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几米同行——漫画自画像》

2014-10-29周志霞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自画像头像漫画

周志霞

教材分析:

《与几米同行——漫画自画像》是根据浙版美术教材第七册《漫画与生活》的教学内容拓展延伸的,漫画是一种“笑的艺术”,被称之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言,现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尤其被儿童所喜爱。台湾漫画家几米的漫画绘本,有着较强的儿童情怀,天真浪漫的想法,描绘出了一个个最美的梦想。丰富多彩的漫画,配上短短的文字,震撼了国内外许多人的心灵,引起大小不同读者共鸣。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报刊杂志的最佳童书奖。几米漫画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一幅幅简单而夸张的画面,幽默而生动,充满了生活情趣或浪漫幻想,表达了作者的某种观点。漫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希望让我们的生活也能成为漫画的源泉。

学情分析:

儿童画画一直具有符号性的“简单与概括”,幼稚性的“稚拙而纯真”,天生具有一定的“漫味”。但是整个小学阶段漫画课程设置较少,中段学生才刚接触漫画不久,对人物的创作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往往会出现这么一种现象,人物不够夸张有个性,动作不够形象与生动,主体表现用意不够明确,画面简单而感染力不够。欣赏几米的漫画作品,其中大部分浅显易懂,其夸张变形的、极富艺术感染力的形象,也非常符合这些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使他们一看就能体会到其中诗意的美感与幽默感。学生通过欣赏、创作漫画作品,“打破常规,与众不同”地想别人之没有想的、画与别人构思不一样的画,从而更好地展开想像,启迪智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几米漫画作品,了解几米漫画人物的基本特色。

能力目标:进一步学习漫画夸张的表现手法,能根据自己面部特征,创作一张完整地有幽默感的漫画自画像,启发学生感悟生活,提高学生对漫画的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体验生活中的幽默,形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夸张与变形的方法设计自己形象,创意地表达自画像中的幽默感。

教学难点:有独特创意与构思。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记号笔、蜡笔,课前搜索几米的相关知识。

教师:多媒体课件、几米漫画书,画册、画纸。

课前阅览:选一本几米漫画书,选出书中最有美感、最佳创意、最具幽默感的三张画面,分别夹上相应的书签。

教学过程:

一、启发想象、漫画导题

1. 创设鸟儿飞翔的情境,师生谈话交流

师:看着天上的小鸟在飞,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生:小鸟真快乐!

生:我也好想飞啊!……

2. 图片局部展示,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师:看看几米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哦,要有鸟的羽毛,要有鸟的翅膀……最重要的是要有什么呢?请根据图猜想一下!

生1:要有鸟巢。

生2:要有鸟妈妈,嗯,还要有鸟爸爸!

师:哈哈,有了鸟妈妈和鸟爸爸,能生出你这样的小鸟吗?这不是太搞笑了吗!你觉得这样的画,可以称为什么画呢?

生:漫画

师:真棒!你曾看到过的漫画有什么特点呢?

生1:有些变形的,还有更夸张的。

生2:一般比较幽默甚至带点讽刺的。

师:是啊,这些表现生活中幽默讽刺,带有些夸张变形的画,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漫画。

3. 联系见过的漫画作品,小结漫画的作用

师:你觉得生活中的漫画有什么作用呢?

生1:让我们产生更多的想像。

生2:看了觉得很好笑,很开心。

生3:有时候还能起到广告宣传作用,报纸上就很多这样的漫画。

4. 出题《与几米同行——漫画自画像》

师:好吧,接下去就让我们与几米同行,一起来尝试一下用漫画的方式来画画自画像吧!

二、初步尝试,漫画头像

1.观察自己的表情,尝试画出简单的头像

师:接下去请你对着镜子表演几个自己夸张或幽默的表情。

根据镜子你的五官特色与变化,画下你认为比较夸张或幽默的脸部表情,可以是正面或侧面,大小不定。

注意:音乐停笔也停。

学生拿出镜子观察后,用记号笔纸上简单画出自己的头像。

2.展示不同郝完美头像,寻找漫画头像的方法

师:瞧,这是几米作品《我不是完美小孩》中的郝完美,你能根据郝完美的不同头像造型,找出你认为特别夸张或变形的部分吗?

生:那个第三排的郝完美鼻子是圆圆的,眼睛像星星,嘴巴白白的,很像一个小丑。

生:最后一张脸上用了绿色,很特别。

生:那个侧面的,表情很夸张很凶的样子。

……

3.根据学生对作品的观察与分析,总结出漫画头像的方法

总结出示:漫画头像

夸张——眼睛、嘴巴、眉毛、鼻子……

改变——脸型、肤色、发型、装饰……

三、探讨研究,漫画人物

1. 师生共同探讨如何让自画像更夸张与幽默。

A.师:这里有个好大好夸张的头部,请你想像一下,他的身体在下半张画面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1:也会是很大的,可能只画得下局部了。

生2:可能会是布包裹着的身体,因为他嘴里还在喝奶呢!

