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患者放化疗及手术后心律失常监测

2014-11-08郭培刘燕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变异性放化疗心电图

郭培 刘燕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肿瘤细胞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常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或血行播散。肺癌一般是指肺实质部的癌症,通常不包含其他肋膜起源的中胚层肿瘤或者其他恶性肿瘤,如类癌、恶性淋巴瘤或是转移自其他来源的肿瘤。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疾病,在城市人口中肺癌是各类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类。肺癌主要有四大基本治疗手段: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因肺部靠近心脏,肿瘤细胞的生长会使肺部的气管阻塞、狭窄、肺动静脉循环受影响,引起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心脏活动的电信号异常,相应的心电图出现一系列改变。放疗在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肺与心脏位置比邻,设计照射野时常不能完全避开心脏,即使在使用三维适形或强调治疗的情况下,心脏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不必要的照射,长期如此会造成心功能出现严重变化。对肺癌患者放疗/化疗或手术后所致的各种心律失常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使得能够及时注意肺癌患者出现的各种心电图异常并及时处理,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呼吸内科、肿瘤科、心胸大血管外科肺癌患者共150例,男115例,女35例,年龄30 ~79 岁,平均(54.5±7.5)岁。其中左肺肺癌70例,右肺肺癌80例;中央型肺癌95例,周围型肺癌55例。治疗前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25例;频发房性早搏6例;频发室性早搏12例;房性心动过速3例;ST-T改变4例;正常100例。150例患者治疗中进行放疗45例,化疗45例,联合放化疗15例,手术后化疗45例。患者均在治疗期间佩戴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仪。

1.2 仪器

常规心电图应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十二导联及十五导联同步心电记录仪,动态心电图应用美国迪姆公司DMS十二导闪光卡式分析系统监测。

1.3 检查方法

检查前先停用3 d抗心律失常药物。首先:确定导联电极安置位置,胸毛多者应剃除安置电极位置的胸毛,用小砂片轻磨皮肤,并用70%酒精棉球擦拭要安置电极位置的表面,降低皮肤电阻,然后安置电极及导联线,短时间记录1~2 min,观察基线有无飘移。嘱患者详细记录24 h活动日志。患者在不同时间的活动情况及自觉症状作为分析参考。监测结束后通过转换器转入计算机后进行回放,从而获得心率变化、早搏总数、ST改变趋势、心律失常显示及心率变异性结果。

心率变异性的检测方法分长时检测和短时检测,分析方法为时域和频域两种。目前多使用SDNN(24 h内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是最常用的长时程心率变异性指标,也是重复性最好的指标,反应24 h内心率变异中各种频率成分);SDANN:全程5 min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Index:24 h的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的均值;r-MSSD: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PNN50:全程内差值超过50 ms的连续正常R-R间期所占的百分率。LF:低频带,0.04 ~0.15 Hz;HF:高频带,0.15 ~0.40 Hz。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50例肺癌患者通过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均发现有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变化,分析各异常情况。

2.1 心律失常及ST-T改变

肺癌患者放疗/化疗或手术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及ST-T改变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心律失常及ST-T改变情况Tab.1 Arrhythmia and ST-T changes

续表

上述结果显示,P值均>0.05,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4种治疗方法对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的影响差别不明显。各种治疗方法都可引起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

2.2 心率变异性情况

肺癌患者放化疗或手术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心率变异性情况见表2。

表2 心率变异性情况Tab.2 Heart rate variability

上表结果显示,各组间的HF(P=0.007)异常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间其他各项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通过上述结果发现:肺癌患者放化疗后心律失常中窦性心动过速、频发房早、频发室早、室速及ST-T改变的发生率较高;手术后频发房早、偶发室早及ST-T改变的发生率较高;化疗后恶性心律失常(室速)的发生率较高;放疗后房速及恶性心律失常(多形室速)的发生率较高。但是无论肺癌患者是进行放疗、化疗或是手术治疗,其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各种治疗方法都可引起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心率变异性分析:放疗后SDNN、PNN50的异常发生率较高;放化疗后SDNN、SDNNIndex、r-MSSD的异常发生率较高;化疗后 SDANN异常发生率较高;手术后的患者SDNN、HF、LF异常发生率较高。各组间的H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他各组间各项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肺由于与心脏的生理解剖距离很近,因此当肺部出现肿瘤时,对心脏也会有一定的压迫作用,当肿瘤转移到淋巴结时,淋巴结就会压迫肺主支气管变狭窄而使得肺循环受阻,导致肺动脉高压,心脏负荷增大而出现异常心电图。肺癌患者放化疗或手术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是很有必要的,肺癌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概率很高,尤其肺切除范围将决定对心脏神经丛损伤的程度,迷走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对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肺癌术后的心律失常增加多发生在术后1~3 d内,因此认真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心律失常至关重要。研究结果显示,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速,其次是频发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和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及多形室速)。ST-T改变发生率也很高。据文献报道,患者在经过放化疗后,有可能会出现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和ST-T异常等,本文研究结果与文献相符。心率变异性指逐次心动周期之间差异的变化,反应神经体液因素对心律和心率的调节功能。由于肺癌患者有一定的焦虑情绪,当交感活力增强时,窦房结自律性增加,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室颤阈值降低(室颤阈值明显下降,如有早搏发生,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尤其是伴有迷走神经活力低下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因此,心率变异性可评估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作用并可用于研究某些疾病状态,如冠心病、肺癌、糖尿病、甲亢等情况时自主神经失衡状态。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用于肺癌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能够对患者进行长达24 h的系统观察分析,对于放化疗或手术后所致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改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如果只进行单一的心电图检查而不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无症状心肌缺血事件不能被发现,心律失常也不容易被捕捉到;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提供全面的心律失常、ST-T改变及心率变异性的数据,能提供普通心电图不能直接提供的信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对于放化疗或手术后患者,建议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以期早期发现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心律失常)及无症状心肌缺血,进行早期干预,早期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朱建敏.肺Ca动态心电图576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88 -189.

[2]刘娟.浅谈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3)107 -108.

[3]刘晓雯.心律失常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352例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4):411.

[4]赵嘉华,初向阳,薛志强,等.352例高龄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1,14(3):251-255.

[5]曹炜,石开虎,张飞,等.70岁以上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0,21(1):15-17.

[6]钱立宇,茅乃权,韦维,等.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0,2(1):25-28.

[7]胡伟,刘霞,夏宗江,等.肺癌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6):127-128.

[8]黄世良,李剑荣,邹裕海,等.外科治疗50例高龄肺癌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0 -41.

[9]周星彤,周宇政,刘畅,等.心率变异性分析新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226 -227.

[10]孙永艳.肿瘤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意义[J].求医问药,2012,10(7):36.

猜你喜欢

变异性放化疗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