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领导干部运用新媒体情况调查
2014-10-31杨飞李华
杨飞 李华
(绍兴县委党校,浙江 绍兴312030)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简述
在当前阶段,我国处在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在这样的时期,处理好干群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当前,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社会结构已经由之前的垂直结构日益走向扁平化,中央乃至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事情的信息都可以几乎是同时传播到每个人,不分级别高低,不分富贫,只要他们手中有一个简简单单的通讯工具。因此,在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执行群众路线,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即时通讯工具也给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执行好群众路线提供了重要的工具,由此我们拥有了绝好的机遇。掌握好新媒体、运用好新媒体对领导干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对基层领导干部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们要直接面对掌握了广泛信息的群众。这种形势的发生发展是新媒体的发展与运用直接导致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技术的持续不断地快速进步与升级为新媒体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而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和媒介需求更是为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内在推动力量。这二者的持续发力推动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截至2012年,全球网民达到24.06亿人。[1]2就中国而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N)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微博、微信用户都超过3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达到4.2亿,比上年增长18%,占网民总数的74.5%,手机微博用户达到2.02亿,占全部微博用户的65.6%,并保持高速增长。[2]有近80%的手机网民每天至少上1次网,平均每天上网超过1小时的手机网民占63.3%,比2011年提高5.3个百分点;22%的手机网民平均每天上网不少于4个小时。[1]6如此庞大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如此快增长速度和如此高的使用频率一方面说明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化和大众化的信息载体与传播工具;另一方面也说明新媒体已经日渐成为集信息、观点、民意为一身的舆论平台。
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如“钓鱼岛与反日游行”“天价切糕事件”“光盘行动”“房姐龚爱爱事件”“微笑局长成‘表哥’”“十八大话题”等,这些事件通过网络等新媒体的传播而迅速广为人知;同时,一些党政官员的“雷人”“雷语”“雷行”经过网络等新媒体的迅速传播而很快产生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2012年2月引爆的薄熙来、薄谷开来、王立军事件被网民在微博、论坛中使用各种隐语、暗语进行分析、评论,使其成为该年度具有显著特色的政治传播现象。[1]231这些都表明新媒体对于舆论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并且这种影响力还在持续增强。
随着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思想文化交流的平台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国内对其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涌现了大量关于新媒体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关于新媒体发展的专业性研究成果。这以2010年以来每年出版的《新媒体蓝皮书》为代表。该书以年度报告形式梳理中国新媒体的全面发展状况,并发表最前沿的新媒体深度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以《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4,(2013)》为例,该书概括了当前中国新媒体发展态势,盘点了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客、大数据与云计算、社交媒体、三网融合宽带中国、智慧城市与物联网、移动应用App、OTT TV等热点发展,全面解析新媒体的传播社会影响。
第二类主要是针对新媒体时代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党员干部做好工作提出的新挑战而开展的应对策略研究。如王卉的“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管理的挑战与创新”一文指出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社群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对地方政府管理形成了多重挑战:1.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挑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海量资讯储备挑战政府信息的透明度与公开度;3.公众传播的主题地位挑战政府形象的塑造等。该文提出应对策略:一要重视新媒体;二要创新信息公开制度;三要提高政府对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四要加强对新媒体的舆情的监测和危机预警机制建设等。[1]6在各种期刊上这类成果较多,总结了很多网络传媒的特点、新媒体对领导干部及政府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第三类是一些课题组所做的有关新媒体的项目研究。如北京大学医学部思想政治与宣传文化工作课题组所做的“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传媒使用状况实证研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题组所做的“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机遇与挑战”;黑龙江省妇联联合黑龙江省社科院在黑龙江全省开展了“妇女群众和妇联组织新媒体运用状况的调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主要解析了各自领域的人群使用新媒体的使用情况。
