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4-11-11黄志聪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黄志聪

[摘 要]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其所在单位的档案管理需求,不能够很好的满足现代社会对于档案信息资料的需求性,因而必须加强对档案管理,尤其是基层档案管理的力度,以更好的满足于新形势下人们对于重要信息资源的需要。

[关键词]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尤其是专业素养,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档案管理的需要。基层档案管理单位在进行档案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业务技能不够纯熟,流程不够顺畅等问题,因而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建设是基层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

新形势下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新要求对于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必须加以重视。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业务素养

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在从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具备基本的业务素养,如语文、数学、化学、社会学等知识,以避免在日常的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错误;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记忆、思考和理解能力,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为用户准确、快速查找相关档案资料提供便利。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如能够独立解决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具备一定的交际沟通能力,能够自如的应付日常业务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要甘于寂寞,奉献于日常清闲而无聊的档案资料整理。

2、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

基础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基本的业务素养之外,还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以满足专业档案管理的需要。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学知识、档案资料保存学等专业知识,并且要具备计算机知识、公文处理知识、外语知识等,要能够轻松应对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相关档案资料的筛选与整理汇编任务。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上述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写作能力、档案保护及编撰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等,以更好的应对现代纷繁复杂的档案资料管理的需要。档案管理虽然日常业务较为轻松,但所涉及面极为广泛,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够真正实现基层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培养的策略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

档案管理对于国家的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保持、继承和发扬一个国家优秀、灿烂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因而必须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才能够始终以高度的服务热情为广大用户服务。档案管理本身具有很强的服务性质,档案管理的手段、对象、职业活动等决定了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自身所从事的业务与其他业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明确自己的职责,自觉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以全心全意为广大用户服务的热情和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以使得档案文献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应用。要坚持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为用户提供更满意的服务。档案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繁琐的工作,它涉及到档案资源的管理、搜集、资料的统计、保管、应用等各项流程,因而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务实的态度和作风,不辞劳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始终保持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坚持不懈,为广大用户提供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实行终身教育机制

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是由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所决定的,因而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教育与培训,树立起终身学习与教育意识。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开展自我学习,认识自身素质水平,按照档案管理用人制度要求加强自身知识体系建设,以不断的学习与培训实现自我知识的完善与技能的提升。档案管理高层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可实际操作的人才培训,要讲求考核方式,将档案业务学习成绩作为业务考核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而非仅仅将定期培训当做旅游观光的机会。信息时代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始终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对于已有知识体系进行创新,因而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树立起终身意识。不仅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对现代档案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及技能。

3、实行档案管理人员的层级发展机制,实现人员结构的优化配置

档案管理单位对于人员的管理要以层级配置为主,实现人员资源的优化和合理利用。负责档案管理的高层要对本单位的在职人员能力作全面而详细的、综合的了解,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档案人员的素质结构水平。档案管理人员的层级发展机制要以职称、年龄、学历、个人所具备的特长及实际工作经验为参考依据,注重人力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高层次的人员要注重对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注重和关注档案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以更好的发挥档案资料的实用性;具备中层次能力的档案管理人员要以档案信息资料的现代化、网络化建设为主,而初级层次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基础性、理论性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利用,打牢基础,以更好的实现档案资料的管理目标。实行档案管理人员的层级发展机制,能够做到人尽其才,使得具备不同业务技能及专长的管理人员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相互之间配合,最大限度的发挥整体效应。要及时改旧体制下的职务于能力不符,平均主义、人才资源浪费现象,促进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

三、结语

总之,档案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各基层档案管理单位必须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不同方式、不同途径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以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