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农村学生课外阅读
2014-10-31朱杰
摘 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从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出发,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展开阐述。
关键词:阅读;兴趣;情景
作为教研员,我认为课外阅读是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综合素质,形成正确“三观”和良好个性,是为学生全面、终身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调查表明,大部分农村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太少,甚至不看课外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借不到书
调查中由于这个原因不看课外书的儿童占89.8%,农村学生多数家庭没有藏书或不常购书,学生在家无书可读。一部分对儿童教育比较重视的家长为孩子购一些书,但购买的主要是跟学习直接有关的书籍,诸如练习册、作文选、单元检测、升学指导一类的书。由于以上原因,学生常常没有课外书可看,甚至丧失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2.作业太多,无时间看
评估的不完善导致广大师生群体为追求分数耗尽了精力,从而挤走了学生在校园内的课外阅读时间。
3.看电视、上网挤掉了课外阅读的时间
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容易为冲击市场的动画快餐所诱引,还有网吧在乡镇的盛行,这就使学生的业余阅读成为一种泡影了。
上述几项调查表明农村学生存在着课外阅读量小、兴趣不高、阅读面窄、阅读不得法的问题。那么如何改变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呢?
一、创设情景,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农村的学生社会交往活动少,阅读生活视野比较封闭,个性心理较内向、害羞。教师应以平等的尊重、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教师以贴近农村生活反映农村学生的内容的书籍作为引导,从他们的世界出发去打开学生阅读兴趣的大门,使学生有宽松、和谐、民主的阅读氛围,亲密无间的和学生聊天,让学生感觉到春雨润物般的熏陶,从而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远离网吧,少看电视,自觉参与阅读的全过程,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教师定期推荐一些读书目录,学生只要有了兴趣一定会让在外务工的家长邮寄回来。让学生读有用的书也一直是家长的心愿,这样一来,家长一定大力支持。
为了呵护学生的阅读热情,我认为给学生推荐读物时,要把读物的趣味性摆在首位。提倡“无为”而读,读快乐的书。为学生营造一种读书的轻松氛围。“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建筑自己的幸福”,教育还在于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到幸福与快乐。而我们则常常给学生制造痛苦,还冠冕堂皇地说这是有趣的。学生又不是傻瓜,他迟早会识破这种骗局的。
二、创立新法,使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1.“首战告捷”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第一次的课外阅读指导一定要精心策划(不包括儿童在这之前已开始的个别阅读活动,这里所谓第一次,指第一次集体阅读)。为了确保每个学生快乐地成功阅读,使他们觉得阅读是一种美好、快乐的事,教师需努力做到:选择特殊的日子,并提前通知学生,让课外阅读日进入倒计时,让学生似迎接节日一样等待它的到来。安排在课内进行阅读指导,以便学生遇到疑难时能得到及时地解决。统一课外阅读内容,没有统一课外读本的,教师事先需抄印好,以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横向比较,及时检测。
2.“量体裁衣”
指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对难度不一的读物分别对待:古诗,适合集体吟诵,加强记忆;成语故事,则允许他们对深奥的故事内容不求甚解,熟读标题即可;篇幅较长的童话故事,在阅读初始阶段,原则上不提倡儿童自读,可采取“你讲我听”的学习方式。“量体裁衣”法同时也要求教师针对不同起点、不同能力的学生给出不同的阅读目标。让每个人都能在他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阅读,“跳一跳,摘到桃子”。
3.“精读法”
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精读。精读就是一句一句地读,碰到不懂的字词要勤查工具书,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做上记号,看到精彩的句段及时摘抄、熟记。课内阅读大都用的是精读的方法。
4.活学活用法
根据儿童爱仿效的特点,让他们的所读有用武之地。让他们在阅读一些结构上极有特点的文章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仿写,从而尝到阅读的甜头。倘若把质量上乘的仿写文积累起来,编印成册,则更能给儿童一种成就感。这样,让儿童那种潜在的创造性得到了挖掘。
5.趣味检查法
利用多种有趣的形式经常定期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效果,达到激励促进的作用。利用“谜语大竞猜”“校园诗歌赛”“语言故事会”等活动,评出“小诗人”“故事王”,为了荣誉和小小的头衔,他们会博览群书,并鼓励他们利用聪明才智自己编故事。
三、 建读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又爱上了阅读,而农村学校多数没有图书室,那我们怎样让学生有书可读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班级图书角。具体操作:
1.教育学生节约零用钱用于购买课外读物,建立班级图书角
2.每位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三本书带到学校,贴上标签及读书交流卡,放于班级的“图书长廊”中
在此基础上,家中藏书较多的同学还可以多带几本自己喜欢的图书,贴上标签放于班级的“图书长廊”中,建立班级小书库,丰富班级的藏书量。发动学生之间“好书换换看”行动,提倡同学与同学之间进行好书共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不仅读到了好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不过要提醒学生,借阅别人的书,一定要好好爱护。
3.班级小书角实行全天性开放,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时间,保证学生在一天中的读书时间不少于1小时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是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表征。如何在这信息量不断增加的新世纪让农村学生获取学习和生存的最佳能量?唯有不断地读书阅读,不断地提高课外阅读能力。但阅读能力的习得并非一朝一夕,良好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个人的先期学习,尤其是学生时代日积月累的阅读。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研究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提醒农村的教师一定要抓好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真正能在阅读中习得能力。从而不断地习得新知,分享社会的创新成果,不断增加生活的幸福指数。
作者简介:朱杰,男,1976年1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开江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