从既有研究成果来看,关于新媒体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基层领导干部使用新媒体情况的研究较少。在我国举国上下全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基层领导干部作为直接和人民群众接触的群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更为关键。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基层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和运用好新媒体,成为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研究方法和主要问题设计
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我们走访了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钱清镇的乡镇领导干部,并在绍兴市柯桥区专门召开相关座谈会,了解基层领导干部使用新媒体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利用县委党校培训中青年领导干部的便利条件进行抽样收集数据。
问卷的主要问题设计涉及使用新媒体的动机、种类、使用博客/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的情况、在网络上的表现及媒体素养训练等方面。我们本次调查的样本主要包括在柯桥区委党校培训及召开会议的江西省吉安市委党校秋季乡镇班56人,温州市龙湾区基层司法干部培训班40人,宁波杭州湾新区基层司法干部培训班40人,磐安县中青年干部培训班50人,政法系统中层干部培训班50人,柯桥区两新组织党务人才培训班60人,干部心理健康讲座170人。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466份,有效回收问卷460份,有效回收率为98.71%。回收率和问卷有效率都非常高。
三、问卷的数据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在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部分了解了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学历、工龄等方面的内容,用以总体了解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为后续的统计分析提供基础类别变量数据 (见表1)。
表1 样本的基本人口学特征
续表:
(二)使用新媒体动机的分析
在对媒体使用目的的调查问题中,选项设计了5个,可以选择两项。领导干部的主要选择集中在“学习”“工作”和“交流”,且选择这三项的要远远高于其后几项 (见表2)。可见基层领导干部的媒体接触行为是具有积极的目的性的,对新媒体的选择更关注于自身的完善和工作的开展。
表2 使用新媒体主要目的的相关情况
(三)获取信息的使用媒体种类分析
对问及“当您想知道最新时事或获取某种信息,主要渠道是 (最多选两项)”时,有80.56%的基层领导干部选择网络,41.94%选择电视,35.48%选择报纸,29.03%选择手机短信,6.45%选择广播。从样本数据来看,领导干部获取信息的媒体种类“复合度”很高。而对使用“新闻/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论坛 (BBC)、社交网站、即时通讯 (如QQ)、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等网络媒体”获取信息的新媒体种类的“复合度”就更高了。只用一种媒体获取想要的信息的基层领导干部占18.26%,使用两种媒体的占41.09%,使用三种媒体的占66.09%,使用四种媒体的占20%,使用五种媒体及以上的占9.13%。而其中绝大多数样本个体选择了新闻网站,占比83.91%。可见基层领导干部首先从新闻网站了解某信息后还会从别的渠道对所得信息进行深入的了解或验证。
(四)博客、微博、微信和社交网站的使用情况
从所调查的样本计数分析情况来看,这博客、微博、微信使用占比较高。开通博客的用户为291人,占比63.26%;开通微博用户为386人,占比83.87%;开通微信用户为401人,占比87.17%;开通社交网站 (如开心网、人人网、facebook等)用户193人,占比41.96%。在使用微博、微信的用户的粉丝数量是比较多的,表明相当大的一部分的基层领导干部具有很广范围的影响力 (见表3)。
表3 开通微博、微信的样本的粉丝数量情况
从抽取的样本分布情况来看,基层领导干部开通微博、微信的粉丝数量主要分布在50-200人的范围内,这表明他们的对外联系人是很多的,其影响也是很大的。在这写微博、微信的用户中,他们大多数每天花在微博、微信的时间是1-3小时时间,分布在这个时间段的微博用户为146人,占比为37.82%;微信用户为193人,占比为48.13%。
从这几种新媒体的使用频率来看也是比较频繁的 (见表4)。
表4 使用博客、微博、微信、社交网络账号的频率情况
以上数据表明,基层领导干部中使用博客、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的人数较多并且应用广泛,影响很大。进而表明基层领导干部乐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事物、利用新事物。
(五)网络交流时的表现和受网络影响的情况
基层领导干部在使用网络进行交流时,6.45%的样本选择出现过存心欺骗的情况;13.01%选择比平时说更多的粗话;74.19%选择敢于和平常不交流的人聊天;54.84%选择说出更多的真心话;比平常更沉默寡言的占6.45%(见图1)。这表明基层领导干部在网络上表现的要比平时更为活跃,也能更多的说出真心话。同时也表明有少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亟待提高。
在受到网络影响方面,我们设计了三个选项:A、工作方面,影响工作效率,如学习、工作等;选择此项的占样本总量的80.65%;B、生活方面,丰富了生活节目,选择此项的占比为38.71%;C、文化方面、如文化多样性,选择该项的占比为29.09%。从中可以看出基层领导干部认为受到网络最大的影响在于工作方面 (见图2)。
(六)对待网上传播的信息的态度和做法情况
