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自主·合作·实践”的信息技术课堂

2014-10-31徐琴招

新课程·中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课外实践合作探究理念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严谨、注重创新的课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构建融自主性、实践性、激励性于一体的教学情境,应该融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为一体,相互促进,相互印证,引领学生自主自悟、合作探究、实践延伸,全面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大海中,捕捉到更多,享受到更多,收获到更多。

关键词:理念;合作探究;课外实践

教师常常激动于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渐渐浓厚,课堂的温度高低适宜,教学的走向趋于多元高效,师生学得轻松愉快,仿佛在享受教育的春天。的确,好的课堂是多元的、动态的、发展的,且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信息技术课堂也一样。面对这门立足实践、注重严谨、注重创新的课程,应该构建融自主性、实践性、激励性于一体的教学情境,应该融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为一体,相互促进,相互印证,全面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大海中捕捉到更多,享受到更多,收获到更多。

一、一种渐渐清晰的理念:自主自悟

“我对你有信心,你不需要我的帮助。”把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还给学生,这是对学生的负责。在具体的教学中,打造一种以学生自主自悟为主的信息技术课堂,不失为一条快捷高效的好路子。如果教师总是舍不得放权,如果教师总是行使话语霸权,学生的灵性和热情将日渐枯萎。所谓“自主自悟”,意味着以人为本,意味着更多的权利必须“旁落”于学生。就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而言,诸如复制、剪贴、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的使用等等,都应该放手让学生一搏,让学生的自主自悟激起他们的已有经验和记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Word的教学中,无论是制作“学习计划目标书”,还是制作手抄报,无论是制作“同学邀请函”,还是制作“晚会节目单”,都要求学生自主设计版面,自主选择内容,自主撰写文字,自主编辑页面,自主搭配色彩。在这样的自主操作中,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图片和文字重叠,文本框的位置不在应有的位置,有的需加一个美观的边框,但和原有的冲突。诸如此类的问题即让学生兴趣盎然,也使学生头痛不已。此时教师不应直接演示,不应机械灌输,而应稍加点拨,然后举一反三,让学生自主探索。当学生能够在文档的上面找到关于“字体”大小、颜色和字间距等工具进行操作时,那么学生对于“段落”“行距”“首行缩进”等也一定会找到路径,一定会“心有灵犀一点通”。

实践证明,放手让学生在诸如“工具栏”“菜单栏”等方面,多多点击,多多操作,肯于动脑,勇于实践,这样不仅能熟练掌握,而且记忆深刻。这样的学习充满乐趣和自由,这样的操作直击大脑,这样的课堂灵动活泼。如此,学生的兴趣容易被激活、经验容易被转化。因为知识的获取不是单项灌注,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从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探究中得出来,因而更能受到学生的青睐,更能让学生进入到畅游自如的理想课堂境界。

二、一种让师生窃喜的方式:合作探究

有时,在信息技术的操作和学习中,需要多个任务或多个步骤。此时,提倡和注重合作不仅必要,而且重要。日本教育学博士佐藤学说:“千方百计地促进交往”这里的“交往”其实就是合作,是心与心的交流,情與情的碰撞,思维与思维的融合。就技术信息教学而言,有时到达目的地的路径并非一条,在合作中,生与生可能会发现更多个理想“图景”,更多个“乐园”。

例如,在制作邀请函、保存网页、设计海报等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班里同学人数的多少分成若干个小组,根据内容进行分工。A确定“主题和名称”、B负责“创意设计”、C规划“内容和栏目”、D负责“页面的设计和布局”……虽然每个学生都有分工,但在具体子项目的衔接、过渡、糅合等方面却需要精心合作。任务环环相扣,有利于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师与师,师与生进行多重对话,进行大面积地交流,充分地,进入倾听、分享、对话、合作的学习状态。如此,学生学得快,学得实,学得轻松。

还比如,在《制作作文封面和封底》的教学中,可以分小组合作来设计方案,然后从中选择最满意的,或将几个方案中的优点加以综合。其中的构思、定稿和制作都应该既有合作,又有探究;即在分歧中去粗存精,又在合作中彼此提高;既有对学习内容的分工合作和操作,又有对相关内容的独立探究。教师应该对此加以鼓励,只要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师生都应大胆一搏。

为人师者,应该在增加问题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感悟到合作协助的重要性。在操作中有需要合作,在理念有分歧时需要合作,在任务较多时需要合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会有意料之外的惊喜、有拨开乌云般的醍醐灌顶、有沉甸甸的收获。

三、一种颇具实效的延伸:课外实践

仅有课堂是不够的,仅在计算机教室里操作也是不够的。立足于文本,但应走出文本,成为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尝试的路子之一。试想,学生仅仅拥有枯燥无味的理论,却在回到家中或走向社会之后丢失,那么对文本的理解就是肤浅的、残缺的,犹如“昙花一现”,不会在记忆的知识库中“站稳脚跟”。大力提倡走出文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应该成为计算机教学的一种常态,更应该成为教师时时萦绕在脑海中的课题之一。

例如,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与亲人联系,寄一份排版优美、制作精致、情真意切的书信;或为家族制作一份包括姓名、性别、籍贯、电话等内容的家谱或通讯录;或在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来临之际,制作一张色彩鲜艳、构思奇巧的贺卡送给亲人;或为某个即将开业的店面设计一个精美、新颖的招牌。

还比如,可以采取“理实一体”教学,即由先理论后实践向边理论边实践转变,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自己设计具有实际应有的上机内容,并观察、分析、研究实践过程和分析结果。如此,在从理论到实践的动态复制中,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记忆容易被激活、容易被提升,知识的获取与转化也呈现出非线性、动态的传递形式,从而最大限度地点燃学生的寻求知能之火、智慧之火。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在实践层面予以更多的关注,师生不仅仅是待在教室,守住教材,而是引领学生走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和真实多姿的现实深度对接。说到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不仅仅是“知道课”,也是“实践课”;不仅仅是静态课,也是动态课;不仅仅是窗内课,也是窗外课。只有引领学生在实践中亲历设计过程,领悟创造过程,总结实践所获,学生才能体验到任务完成时的喜形于色,才能感受到知识转化成实战能力时的那种活泛与张力。“科学的目的在于推进知识的发展,而技术的目的则是改造特定的实在。”的确,在动手实践中,当所学变成“特定的实在”,变成触手可及的“果实”之时,其成功后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合作、实践的理念和方式,让每个学生的潜能、思维和能力得到最大的锻造和开发。当学生感觉到信息技术课程充满魅力、充满活力、充满张力和磁力时,是一个多彩多姿的“大观园”,那么,相信师生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并且在这种幸福中习得技能、获得知识、得到滋养。但愿师生能够开启真正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大门,也但愿这扇门永远通向青葱学子的心灵,通向学习者辛勤耕耘的脚下,也通向多彩多姿的未来。

作者简介:徐琴招,女,1975年5月出生,本科,就职于临海市邵家渡中学,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师。

猜你喜欢

课外实践合作探究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提升的几点措施
略谈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听障生课外生活实践探究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