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旅游企业融资问题

2014-11-03李艳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融资旅游企业

李艳

中小企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主体。在我国,中小企业不仅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还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绝大多数省、市、区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随着新的消费高峰的到来,中小旅游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但是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中小旅游企业发展的瓶颈。该文作者在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地调研了安徽省池州市中小旅游企业发展融资现状,结合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以及成功的经验,为中小旅游企业融资问题提出建议。

一、池州市旅游企业融资现状

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控制薄弱,达不到银行授信条件。据调查,中小旅游企业多是家族式管理,管理水平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回笼款不入账或坐支现金,银行对第一还款来源比较难以控制;有的企业不能及时向贷款机构提供财务报表,银行无法及时了解贷款企业的经营效益、财务状况和关联交易情况,难以进行有效的贷前调查和贷后跟踪检查。

旅游业不属于国标行业分类,而是散落在多个国标行业分类里,其信贷政策界定不能准确定位。旅游企业资产多属国家重点保护对象或国有,无法直接采取以风景区资产抵押方式实现担保,景点经营权质押存在着相关制度不健全等制约因素,影响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旅游企业资金积累慢加剧了融资困难。旅游行业投资量大、成本高、回收期长,使得旅游企业普遍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另外,旅游企业固定资产少,难以将资源资本化。

旅游项目用地困难,阻碍融资的步伐。缺乏旅游用地专项支持政策,绝大部分地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于旅游用地规定不明确,可变性较大,使得业主很难大规模注入资金,有较大资金实力的外来投资者也很难介入。

二、中小旅游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环境因素

政府因素。政府针对中小旅游企业的优惠政策较少,对中小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加之对和旅游企业相关的土地等的严格管理,加重了中小旅游企业的融资困难。

金融机构因素。商业银行在信贷支持上过多的强调安全性,面对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中小旅游企业,银行通常把它们的贷款要求拒之门外。另外,中小旅游企业的审批手续复杂,效率低,关卡多,而且中小旅游企业财务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都使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向大企业集中。

信用担保体系因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少,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

外部融资因素。银行是中小旅游企业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是中小旅游企业很难达到银行信贷条件。在股权融资上,绝大多数中小旅游企业达不到上市标准。

(二)自身因素

企业素质较低,信用状况较差。中小微旅游企业经营不规范,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加之管理水平落后,甚至政企不分,经营风险大。

缺乏担保物,加剧融资困难。中小旅游企业缺少高附加值的抵押财产,难以达到银行贷款规定的条件,申请贷款困难。另外,金融部门只规定将景区门票作为质押条件,使得企业申请贷款渠道窄。

员工队伍不稳定,素质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旅游行业员工流失率较高,员工队伍素质呈下降趋势。旅游高等教育脱离行业需求,难以为旅游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导致中小旅游企业缺乏高素质人才规划满足企业发展的融资方案。

三、中小旅游企业融资困难的解决途径

中小旅游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三者形成合力。

(一)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中小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

尽快出台相关旅游文化区规划和配套政策。完善旅游类政府平台公司运作模式,运用市场化方式组建大型旅游控股集团公司,研究运用银监会并购贷款政策,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通过景区相互持股方式结合利益共同体,促进旅游资源集成,实现景区互联互通,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加大部门之间沟通协作,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开展项目融资推介活动,将有效益、有市场、科技含量高的旅游文化企业向金融机构推介。金融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快机制、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步伐,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作配合,共同搭建政银企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召开旅游文化产业专项银企对接活动,满足旅游企业在开发、经营资金需求。

(二)银行及金融机构不断完善自身

正确认识金融在支持旅游企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旅游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旅游业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客观分析挑战与机遇、风险与收益,主动与旅游文化企业对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完善针对旅游文化产业的信贷服务模式。大力推进针对旅游景点(区)的景点经营权和门票收入质押贷款,通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营户联保贷款等方式支持乡村旅游业发展,积极扶持有潜力的中小旅游文化企业发展。逐步建立适合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为旅游文化产业信贷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导向机制。

加快旅游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应企业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林权质押等业务,大力推广商业承兑汇票,满足其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要。

谨防多头授信,优化信贷风险机制。贷款银行可借助银监会客户风险预警系统、大型银行异地行之间信息共享等多种方式,全面加强对企业关联方的调查力度,防止对同一企业多家银行多头、过度授信的情况发生,优化旅游企业信贷风险定价机制。由银行监管部门牵头,建立区域银行业同业协调机制,共同防控区域信贷风险。

(三)中小旅游企业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要健全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只有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提高了自身的信用水平,才可以增加外部融资的成功率。

要加强品牌经营,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优势旅游企业应彻底破除小农意识,形成以大型旅游企业为旅游集团或行业龙头,中小企业为集团的代理商、接待商的模式,构建各司其责,密切合作的分工体系。

拓宽融资渠道,加快融资渠道的创新。中小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采用联合融资租赁、天使投资等创新的融资渠道,尽在脱离融资困境。

提高员工素质。企业要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信贷业务从业人员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积极为企业的融资建言献策。

中小旅游企业融资问题关系着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就业等多个方面。解决中小旅游企业的融资难题需要多方合力。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和协调,为中小旅游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优惠政策。金融机构要改变以前“追大弃小”的做法,为中小旅游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融资平台。企业自身要加强自身管理,注重品牌和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赢得金融机构的信任,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融资旅游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旅游
5月重要融资事件
旅游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