在针对网络上传播的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的态度和做法上,基层领导干部是不一致的。有48.39%的基层领导干部选择了对正面信息积极转发,对负面的进行抵制并作澄清;有38.71%选择对正面信息转发,对负面的置之不理;12.90%选择都置之不理;没有人选择蓄意造谣的。对问及是否利用新媒体工具促进社会正能量的问题时,有29.03%选择了创作过正能量的信息;有67.74%选择传播过正能量的信息;有3.23%的选择漠视网上传递的正面信息;没有人选择对网络传播正面信息歪曲传播。从这些数据来看,基层领导干部的态度还是不够积极的,和我党要求标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七)基层领导干部对新媒体的总体认识情况
在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基层领导干部接受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对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训练是非常少的,各个工龄阶段的领导干部中只有极少一部分接受过正规的媒介素养训练,大多数是从网络上了解一些。对政府在促进新媒体发展方面应注重的选择,各个工龄阶段侧重是不一样的,但对信息公开性期待较高。样本中大多数个体认为我国新媒体在发展进程中法律法规不完善 (见表5)。
表5 基层领导干部对新媒体总体认知情况
四、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本次所做的调查情况来看,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已经在基层领导干部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且应用于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但基层领导干部接受的媒介素养训练方面是极缺乏的,与要在瞬息万变的现时代做好工作的要求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因此,在新的舆论格局下,要将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转化为正向的影响力,要在“众声喧哗”的平权化信息传播体系中形成主流声音,领导干部必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养,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同时国家应该加强有关新媒体的法制建设,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媒介素养方面训练。
第一,端正价值取向,转变意识。
领导干部首先要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和阵地意识。媒体是党和政府宣传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工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领导干部在面对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时代,必须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素质,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和新闻宣传纪律,言论要以政策为原则,充分保障和维护党和政府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信力。要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一定要首先自己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党性修养的提升,增强宗旨意识。要善于运用新媒体了解社情民意,防止媒体权力的异化,避免市场带来的低俗化倾向。
第二,主动了解舆情、引导舆论。
新媒体舆情是社会上各种矛盾最直接的反映,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中,党政官员不仅作为受众,而且又是媒体报道和舆论监督的对象,同时还是新媒体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媒体也不再只是党和政府宣传教育的工具,它还是党政官员面对公众、与公众交流沟通的载体和平台。因此,领导干部应该主动运用新媒体了解舆情,并由此发现和洞察各种社会矛盾,争取在舆情发展的潜伏期和初期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有效主导信息的发布和跟进,避免话语权的丧失或被非政府主导的媒体争夺。
第三,加强培训工作,提升党政干部媒介素养。
要在新媒体时代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加强党政领导媒介素养的培养工作是当务之急。大力提高领导干部在面对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对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媒体真正为我所用。因此,要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的培训工作。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发挥培训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主渠道作用,重视对各级党政干部和公务员进行媒介素养的培训,设置一定课时的媒介素养课程和讲座。领导干部本身也要加强自学,多读相关书籍,多思考相关问题,提升自身能力以胜任新媒体时代的工作要求,更好为人民服务。
第四,加强网络法制建设,改善网络环境。
总体上来说,新媒体是个发展非常迅速的新事物,我国的法律法规建设远远没有跟上新媒体的发展步伐。针对这种情况,法学学者贺卫方认为:“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加以解决。一方面,我们需要建立负责的司法体制,另一方面,创造更多的途径,利用网络的巨大优势,让各种有益的言论都能加以充分表达,才是合理的解决之道。”[3]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手段将主体与客体的权利和义务加以区分,以实现完善法律体系和改善法治环境的目的,最终实现有法可依。同时应制定网络技术安全的相关法规,在技术层面上为公民理性表达保驾护航。
[1]唐续军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4,(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王卉.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管理的挑战与创新[J].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3]贺卫方.网络言论与监督司法[N].法制日报,200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