在SPSS17.0软件上统计, 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82.6%明显高于对照组56.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

表2 两组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6 8.23±1.32 2.13±0.23ab对照组 46 8.19±1.23 5.13±0.15a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患者有嗜睡1例, 眩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对照组有灼烧感1例, 瘙痒刺痛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6.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湿疹是由急性湿疹经过亚急性阶段转变而来, 但是变化过程往往无明显的界限, 可同时具有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的表现。慢性湿疹会存在个体差异, 在不同的个体或者是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均存在差异, 生活环境的改变、接触或者吸入尘、花粉、螨虫等均可引起慢性湿疹[3]。本病好发于手足以及关节部位, 呈疣状或者破裂状, 伴有疼痛, 影响日常活动, 患处皮肤比较粗糙肥厚, 脊沟比较明显, 颜色为褐色或者褐红色, 表面伴有糠皮状鳞屑, 有结痂、抓痕以及色素沉着, 还有部分患者出现水泡, 破后有少量的浆液渗出。该病病程较长且精神紧张时加重, 呈反复急性、亚急性发作,现阶段临床治疗常应用类固醇制剂, 治疗效果较好, 止痒、抗过敏以及抗炎作用强, 但是长期使用具有严重不良反应。

本文中糠酸莫米松乳膏是一种皮肤外用的膏剂, 具有较强的激素疗效, 但是无全身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较好, 和其他强效激素差不多。本药物不含氟, 所以毛细血管扩张、痤疮、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4]。盐酸西替利嗪是一种比较强的H1受体拮抗剂, 口服后可以迅速达到靶细胞, 与靶细胞膜上H1受体结合, 从而阻断组胺激活靶细胞。同时该药物还可以抑制参与变态反应的血管的活性肽P物质, 进而减少炎症细胞移动, 有效的抑制皮肤的变态反应, 而且本药无明显抗胆碱和抗5-羟色胺的作用[5]。

本文研究发现,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由此可知盐酸西替利嗪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显著,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而且研究组治疗后皮损严重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且皮损严重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 可知盐酸西替利嗪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能减轻慢性湿疹皮损,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知盐酸西替利嗪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据研究, 盐酸西替利嗪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46例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5%, 治疗后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改善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 和本文研究结果相符[6]。

综上所述, 盐酸西替利嗪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好, 不良反应少, 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1]陶钢.除湿止痒软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60例效果观察.交通医学, 2011,25(06):602-604.

[2]戴杏,梁虹.外用川百止痒洗剂联合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湿疹临床研究.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1,14(01):24-26.

[3]郑景文,张立新,白彦萍,等.青鹏软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序贯治疗慢性湿疹44例临床观察.中医药导报, 2012,19(09):37-39.

[4]孙秋雁.2%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儿童湿疹.中国药师, 2010,13(08):1174-1175.

[5]高彦炜,王贵涛,钱中央,等.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13(07):644-646.

[6]陶国平.盐酸西替利嗪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39例.中国药业, 2012,21(23):58-59.

猜你喜欢

西替利嗪莫米松糠酸
荠菜总黄酮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变异性鼻炎应用通窍鼻炎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明胶海绵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在鼻内镜术后的应用
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糠酸莫米松乳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湿疹的可行性研究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