生3:可能他背着书包去上学,他的身体会特别小,这样就画的下了。

师:太棒了,看看几米是不是采用这样夸张的方法,来改变比例,突出人物的幽默效果的呢?

小结出示:夸张比例

B.师:可是刚才我们已经在纸上画好了头像,如果这头像画太小了,你会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产生漫画的效果呢?

生:头小身体大。

师:不错,头小身体大,也是进行夸张比例的一种方法哦!你还能有其它办法吗?

生:还可以在他身上加点东西,比如装饰物。

生:还可以把他的手或者什么改成动物的某一部分,比如手和脚改成鱼鳍和尾巴。

师:哦,太棒了,改变某一部分,我们再看看几米是怎样改变的呢?

生齐呼,“哇!”“变成罐头人了!”“还踩在一个小凳子上呢!”

师:是啊,他不仅可以改变比例,也可以改变常规的形态超乎想像哦!

小结出示:改变形态

C.师:如果头部和身体都画太小了,你还有什么办法,让自画像中的你更生动更幽默呢?

生1:我会添加一些背景。

生2:可以根据我的兴趣爱好,画出在干什么,比如我在战斗机里。

生3:可以想象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再加一些道具,进行组合。

师:很好,组合或者说叠加,这也是几米常用的漫画形式,看看他最后如何让画面人物更有幽默更富有想象力了呢?……这画面组合简直太荒诞了吧!

小结出示:荒诞组合

D.师:漫画中的重点还要有奇思妙想,能否创造出更加有美感有意境的画面呢?我来猜测一下这位小朋友,手捧着这么多的书,他会走到哪去呢?

教师逐幅展示图片,与学生进行猜测与比较,探讨如何让人物在画面中更好地突出主题,营造夸张与幽默的意境效果。

师:最后你能为此画想配合适的题目吗?让作品具有一定的寓意。

生:走向森林

生:走进书林

师:你认为哪位同学的题目更有深意呢?为什么?

生:我认为《走进书林》更棒,树与书谐音,可以一语双关。

总结出示:漫画人物法则——夸张比例、改变形态、荒诞组合、奇思妙想……

2.展示书中已夹好书签的几米作品,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寻找更多的漫画人物的表现形式。

如:点线面结合的虚幻空间;灿烂色彩描绘的动感空间;作品中特有美感形式的应用,对称、重复与变异;特殊角度的描绘,仰视、俯视与倒立等……

四、创意想象,完成创作

1.师:通过我们对几米作品中漫画人物的研究与探讨,相信现在的你一定充满了想象与激情,那么拿出你刚才未完成的自画像,让我们的自画像更富有漫画特色吧!

2. 作业要求:

师:在原来的漫画头像上,巧妙利用几米漫画的特色,采用更加夸张或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我的漫画生活,画好后签上大名,粘贴在小组漫画册中。

五、评价交流、拓展延伸

1.作业展示与评价,各小组把粘帖好的漫画册打开,放在相应的展示框内,同学间相互欣赏与交流。

师:请你把手中三张不同的书签分别插入你认为合适的作品中。谁愿意上前介绍一下自己作品的满意之处,或者为别人作品点赞与提建议都可以。

生1:我的自画像中画的是我的未来我的理想,一声呐喊,就能把黑暗的太空点亮。

生2:同学们老是笑我个子矮,我跟大象换来了两条腿,多美的事!原来我这是在梦里,你看出来了吗?

生3:《别再吃了》是我在警告我自己,再吃不仅仅是肚子痛,看看我的大黄牙,你就知道为什么了,哈哈……

生4:《纸上小人转转转》,这张构图挺有创意的,但是我觉得题目可以改成《多变的我》,因为他平时就喜怒无常啊!

2.图片展示各种几米作品的应用,总结拓展漫画作品的意义

师:几米已经走入了我们的衣食住行,你瞧,一本《地下铁》让台北地铁站,看到了盲人姑娘的希望;《走向春天的下午》让睡在床上的你闻到了春的气息;背上郝完美的包包,似乎时刻在提醒着我们的爸妈,我们都不是完美小孩……如果你有兴趣,课后可以更多的关注几米与漫画,他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希望还能更好地发扬我们漫画之乡的特色。

课后反思:

美术课程改革中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几米的漫画作品欣赏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各种不同的表情,脸部表情是表现人物特性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采用让学生通过镜前尝试表演与细致观察,利用写生的方法加上漫画夸张的形式,让学生表现出自己的基本特征。我采用多种不同方式对几米漫画人物的进行图式解构,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反应,再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与发现,感悟与体会如何更好地表现漫画人物中的创意、美感与幽默感。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学论教,我们要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都更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猜你喜欢

自画像头像漫画
五月·自画像
我的自画像
自画像的内心独白
可爱的卡通头像
用钥匙画头像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中国第一张马列头像股票
我的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