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渗透 文道相融

2014-11-05罗良坤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蔺相如人教版人文

罗良坤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追求“文”以载“道”,文道相融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文字、形成和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中,通过感悟、体验、朗读、习作等途径,体会文本、语言的情感力量和光辉思想,受到人文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理解字词,渗透人性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影响是深广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字字句句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富有人文精神,是文章的范本,也是引导学生立身的思想典范。教师要立足课堂,研读教材,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把人文精神渗透在字词教学中,使课堂焕发出人性之美。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棵紫丁香》一课时,对第三段中“疲倦”一词的教学片段:

师: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疲”是病字头,“倦”是单人旁?

生1:因“疲倦”是人们十分劳累的感觉,所以“倦”是单人旁。

生2:人感到“疲倦”时精力不足,好像生病一样,所以“疲”是病字头。

师:你看到过谁很疲倦?

生1:在一个炎热的傍晚,我妈妈从户外劳动回来,浑身的汗水湿透了衣服,人坐在椅子上精神不振,连说话的声音也很小。(师:哦,这就是“疲倦”!妈妈因劳累而“疲倦”!)

生2:罗老师一天到晚给我们上课,一直上到下午第三节,他的嗓子都哑了,人显得十分疲倦。

生3:运动会上,同学们跑完1000米后,气喘吁吁地躺在草地上,显得十分疲倦。

师:劳累而紧张地工作,许多人都会感到很疲倦,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们消除疲倦呢?

生1:我倒杯糖水给妈妈喝,再给妈妈捶捶背。

生2:我会给老师搬一把椅子,对罗老师说:“老师,为了我们,您太辛苦了,请您坐下歇息歇息吧!”

师:同学们,你们真懂事,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知道如何去感恩老师。你们的孝敬、你们的感恩、你们的善举,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一定会很快地消除疲倦。那课文中的小朋友也请来绿叶为老师唱歌呢!一起读读课文第三段吧!

当“疲倦”被赋予人文性的时候,学生不但理解了“疲倦”这个词的意义、写法,还感悟到“疲倦”丰富的内涵,既陶冶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还可以体现在导语中、分析人物形象中、欣赏插图等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教育元素,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的人文性在渗透、浸染、感悟中得到升华。

二、缘文悟道,渗透思想教育

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适时渗透,通过凸显人物形象,渲染情感元素,引导学生缘文悟道,因道解文,进入文本中的情感世界,感悟人物思想的光辉,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将相和》一文中“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这一部分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设想成蔺相如,想一想职位比廉颇高的蔺相如为什么处处退让回避?假如你是蔺相如会怎么想?让学生理解将相和,国则安;将相不和,国则危。从而感悟到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团结合作的好品质。培养学生能容人之短,相互谅解,不斤斤计较,愉快地接纳他人的良好心态。教育学生在与人相处时,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不嫉妒、不猜疑、不无事生非,要与他人和睦相处;懂得在一个集体里,要学会心理相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形成团结有力的团队的道理。让学生在理解感悟人物形象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诵读文本,渗透情感教育

引导学生诵读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能使学生很好地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一文,语言优美,感情十分充沛,作者有意识地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地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以及设问、反问等句式,表达了赞美、感激、关切、崇敬等感情内容,字里行间洋溢着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为了让学生体会中朝人民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在反复的朗读中诱发情感,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及文本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到中朝人民的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是鲜血凝结的友谊。教师紧扣课题“再见了,亲人”进行诵读训练:

师:再见了,亲人!再见了,大娘!

生: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生:是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师:再见了,小金花。

生:“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

师:再见了,大嫂!

生:请回去吧!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

师:再见了,亲人!

生: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

通过反复诵读,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对朝鲜人民的感激、赞叹、留恋、惜别等深情厚谊油然而生,美好善良的情感种子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四、读写结合,渗透品格教育

读写结合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让学生写批注、写体会、谈感想,使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品格得以形成。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时,教师通过读、思、议等训练,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花生的特点领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让学生写写批注,说说体会,在交流互动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在感悟中促进品格的形成。又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一课时,教师这样总结:

师: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1:课文中的小孩因为太任性才闯出了大祸,所以我明白了不能太任性的道理。我也很任性,以后会改的。

生2:开玩笑要有分寸,开过分了,就会惹出乱子的。

生3:因为风平浪静,水手们才到甲板上来寻开心。所以,麻痹大意就会出乱子。

生4:是船长的机智果敢才救了孩子,我要向他学习。

生5:我体会到了“人在紧急关头要沉着冷静,才能转危为安”的道理。

师:老师祝贺你们通过学习课文明白了这么多道理,请大家写一篇读后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用个性化语言阐述自己心灵深处的价值构想,使语言与精神品格同构共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责任编辑:王天杰

猜你喜欢

蔺相如人教版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负荆请罪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将相和
负荆请罪
人文社科
负荆请罪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