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一定是他们的”
——故缘夜话四十四弹

2014-11-14朱妍

中国诗歌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诗群诗社头条

■朱妍

“未来一定是他们的”
——故缘夜话四十四弹

■朱妍

接到开编辑会的通知,车延高下午从广州匆匆赶回武汉,阎志晚上因公又要飞去深圳。晚7点刚过,除了去延边参加活动的邹建军缺席以外,大家都已经齐齐来到“故缘”,今天的编辑会成了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次编辑会。

窗外凉风习习,室内茶香袅袅,编辑会正式开始了。

本卷相关

拿过第十卷《中国诗歌》样书,阎志先翻到了“诗评诗论”,“是王新民给《车延高自选集》写的评论?还不错。但是最近几卷里好像湖北元素有点多了。”

闻言,谢克强拿起手边的第八卷:“呦,这点我还真没注意到,第八卷中国诗歌的脸是哨兵,头条是毛子,实力诗人里又有我们邹老师的作品,确实太集中了!”

“从开始我们的定位就是面向全国,绝对不能在湖北甚至武汉的小圈子里转,不能画地为牢。”对于《中国诗歌》的定位和品质,阎志一直不改初衷。

车延高赞同道:“是的,我们就是要眼界开阔,兼收并蓄,警惕‘小圈子’化。第十卷的头条诗人是谁?我看看。”“是大卫推荐的泥马度,九十年代在村庄读书、写作、劳动,自称乡村知识分子。”谢克强介绍道。

大卫在推荐语里如是说:“他一直生活在真实与梦想的土地里,像个赤脚的泥土的赤子。……好多诗也许就像石头一样干冷,有着沧桑的硬度,有着寒星般的意象,裂纹里有呼呼的风声,金属的声响与锋芒,码成自己的城墙。像凝固了的火焰,有捍卫和灼人的力量。”

“泥马度的诗桀骜不驯,有种硬朗的质感。”阎志评价道。“别的都不错,他写出了有自己烙印的乡村,但这首《一蛇皮袋麦粒》还是有些粗糙,缺乏美感,建议换一首。”车延高对每卷的头条诗人作品,都细读慢品,细细读过泥马度的诗,反复比较又斟酌后他才说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大学生诗群”

回过头来翻看目录时,阎志发现了问题,“第十卷怎么没有‘大学生诗群’呢?”

谢克强解释道:“这个板块已经办了六年多了,现在要挑出平均质量好、参与人数又比较多的诗群越来越困难。我看明年开始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发表优秀大学生作品时不分学校,这样限制因素就会少一些,给他们的平台也会更加广阔。”

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诗歌》“大学生诗群”板块陆续推出了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复旦大学复旦诗社、中国人民大学诗群、中央民族大学朱贝骨诗社、武汉大学浪淘石文学社等56所大学的近千名大学生的优秀作品,对近年来校园诗歌的繁荣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可供选择的诗群慢慢变少,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大学生向我们反映自己虽然很想投稿,但是所在大学或诗社人数较少,组稿参加的话达不到篇幅上的要求,非常遗憾。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沉吟片刻后,阎志说道:“‘大学生诗群’是我们的一个品牌,很有意义,还是要做好。我建议你们把已经发过的‘大学生诗群’梳理一下,再对比所有大学的诗社名单,查漏补缺,把遗漏的知名大学、诗歌氛围较好的二、三类院校都补充进来,一一推出。做完这一工作后,再按照谢老师的建议,打破学校的限制继续推出优秀的大学生诗人。”

未来,“大学生诗群”还将办下去,还会办得更好。因此,请各位大学诗社的负责人和成员们毛遂自荐吧,让我们一起为校园诗歌努力!

“未来一定是他们的”

“不只是对大学生呦,对我们自己的‘新发现’作者也要给予重点关注。”放下茶杯,车延高笑着提醒道。

话音才落,谢克强就急切地说道:“下一卷的‘头条诗人’就是我们的首届学员杨康哦,他的稿件已经来往修改了很多遍,写得不错呢!”

“车书记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对‘新发现’的扶持还不够,还要加强。以后每年要在保证稿件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有一两名‘新发现’学员上‘头条诗人’,有几名‘新发现’学员上‘实力诗人’。未来,就在他们中间一定会出现优秀诗人!”阎志激动地说道。

对于这批年轻的作者,阎志总是毫不吝啬地给予最大的期待。他在《新发现诗丛》总序里这样写道:“……一大批将影响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的文学大家、大诗人一定会在他们中诞生!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优秀,他们还将不断证明自己的优秀。未来一定是他们的!”

猜你喜欢

诗群诗社头条
微头条
空山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
诗社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