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探索
——评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著《比较文学原理新编》
2014-11-14韩玉
韩 玉
比较文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探索——评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著《比较文学原理新编》
韩 玉
自1924年中国学者吴宓在南京东南大学开设中国第一门比较文学性质的课程“中西诗之比较”起,比较文学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期间,由于战争、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比较文学研究曾一度停滞,但作为一种顺应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规律、极具存在价值与意义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比较文学并未从此销声匿迹,而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再次兴起,并呈现出超越以往的生命力以及日益繁茂的发展趋势。因此,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以及适用教材的编撰,便成为了近年来国内比较文学发展中的一个热点。
1981年,北京大学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会”及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并开始编辑出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开启了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阶段。此后的30余年内,国内陆续出版了数十种比较文学教材,如:《比较文学导论》(卢康华、孙景尧著)、《比较文学原理》(乐黛云著)、《比较文学概论》(陈惇、刘象愚著)、《比较文学》(陈惇、孙景尧、谢天振著)、《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教程》(胡亚敏编著)等。每本教材都从不同侧面体现出了编著者在理论建构与教学研究上的新尝试与新思路。相较而言,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及张辉合著的《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在理论建构、现存问题的解决方面进行了更为大胆深入的创新与探索。编著者以富于担当的态度、宏大的视角,立足于当下的研究现实,准确把握比较文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极具魄力地对纷繁的理论现实进行梳理与切割,为比较文学教材的理论建构问题提供了新范式。《比较文学原理新编》是在乐黛云教授的旧著《比较文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以及张辉等多位教师近年来“比较文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而完成的。与《比较文学原理》相比,新编教材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诸多新进展、新认识,在此,笔者就以“新”为契点,从教材文本出发,分析梳理其编写思路。
一、“新”理论:立足现实,界定精到
通观全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便是立足于研究现实来谈理论建构问题。作为一门开阔而富有活力的学科,比较文学始终与文化、文学研究的时代进展与需求相适应,“表现出不断完善自身又不断向前开拓的学术姿态,从而始终站在文学学术研究的前沿”(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 213)。因此,比较文学课程的教材编写也要考虑到现实的新发展,在承续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也要充分反映近年来相关理论建设的新成果、新认识。这一点正符合了比较文学教材建设的“长期性”要求(曾绍义、邹建军 132),即教材的编撰要反复地打磨,在修订本中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使一版比一版更加完备。《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在开篇的第一章(“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便为我们介绍了在文化转型时期这一大环境下比较文学的新发展,为学生们后续比较文学理论的学习建立了一个即时、现实的语境。此外,其余各个章节在进行理论阐述的同时也从不同侧面结合了当下的现实研究状况。如第二章“历史、现状与学科定位”就在介绍比较文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学科定位问题;第三章“方法论:对话与问题意识”打破了传统的西方中心论的观点,也祛除了不切实际的中国单方输出论的观点,提出在平等对话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探讨比较文学的方法论问题;第四章“研究领域:范式的形成及其发展”从历时线性的角度论述了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建构与流变,并专节探讨了当前文化语境的转变与研究范式的重组问题等。在最新的修订本中,该教材还增加了第六章“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疆界与融合”,这也是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尚待解决的新问题。这些即时、新鲜的研究成果与思路的注入,为学生们提供了基本理论之外的极具前沿性的知识与启发,使得理论教学与当前研究成果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
作为一门仍处于发展成长阶段的学科,比较文学在理论建构中存在一些尚未盖棺定论的核心问题。多年来,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反反复复,中外比较文学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对于比较文学的学习者来说,如何系统而清晰地了解这些观点并做出正确的把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较文学原理新编》一书既没有简单罗列各家之言,也没有专断地仅述一家之言,而是在简要介绍、梳理关于某一问题的几类主要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客观而全面地分析,对纷繁复杂的观点进行果断的切割与清晰的界定,提出自己的观点及理由。既为学生认识、了解该问题提供了应有的理论资料,也通过自身的分析与论述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相对完善的可供参考的观点,并在此过程中给予了学习者充分的思考空间。第二章“历史、现状与学科定位”就专门选取了“危机”、“学派”、“比较”等曾被反复探讨的核心问题来进行论述。在介绍历史上一些主流的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学科的发展实际客观分析各家之言,展示其有理之处与偏颇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一不回避尚存争论的问题,二不专断绑架学习者的观点,同时又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发人深思的见解,很好地把理论灌输与诱发思考、探索相结合。
二、“新”视角:视野宏大,富有担当
