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发现学习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2014-10-29诸葛琳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运用

诸葛琳

摘 要:把“发现学习法”引入到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巧设例证或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在小组讨论和辨析中自主探究、揭示相关理论知识,形成轻松、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有效的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关键词:发现学习法 高中美术鉴赏 运用

一、什么是“发现学习法”

“发现学习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首创并倡导的教育理论,它是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由学生独立发现,然后内化,学生的优先任务就是有所发现。即学生是以“小科学家”的身份在教师帮助下迅速有效地主动探索未知的过程。其具有开放性、自主性、愉悦性的特点。

二、“发现学习法”适用高中美术鉴赏的哪些领域

一般说来,只要是教材中尚未讲到的,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的、对学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有价值的新东西(包括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经验),都可以视作是发现。所以“发现学习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有着很广阔的运用空间,特别是以下四个领域最为适用:

1、美术理论和美术史概念的获得。

2、艺术形式规律的探究。

3、运用艺术概念和规律解决新的美术欣赏中的问题。

4、对美术作品的价值判断和估价。

三、“发现学习法”如何运用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发现的学习过程一般是: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再这个情境中产生矛盾。教师提出问题,并提供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研究,提出假设,学生从理论上去检验假设,如有不同见解,可以展开辩论,对问题作出结论,获得理论知识。

以现代的教育理论为依托,运用发现学习理论,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实践中可设置以下环节,以鉴赏现实主义绘画《伏尔加河的纤夫》为例:

1、课前充分准备。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查找有关资料,查阅有关艺术家的生平、创造过程以及评论文章,收集有关书籍、报刊、杂志、图片和说明等,充分体现发现学习的开放性特点。

例:在课前,学生可以知道《伏尔加河的纤夫》的作者是俄罗斯的列宾,画于1873年,属于巡回展览画派等等较为粗浅、容易理解的内容。

2、教师提供例证。教师要做好这一主要准备工作,也就是发现法教学中相关的概念和规律的例证或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例证是学生获得概念和发现规律的基础,观察理解例证是学生进行发现的起点。

例:教师逐一出示四个问题,并让学生思考现实主义画派的艺术特点和作品的艺术形式、主题思想。

问题1:锐角三角形构图与画面空旷的感觉对突出画面主题有什么作用?

问题2:该作品表现悲凉的画面,为什么用暖色调?

问题3:巡回展览画派的现实主义作品,为什么用具象手法表现人物形象?

问题4:作品想传达的信息即表现意图是什么?

3、大胆提出假设。学生经过对例证或问题进行辨别,大胆的提出假设。学生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美术知识和鉴赏经验,对未知作出假定的解释。

例:针对提出的四个问题,学生小组经过查资料、热烈讨论后确信四个例证是肯定的,并逐一分析,提出假设:

答问题1:人物组合成一个锐角三角形,是一种不同方向的力的矛盾冲突,使人的活动显得更为艰难和沉重。倾斜着的锐角三角形使得画面空旷,呈现出河流的美丽景色,与备受苦难的纤夫的沉重劳动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矛盾。

答问题2:画面呈现暖色调,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但从另一个极端看,灼热的暖色,也往往使我们先到夏日正午烈日炎炎之下的灼热与沉闷。

答问题3:画面人物形象用具象的表现手法,一方面是画家能真实再现严酷的社会现实、人民疾苦以及俄国民族的历史;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画家自己对生活独特的认识、情感与政治观点。

答问题4:画面表达出的信息,是作者对平等民主的人类社会的信念与渴望,以及对一切不平等、残暴行为的抨击和憎恨。

4、讨论检验假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假设、选择、澄清,自己判断价值,教师应有充分的耐心去期待学生的发现。从而在获得相关知识及概念和规律时,使问题得到解答。最后一定要请学生通过论证归纳后陈述其发现过程,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以达到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例:引导学生将正确的假设进行概括、归纳,然后得出类似于规律的结论:该作品通过艺术发现形式,真实地再现被奴者的形象和悲惨的命运,无情揭露了沙皇的残暴统治。另外,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及表现方法,都是为了突出主题思想。

5、有效接纳新知。学生将发现的知识纳入相应的认知结构中并加以运用,使之转换为学生的能力,检验美术教学的效果。

例:从以上的讨论和辨析中领悟到每幅作品都是以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思想为主导,赋予作品以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深刻的社会内涵,最后使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认识到,评价一幅美术作品的社会及艺术价值,一定要把握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的历史局限。安排学生尝试自己鉴赏和列宾同一时期同一画派的克拉姆斯柯依的作品《无名女郎》。

6、课后拓展延伸。在前一鉴赏结束后,教师对遗漏的知识点做补充后,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博物馆去查资料、看原作,也可以通过电脑网上查询,让学生使课程得已拓展延伸,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

这样一个流程下来,促进学生对美术作品整体意义的理解。而且,在教师的鼓励和同学间的合作学习中,使学生在轻松、快乐、自由、平等的学习气氛中,心情愉悦,增强学习信心,学会合作学习,提升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四、“发现学习法”的运用需要注意什么

1、例证要有效启发。例证的设计一定要有指向性,能够通过例证的正反对比,使艺术规律、艺术风格和艺术理论概念更清楚;展现的例证特点越突出,学生会发现的越快。

2、教师要主导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但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检查、反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不能放任自流,实现真正的自主。

3、合作要民主和谐。在合作学习过程需要在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实行,才会激发学生发现的冲动和热情,调动学生大脑进行积极思维,进行有意义的发现。

4、卡片要充分利用。卡片小,却作用大,是用于收集资料和信息的工具,在课前用卡片收集资料,课中用卡片记录思想,课后用卡片交流。有些想法、灵感稍纵即逝,想到马上记下了,便于交流,在发言时,也可消除部分同学的胆怯的心理。

总之,“发现学习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让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思维更加活跃,以提高观察能力、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布鲁纳·布鲁纳 《发现学习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2]王大根 《美术教学论》[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 龙游县横山中学 浙江衢州)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鉴赏运用
三步教学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
高中美术鉴赏课实践式作业的设计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
如何提高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质量
影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因素与对策
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心理学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