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碧兰麻应用于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14-11-06袁龚潇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牙髓炎利多卡因牙髓

袁龚潇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310007)

碧兰麻应用于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袁龚潇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310007)

目的 探讨碧兰麻应用于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3-06—2014-01收治确诊的44例牙体牙髓炎患者分别以碧兰麻与利多卡因进行分组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患者对麻醉的满意程度进行观察和问卷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9%,而对照组为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9,P<0.05)。术后,对两组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其满意率分别为95.5%及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7,P=0.039<0.05)。结论 碧兰麻作为口腔局部麻醉剂,其具有效果好且快等优势,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碧兰麻;牙体牙髓病;对比

口腔疾病在现代社会较为常见。牙髓组织中存在神经纤维,对刺激反应较为敏感,因此,在牙髓治疗过程中运用麻醉药进行无痛治疗是治疗的关键程序[1]。本文对收治的22例牙体牙髓炎患者进行麻醉效果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3-06—2014-01收治确诊的44例牙体牙髓炎患者,在牙髓摘除手术后,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以碧兰麻进行麻醉,其男12例(22颗牙)例,女10例(18颗牙)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40.6±8.1)岁;其中前牙18颗,后牙22颗;急性牙髓炎16颗,慢性牙髓炎24颗。对照组以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其男8例(14颗牙)例,女14例(26颗牙)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0.9±9.1)岁;其中前牙14颗,后牙26颗;急性牙髓炎18颗,慢性牙髓炎22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所有患者在牙髓摘除手术中以利多卡因药物进行麻醉,采用5 mL注射器及7号针头,前牙浸润麻醉用量为2 mL,磨牙阻滞麻醉用量为3 mL,于麻醉2~4 min后进行手术。

1.2.2 观察组 所有患者在牙髓摘除术中以碧兰麻进行麻醉,以0.3~0.5 mm的卡局芯针头专用注射器,局部浸润麻醉时单根牙用量为0.3~0.7 mL,磨牙阻滞麻醉时用量为1.0~1.7mL。该组患者需在麻醉3~5 min后进行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患者对麻醉的满意程度。

1.4 疗效评价 术后对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对其效果主要分为完全麻醉、良好麻醉、有效麻醉和无效麻醉。①完全麻醉:手术中无任何痛苦表情。②良好麻醉:有轻度痛感,但可顺利完成手术操作。③有效麻醉:有疼痛感,需忍耐配合。④无效麻醉:疼痛剧烈,无法忍受,手术难以进行。总有效率为完全麻醉和良好麻醉之和占总人数的比值。

术后通过自设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进行评估。总满意率为满意和基本满意之和占总人数的比值。

1.5 统计学处理 观察数据采用χ2检验,同时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率分析 术后在22例观察组患者中,12例(54.5%)满意,9例(40.9%)基本满意,1例(4.6%)一般,无不满意患者;22例对照组患者中,10例(45.5%)满意,6例(27.3%)基本满意,4例(18.2%)一般,2例(9.1%)不满意,其满意率分别为95.5%及72.7%,经过χ2检验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47,P=0.039)。

2.2 麻醉效果分析 两组患者的经过不同麻醉方式后,对其麻醉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9%,而对照组为77.3%,经过χ2检验后,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939,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n(%)]

3 讨论

牙体牙髓疾病是一种口腔疾病,主要有牙髓炎症及牙体坏死等[2]。其造成的自发痛等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牙髓整体在硬组织的内部,只可以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与外界进行联系。一旦患者的牙髓出现急性炎症,其血管充血,腔内压力大大增加,且炎性物质渗出时,会使患者的疼痛加剧。故在牙体牙髓的治疗过程中麻醉是必须进行的术前操作[3-5]。

术前进行麻醉时,应考虑禁忌症状,注射药物方式多为局部浸润或神经阻滞注射,注射部位主要以口腔内黏膜下进行。一般情况下,较常使用的局部麻醉药物为利多卡因,但具有维持时间短,满意度低等问题。碧兰麻现作为一种新型的局部麻醉剂被广泛运用于牙体牙髓炎的治疗中,其主要成分为阿替卡因属酰胺类,脂溶性较高,组织渗透性较好,在黏膜下浸润麻醉时就可短时间内出现高度扩散效果,具有用量小、起效迅速、麻醉有效时间长和副作用较少等优势,能够用于单个患牙,若为多个患牙,可在牙周膜内和髓腔内进行注射,在牙体牙髓病的治疗、牙齿的拔除中取得了较好的麻醉疗效。碧兰麻的规格为1.7 mL/支,每次使用剂量不能高于7支/70 kg体质量的比例,但使用安全范围较大。临床麻醉中,前牙用量一般≤1支,后牙用量一般为1支。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碧兰麻较利多卡因麻醉方式更为有效。两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率中,观察组患者更加满意,说明碧兰麻效果更受患者的肯定。

综上所述,在牙体牙髓病手术中,碧兰麻作为口腔局部麻醉剂,其效果好且快、组织渗透性更强、毒副作用更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1]陈敏.不同麻醉药物对牙体牙髓病的麻醉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33):46-47.

[2]杨美君.碧兰麻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2(22):94-95.

[3]李艳芳,常粲然.碧兰麻用于牙体牙髓病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3(3):81-82.

[4]卢骁鹏,毛庆华,吕敏.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2):299-300.

[5]郭海旺.牙体牙髓病应用碧兰麻的临床观察探讨167例[J].中外医疗,2010(26):70.

2014-04-03)

1005-619X(2014)08-0701-02

10.13517/j.cnki.ccm.2014.08.017

猜你喜欢

牙髓炎利多卡因牙髓
牙髓可以再生吗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根管治疗术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活髓保存的短期疗效观察
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