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作品中的意象呈现
2014-11-14谢燮
谢 燮
女书作品中的意象呈现
谢 燮
在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里,意象属于地理空间的一个部分,是组成地理空间必不可少的元素。作品文本中的意象呈现,往往反映了其文本的地理空间。女书作品中有很多特色鲜明的意象,这些意象的形成,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群体意识,反映了女书作品的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创作心理。
女书作品 地理空间 文学意象
Author: Xie Xie,
is from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Research direction: the southern ethnic literature.地理空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文学产生的厚重依托。地理因素在文学的产生过程与发展历史中,往往起着一种制约与规定的作用,是作家与作品产生的基础与前提。(《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37)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个自然条件比较封闭与文化传统比较保守的特定区域,都容易形成特色非常鲜明的文学。女书作品正是如此。女书,是流传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毗邻一带妇女中间的一种独特的文字符号体系,由女书这种文字写成的作品,即女书作品,其创作主体全为当地妇女。上江圩镇一带多山地丘陵,自然条件较封闭,旧时,由于交通不便,当地人与外地人少有来往。这些妇女生活在盘山狭小的地域里,在这样的地理环境里写成的女书作品是非常有特色的,其意象呈现也较独特,值得分析探讨。
意象通常表现为一种物象形式,是经过作者自己主观情感的审美加工后,把自身思想感情寄托于上的客观对应物。在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理论里,意象属于地理空间的一个部分,是组成地理空间必不可少的元素。(《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38)作品文本中的地理空间,往往是用一种意象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42)女书作品中就有不少特色鲜明的意象呈现。
一、鸳 鸯
思起非常结交日,几个同欢逍乐遥,才给姐娘落阴府,少个鸳鸯不成行!(谢志民 43—44)
“逍乐遥”:逍遥乐。“少个鸳鸯不成行”:指失去了一个鸳鸯,不再成群了。喻义姊妹中失去了一个,不再是原来的群体了。鸳鸯,喻义姊妹。不成行,指不成群,不成对。
石山头上石杲杲,石山脚下姊梳头。台是一心学姊样,手扳长梳学不来。被为他家人紧逼,拆散鸳鸯不成行。(谢志民 1011)
“石杲杲”:指巨石耸立而多的样子。“被为他家人紧逼,拆散鸳鸯不成行”:指男方家紧紧催逼娶亲,拆散了义姊妹,不再能常聚一起。被为,只为,因为,由于。他家,指新郎家。紧逼,指男方催逼娶亲。
这里的“鸳鸯”指的是义姊妹。在普通汉文和一般民间文学中,鸳鸯一般用以喻恩爱的夫妻,是爱情的象征物,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而女书作品中则多用以喻义姊妹。之所以用鸳鸯喻义姊妹,而不用其他事物比喻原因在于:①鸳鸯是当地常见的动物,当地多小溪小河,九弯十曲,成群结队的鸳鸯很多,当地妇女经常见到,睹物有感,因而用于作品中。②鸳鸯总是成群结队地在河水小溪中嬉戏,正如当地妇女在自家阁楼里经常欢聚在一起,唱女歌、做女工的情境。当地妇女非常重视和珍惜与义姊妹们相处的时光,希望能时时刻刻在一起,不愿分离,正如鸳鸯总是成对不落单。这种对义姊妹惺惺相惜、一刻也不愿分离的浓烈情感,是当地特有的人文环境。③其实细读汉文六朝以前的诗歌,鸳鸯更多用来指兄弟朋友之谊,如嵇康赠其兄嵇喜从军诗(《送秀才从军》)有:“鸳鸯于飞,啸侣命俦。朝游高原,夕宿中洲。交颈振翼,容与清流”,再如郑丰答陆云的赠诗,将陆机、陆云兄弟比作鸳鸯(《答陆士龙四首·鸳鸯六章并序》):“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扬辉上京。”直到六朝以后,鸳鸯才逐渐演变成几乎专指男女之情。女书用鸳鸯喻姊妹,与六朝前的汉文诗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六朝之后,汉文中鸳鸯意象的变化没有影响到女书作品里,也许是与当地地理环境的闭塞以及当地妇女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厌恶,义姊妹间的情感要比对丈夫的情感浓厚。
二、龙
