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十七帖》内容探析王羲之形象

2014-11-10苏乃从

艺术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形象王羲之

摘 要:《十七帖》既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也是其书信合集。信中流露出王羲之最真实的情感、想法和追求,与正史相比有所不同。故通过探析帖中内容有助于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王羲之形象。

关键词:《十七帖》;王羲之;周抚;形象

1 《十七帖》、王羲之和周抚三者之关系

唐张彦远《右军书记》云:“《十七帖》者,以卷首有‘十七日字,故号之。二王书,后人亦有取帖内一句语稍异者标为帖名,大约取卷首三两字及帖首三两字也。”[1]《十七帖》得名据此而来,它由二十九帖合成。清包世臣云:“全帖前人皆以为与益州刺史周抚道和者。”[2]此论大体正确,可知周抚与王羲之的关系非比寻常。据《晋书》记载,周抚曾任王敦、王导从事中郎,出任过宁远将军、江夏县,后任益州刺史,镇守蜀地三十多年。王羲之与周抚成为朋友,大概是在周抚任王敦、王导从事中郎期间。两人分别后,唯靠书信获知彼此消息,故羲之感慨道:“记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有书问,不解阔怀。”[3]

2 《十七帖》内容所展现的王羲之形象

《十七帖》内容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王羲之形象,他既鲜活又真实,多面而立体,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圣人。

(1)多愁善感寓于一身。首先,对朋友不解的无奈。当郗愔对他的“逸民之怀”表示质疑时,他感慨到:“足下何以方复及此,似梦中语耶!無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3]郗愔的不理解使他感到无奈,“知我者希,此有成言。”[5]其次,对年老的忧虑。尤其在他晚年,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其信中写到:“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3]按“年垂耳顺”算,此时王羲之将近六十岁,对他而言已经知足,但之于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依然感到忧虑。再次,对无缘会友的惆怅。回郗愔信写到:“瞻近无缘省苦,但有悲叹。”[3]回周抚信写到:“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3]郗愔与周抚各自在外为官,王羲之无缘与之会面以互说愁苦,故而惆怅。最后,对亲友逝世的悲痛。给周抚回信说:“司州疾笃,不果西,公私可恨。”[3]又“仁祖日往,言寻悲酸,如何可言?”[3]司州即王胡之,原本要代谢尚督管司州诸军事,结果未赴任而病逝;仁祖即谢尚,因病而逝世。两人皆为王羲之亲友,其离世令人悲痛。从上述所知,王羲之和平常人一样多愁善感。

(2)关爱亲友情真意切。他关爱家人,为其健康与婚姻操心。例如,“老妇倾疾笃救命,恒忧虑。”[3]老妇即王羲之妻子郗璿,近来病重,令人忧心。又“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3]小者即王献之,年龄最小且为羲之疼爱,此时还未婚,使人操心。他关心朋友,表现在:1)关心朋友健康。例如,“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体气常佳,此大庆也。想复勤加颐养。”[3]周抚年纪比王羲之大,故王羲之希望他“勤加颐养”,以身体为重。2)关心朋友去向。例如,“朱处仁今所在?往得其书信,遂不取答。今因足下答其书,可令必达。”[3]王羲之向周抚询问好友朱处仁的下落,并有意寄信给他。3)关心朋友仕途。例如,“虞安吉者,昔与共事,常念之。今为殿中将军。前过云:与足下中表,不以年老,甚欲与足下为下寮。意其资可得小郡,足下可思致之耶?所念故远及。”[3]虞安吉为王羲之朋友,羲之知其有管理郡县的能力,故向周抚举荐。王羲之对亲人及朋友之关爱由此可见。

(3)好奇心强每疑必问。蜀地既神秘又令人向往,那里的物产、遗迹和历史名人引起了王羲之浓厚的兴趣。例如,“彼盐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见不?为欲广异闻,具示。”[3]蜀地多盐井及天然气井,王羲之问周抚有无见过,并求回信告知,以“广异闻”。又如“知有汉时讲堂在,是汉何帝时立此?知画三皇五帝以来备有。画又精妙,甚可观也。彼有能画者不?欲因摹取,当可得不?信具告。”[3]讲堂即汉时所建孔庙,成都存有,故王羲之问其所立时间,知其有壁画且相当完备,希望周抚找人帮他摹取,以供学习。再如,“严君平、司马相如、扬子云皆有后不?”[3]严君平、司马相如、扬子云皆为蜀地名人,王羲之向周抚询问其后人。由上所见,王羲之确实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

(4)逸民情怀为其真性。逸民即避世隐居之人。王羲之在《逸民帖》中提到:“吾为逸民之怀久矣!”[3]按《晋书·王羲之传》云:“(王羲之)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4]当时会稽山水秀美,名士多隐居于此,王羲之尤为向往。据此看,王羲之早有做逸民的想法。以《十七帖》所见内容为例,其表现在两个方面:1)辞官归隐后,以种果木为事。例如,“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为致子,当种之。此种彼胡桃皆生也。吾笃喜种果,今在田里,惟以此为事,故远及。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3]可见,王羲之很喜欢种植果树。他曾在《与谢万书》中提到:“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4]此信可看出王羲之对逸民的态度。2)对蜀地山水的向往,是其逸民情怀的又一个体现。对他而言,游目蜀地山水是一段不朽之盛事。《游目帖》云:“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杨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3]这不禁勾起了王羲之无比向往之情,他恨不得马上一睹蜀地“山川诸奇”。又如“以尔要欲一游目汶岭,非复常言。足下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虚言。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3]“且山川形势乃尔,何可以不游目。”[3]可见,王羲之对于游览蜀地山水一事相当重视,并非与周抚开玩笑。

3 以《十七帖》相关内容分析王羲之无缘至蜀之由

王羲之一直梦想能与周抚同游蜀地,然至死未能如愿。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年老体衰,身体条件不允许。《七十帖》提到王羲之“年垂耳顺”,将近六十岁。又羲之喜服食,身体每况愈下。2)两地相距遥远。信中常提及“远”字,如“令知足下远惠之至”[3]、“故远及足下致此”[3]等,可知蜀地离王羲之所居甚远,加之身体状况差,故而力不从心。3)诸事缠身。一方面来自于家庭的束缚,如《儿女帖》所言,七儿一女,内外孙十六人需有人主事,王羲之作为家长自然无法脱身;另一方面,来自朝廷的压力,如王羲之曾感慨:“吾在官,诸理极差。”[3]因为政绩不尽人意,迫于朝廷压力,自然无暇顾及。其实,王羲之曾有至蜀的机会,据《报殷浩书》所载:“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不辞。”[4]当时关陇、巴蜀急需外任,他向朝廷极力自荐未果,故而失去一次去蜀的机会。

《十七帖》的内容,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而真实的王羲之形象,他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书圣,而是一个集喜怒哀乐于一身的平凡人。他也多愁善感,他有关爱之心,他有好奇心,他有逸民情怀,他将永远活在每个人的心目中。

参考文献:

[1] 张彦远(唐).法书要录[M].

[2] 包世臣(清).十七帖疏证[M].

[3] 王超亮.中国历代书法碑帖精粹十七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2-34.

[4] 房玄龄(唐).晋书王羲之传[M].

作者简介:苏乃从,男,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硕士,研究方向:汉字与书法。

猜你喜欢

形象王羲之
王羲之送字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书兰亭序
《王羲之 丧乱贴》
王羲之品尝牛心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开创硬汉派侦探小说先河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简述中国戏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