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中,有一些教材选择以理论普及为重点,通过全面而客观的理论介绍,帮助学习者建立起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则在客观理论的阐述之外,更为文本注入了作为一名学者所应具有的宏大视野与研究态度。该教材不仅向读者介绍了比较文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更以身作则地为学习者提供了研究视野与态度的范式。各位编著者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学者,以及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在教材的编撰过程中融入了自身多年来对于比较文学研究深切的思考与感悟。大到各个章节的划分与内容的选取,小到每一个具体问题的探讨,都体现出了编著者作为一名学者的丰厚积累与高远视角。第一章“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的设立就打破了以往教材在开头进行历史梳理或理论展示的编写习惯,而是选择在文化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从宏观上介绍、解读比较文学的新发展及未来的危机与发展趋势。这样视角宏大的开篇有助于引导读者在进行学习研究之初就建立起学习比较文学应有的广阔视野。此外,在对具体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编著者也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从学科整体发展的高度出发,使学习者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培养起学科的视角与责任意识。第二章方法论问题的探讨中提出要有平等对话的观念;第六章从学科的高度、整体的视角来分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问题等。
作为中国学者应有的担当与责任意识也在书中有所体现。“近百年来中国本土和海外中国学人的比较文学研究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界在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围确认、规模扩展、理论证明和专业化、科学化和体制化方面的不懈努力,已使国内的比较文学成为本土文学研究的推动力量之一,并且成为了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 214)。这里对于中国比较文学日益重要的地位的展示,并非是为了突出强调中国比较文学近30年来的发展成就,而是出于一种力图推进中国和世界比较文学新发展的担当与责任感。就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而言,该书并未简单地从学派角度划分出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中国学派来进行对比分析,而是将中国学者的推进意识与责任担当融汇到了每一章节、每一个具体问题的探讨中。第一章“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中面对文化转型时期的变化与危机,作者提出了多元文化发展趋势的观点;第三章“方法论:对话与问题意识”中提出了平等对话的要求,力图破除西方中心论,并客观看待中国、东方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影响;第四章“研究领域:范式的形成及其发展”、第五章“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分别列出专节探讨该视域下的中国理论、中国作用、中国力量、中国责任。抛开了单纯的学派对比与划分,而是从宏观到具体把中国学者应有的责任意识,融入到了每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中,真正作为比较文学学科整体中的一员来关注整个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三、“新”架构:定位准确,详略得当
作为一本供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在编撰体例与篇幅上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要想论及所有当下存在和有待讨论的比较文学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就是对所有的问题都不能做到深入探讨,或者在很大程度上简单重复以往著作的观点”(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 215)。因此,《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的编著者在参考现有的教材成果并结合自身的撰写目标与特点的基础上,对该教材进行了客观而准确的定位,选取文化转型时代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关系、学科定位、方法论、研究范式和比较诗学作为论述的重点,其他相关理论则巧妙地融汇于各章之中,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进行补充与论述,由此以期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正如陈跃红在该书的结语中所述:“希望可以由此而触类旁通,进而通过结合其他中外同类著作的参考,能够对本学科的历史、理论格局、问题和未来进展可能,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215)由此可知,该教材的编著者在编撰过程中,并非“闭门造车”,孤立地进行教材架构,而是充分考虑了现有的同类教材的编著情况,选取个别重点进行论述,避免面面俱到、简单重复。在宏观上与其余同类教材形成相互补充、呼应的格局,以求共同帮助读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个体微观上又采用详略有致的谋篇布局方式,仅选取个别重要问题进行论述,同时,又不完全忽视其他理论,而是将其融汇于重点章节的具体论述中,以期诱发读者的思考,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此外,修订本还在各章节之后增加了相关的思考题,这些思考题也主要着力于理论方面,由浅入深,进一步为读者的学习、思考提供了方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客观准确的定位、详略得当的布局充分体现出了编著者的整体视角,其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的论述与见解深刻而独到,在诸多比较文学教材中找到了适合自己且不可取代的位置。
与其他传统中国文学学科相比,比较文学在中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存在很多需要通过摸索、探究来解决的问题。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学科理论建设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就在传统全面、系统的介绍性教材之外,开辟出了新的理论教学模式,针对诸多尚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提出了独具价值的见解,并在撰著过程中以身作则地宣扬了比较文学研究应具有的世界眼光与中国学者的责任与担当,以客观准确的定位填补了当前教材理论建构方面的部分空缺,可谓是比较文学理论学习与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著作。
作品【Works Cited】
韩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曾绍义、邹建军:《以研究体验为基础 以教学实践为目标——以〈比较文学教程〉为个案谈比较文学教材建设》,载《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