你在人门三朝满,好情拆开啼不啼?将此时来正二月,龙出远乡拆溶行。可怜台身冷如水,时刻伤心眼泪垂。(谢志民 56)
“人门”:别人的家门,指别人家里。“三朝满”:满了三天,指女子新婚满了三天。“龙出远乡”:指作者的义妹远嫁他乡。“拆溶行”:被拆散而离了群,指被逼出嫁,离开了义姊妹。“台”:我。
想起非常样,时时在姊边。双龙去出洞,黄河海下穿。至今不见面,问姊情不情?(谢志民153—154)
“非常样”:以前那样。非常,以前、从前。“双龙去出洞,黄河海下穿”:两条龙离开了洞府,在汪洋大海下来往遨游,喻义姊妹一起走家串户,自由而欢乐的生活。黄河,泛指较大的河流。海,泛指较大的水域。“情不情”:指思念不思念。
这里的“龙”指的是义姊妹,是一种对姊妹的尊称,把姊妹比作美好高尚尊贵的龙,这与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中的龙意象大多被喻为高风亮节的君子情况相似。如汉王逸《楚辞章句》“序言”中有一段著名的话:“《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中,“虬龙鸾凤,以托君子”即将龙喻为高风亮节的君子形象。另外,龙在楚文化中还有洒脱不羁,逍遥自在的浪漫形象,如《九歌·云中君》中载:“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其中,“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与女书诗中的“双龙去出洞,黄河海下穿”都有一种任君遨游、自由不羁、逍遥浪漫之感。为何女书作品中龙的意象与楚辞中龙的意象如此相似,这是由于女书流传区在湖南境内,湖南是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的中心地区,女书作品应是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但是,在秦一统之后,龙成为了帝王的象征。自秦始皇被称为“祖龙”,汉初刘邦时“龙”正式作为皇帝的代称,随即一些带龙字的词汇也逐渐成为皇帝的专指词汇。因而,秦汉之后,在普通汉文和一般民间文学中,平民百姓不能称龙,即使是王公大臣也是不能称龙的,而在女书作品中,却依然将龙喻为义姊妹,这是由于女书流传区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当地地理位置在山野僻壤,旧时的交通又十分不发达,因此当地人与外界的交往很少,当地妇女被外界的意识形态影响不大,没有龙即是皇帝象征的观念;再加上天高皇帝远以及女书作品是由男子不识的女字书写而成这些客观原因,因此,即使在作品中用龙喻姊妹,也不会受到统治者的责难,故作品中就将龙这样的美好高尚自由之物以喻姊妹。
三、月 亮
女日了了尽不念,自己想开请不愁。只是怨其咱福薄,错投楼中亡父情。好比河边杨柳树,洪水到河推动身。几时胜赢天上月,日日出时日日收。(谢志民 178)
“女日了了”:闺女生活完了,指已经出了嫁。“尽不念”:尽量不要再去思念,指对闺女生活的留恋。“错投楼中”:指错投生为女子。“亡父情”:失去父母的疼爱,指女子一成年就要出嫁,离开父母,不能像男子那样长留在父母身边。“日日出时日日收”:指月亮天天升起、降落又升起。
诗中以月亮象征自由。诗歌表达了作者羡慕天上自由自在,悠悠遨游的月亮,乌云遮不了,高山挡不住,无拘无束,天天升起、降落又升起。她希望能赢得像月亮那样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月亮,一般都是给人孤寂、清冷之感,此诗作者却把月亮看作是自由的象征,这是因为当地妇女生活的圈子极其狭小,她们不能随意与亲属之外的男子接触,不能参与社会工作,婚姻不自由,因此她们渴望得到自由与解放的愿望十分强烈,而高高在上的月亮每晚都悬挂于天际,不会被任何东西改变,不会像杨柳那样随波逐流,可以按照自己的轨迹行动。作者也想像天上的月亮一样,能按自己的心意生活,不被世俗、被封建婚姻制度所左右。于是,便将月亮与自由联系在了一起。
四、乌 云
三个橘崽共树黄,是咱同村同宅墙。咱是同村好过日,不着日头不着风,不着霜风吹落叶,不着日头晒乱心。雪豆开花道红色,牡丹石榴日日鲜。三个结交齐合意,乌云胜过月亮光。(谢志民 853—854)
“雪豆”:扁豆。“乌云胜过月亮光”:指月亮被乌云遮住不复光明。这首歌以同树的三个橘子在宅院围墙的护卫之下,环境适宜,生活美好,彼此间情趣相投,却突然间被乌云遮去了月光,顿时一片黯黑,互相见不到面,比喻旧时代女书流传区的姑娘们,在父母的疼爱、关怀之下,无忧无虑地交女友,结“老同”,过着自由而欢乐的生活。但好景不长,男方一催娶亲,姑娘就得被迫出嫁离乡,情深义厚的义姊妹各自东西,闺女时代的美好生活也就随此结束。“乌云”指的是女子被催出嫁。
五、寒心、死日、低头
惟我冷楼真难气,几般几条急在心。虽曰高楼姊有个,亦是寒心渐渐拢。(谢志民 45)
“冷楼”:指孤寂、冷清的阁楼。“真难气”:真难忧虑得完,指忧虑的事情太多。“高楼”:对闺楼的贵称。“亦是寒心渐渐拢”:也是快要到出嫁的时候了。寒心:心寒,忧郁,句中指出嫁。
同台年低女日了,全可想警不合为。投亲忧交没欢日,可怜寒心就拢头。(谢志民 110)
“女日了”:闺女的日子完结,指出嫁。“全可想警”:完全应当醒悟到。想警,醒悟、想了起来。“不合为”:不应该做,指不应该出嫁。“投亲”:指投生在父母亲家里。“忧交”:忧患交集,指忧患之事不断发生。
叫台何尝哪不哭,两个弟身不老成。三个同胞台无用,又气将身死日拢。(谢志民 211)
“不老成”:指不懂事,年幼无知。“台无用”:我无用,指自己是个女子,要出嫁,不能代替死去的父母主持家务,照管年幼的弟弟。“将身”:自己。“死日拢”:指出嫁的日子到了。
三朝不凭如刀割,你在低头焦不焦?放下冷楼如孤鸟,上亦不安下不停。(谢志民 51)
“不凭”:不在一起。“你在低头焦不焦”:你在过卑贱的媳妇生活焦虑不焦虑?低头:喻卑贱的媳妇生活。
女是低头难一字,出却就他不由咱。若是依其口中曰,身坐高楼不分居。(谢志民 176)
“女是低头难一字”:女人都要过卑贱的媳妇生活,一个字——难。“出却”:指出了嫁。“就他”:将就他们,指一切都要服从丈夫、公婆。“不分居”:指不出嫁。
“寒心”、“死日”指的是女子出嫁。“低头”指的是出嫁之后卑贱的媳妇生活。在其他地方的文学作品中,嫁娶一般是被描写成一件高兴的事,是一件喜事;年轻女性对于爱情是有向往的,对婚姻嫁娶是有期待的,对婚后生活也是有憧憬的。而在女书作品中,出嫁被描写成了这样悲凉、感伤、无助、痛苦、愤怒的事情,作者用了“乌云”、“寒心”,甚至“死日”这样的词语来指出嫁。“死日”,将死之日,如此决绝、厌恶、毫无回转余地的词语,被当地妇女用来指女子出嫁,而出嫁之后的媳妇生活则用“低头”来形容其婚后地位的卑贱与焦虑。当地女性都不愿意出嫁,因为出嫁了就不能再与义姊妹们无忧无虑地在闺阁一起唱女歌做女工,而只能在夫家服侍丈夫、公婆,过着卑贱的生活。这种想法,普遍见于女书作品中,是一种当地妇女的群体意识,是与旧时当地的人文环境分不开的。虽然旧时当地也受到了封建礼法的层层重压,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闭塞,封建礼法对当地的渗透相较于其他地方而言,还没有那样多,当地妇女还保有追求自由的思想,没有完全屈服于封建礼法,她们对封建社会灌输给女性的伦理思想如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十分反感,对封建的婚姻制度极其不满和愤怒。
女书作品中的意象呈现有自己的独特性,由于篇幅有限,以上只是举了几例来进行解读分析。这些意象的呈现,大多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在妇女群体中产生的,是历代的女书使用者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创造的,它们生动、贴切,赋有深刻的思想性,颇具艺术美感,而且特色鲜明。这些意象呈现,大多仅在女书作品中使用,不见于普通汉文和一般的民间文学。这些意象的形成,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群体意识,反映了当地妇女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创作心理。
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载《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邹建军:《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载《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谢志民:《江永“女书”之谜》,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In the literary geography theory, literary images belong to geo-spatial, and they are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it. They often re fl ect the geographical space of the text.There are many distinctive images in Nushu works, which have their own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group consciousness, and they re fl ect the creation subject's special aesthetic interest and creative psychology.
Nushu works geo-spatial literary images
谢燮,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为南方少数民族文献。
作品【Works Cited】
Title:
Literary Images in Nushu 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