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魂
2014-10-27刘梦贤
刘梦贤
震撼于一位八十多岁的152军医院老军医,优秀共产党员张炳然退休不离岗二十多年义务为军为民服务的平凡事迹。
一
平凡与功勋章
——他把功勋章和荣誉当作压力和动力
是他!没有放下在党旗前宣誓举起的右手。是他铭记入党时的誓言。六十多年来,他用汗水和生命在平平淡淡的医疗事业中创造了辉煌。
十多枚二等功、三等功、嘉奖及先进奖、专利、联合国颁发给他们团队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国务院为表彰张炳然对医疗事业的突出贡献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奖。证明了他的医术医德和人品。
是他!牢记科技强军的信念,呕心沥血创造了军队医疗器械专利技术十多种科技进步奖,在全国全军推广应用。尤其是“电员针(现改为恒流脉冲电源针)”引起了国内外中医界针灸界的强烈反响。专家称之为中国针灸界的一场革命。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付全有亲自接见了张炳然教授。
张炳然视患者为亲人,视战士们为子女。被他治好站起来的患者数以万计,他用人品和道德树起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平凡形象。和他相处过十几年的时任老院长感慨地说:“老张退休前对工作兢兢业业,不计名利,拼命工作,退休后二十多年几乎没有离开岗位。如今八十多岁反而更加‘高烧不退。”
他不为多枚功勋章而骄傲,他不为获奖数十项而自满;他的专著、论文数十篇(本)名震中外,却从不向别人谈起;他不为正军级工资待遇、科技四级而奢华;他不为美国、意大利、新加坡、德国等多个国家超高薪的诱惑所打动。他仍然坚守在患者的病床边,在这块没有硝烟的净土上,默默地工作着。
他心中没有自己。由于过度操劳他患有脑梗塞、高血压、老毛病结核、发作性眩晕等多种疾病,他不会给自己去看病,谁也无法让他休息看病。
怀着敬慕的心情拜访了这位德高望重,享誉军内外、年近古稀的老军人——专家、学者、老教授张炳然。
当我们走进理疗室时,一位穿着白大褂白发苍苍的老人,手中拿着葫芦大小的器械,坐在病床前,专心致志的为一位躺在床边上的患者理疗腰椎。他面部柔情细腻,沉静、慈祥、可亲、得像个爷爷,像个父亲,又像患者的家人。老人对我们的进门并不注意,因为理疗大厅挤满了病人。慕名登门求医者天天如此,他习惯了。
从医疗室到张主任住的地方不足500米,他拖着不方便的右腿走了足足十几分钟,老人家一路无语。
到了医院家属楼他家的门口,我首先映我眼帘的是他家门上一幅醒目的对联,又引起了我的震撼。
上联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下联是:“心怀患者服务至上”
横批是:“为人民服务”
仔细一看是手写的。对着这副对联让我深思良久,试想传统的春节人们用对联求福、求财、求运、求平安的祈盼。而他在门上写上自己的心声以此鼓舞自己、提醒自己,这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啊!
走进他家大厅让我比较意外,这是与他身份极不相称的装饰,比一般家庭还普通。我环视了一下,大厅里只有满满的书架立在那里,有无限生机。各种政治和技术书籍摆满书架。我环视四壁想寻找他众多的功勋章和嘉奖状,却一无所获。此时,已是下午一点了。
二
牢记民族仇恨和国耻、以医报国
一九三二年夏,长江的水汹涌澎湃,咆哮着滚滚东流,巨浪拍打着两岸江堤,仿佛是倾诉中华民族的悲哀。
在苏北大兴县长江北岸的口岸镇的一个小村庄,农家园里传出一声婴儿的哭声。张炳然来到了这个动乱不幸的世界。从他记事起父母就教他做人做事的原则,算是个礼仪世家。幼时的张炳然看到的听到的是贫困与落后,饥饿与灾荒。再大点就懂得了屈辱和压迫。尤其是日本侵略者占我东北、侵我中原,对中国人民实行三光政策,日寇的烧、杀、抢、暴、淫的罪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刻下了深深的伤痕,埋下了报国复仇的种子。抗日风潮席卷苏北。张炳然这个小村庄也燃起来抗日烈火。叔叔伯伯大哥们参加抗日游击队。年少的张炳然参加了儿童团,跟着民兵斗劣绅打恶霸,路边放哨盘查坏人。每天也跟着伯伯叔叔大哥们舞枪弄棒,习兵练武,给新四军送情报送粮。慢慢地懂得了爱与恨,懂得了正义与邪恶。他心里知道当兵光荣当军人能保卫祖国。朦胧中慢慢产生了爱国情结。
一九五○年,他考取了武昌高专读书,此时恰逢朝鲜战争暴发。举国上下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浪潮。早有参军愿望的张炳然欣喜若狂。满18岁已是一米八○的个子,帅小伙连夜写了参军申请保证书交给教务处,还对学校扔下一句:“不让当兵,学也不上了”。最难办的是他的女朋友是个名门之女全家希望他聪敏帅气的乘龙快婿张炳然将来是个学者教授或者是达官显贵,全家坚决反对他当兵。张炳然非常爱她,两人在他当兵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张炳然对女朋友没有让步,毅然选择了当兵。
在武昌高专只读了一年书的张炳然,背着家人穿上了军装。家人知道儿子从小有执着的个性,是拦也拦不住的。只望儿子一切都好。同学们羡慕的送别这个品学兼优的好同学好朋友,只是没有见到他漂亮的女朋友。
第二天,张炳然到新兵连去看新兵分配表,看了一遍又一遍的,当看到他名字时,张炳然那双不会落泪的眼里潮湿了。分配名单上张炳然被分配到哈尔滨医学院(现哈医大)到后勤部队去上学。这个不多言语的老实人激动的走到首长办公室,委屈的要求:“我要求参加志愿军是想赴朝作战,不是来上学的,是想上朝鲜战场的”。首长拍拍张炳然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你在这批新兵中文化程度较高,部队医生紧缺,需要有文化的军人,好好学医,以医报国,为军队服务,为人民服务是一样的,小伙子!服从分配是军人的天职”!张炳然低着头走了出来,从冲锋陷阵的枪林弹雨抛洒热血的理想中。再一次规划了自己的人生。
张炳然是一个有个性有主见的人,既然组织分配上学,学好了再为人民服务,他选择了服从。五年刻苦认真的大学生涯,让他政治上思想上成熟了,他学会了外科的各项技能,同时,他奋发努力,又刻苦钻研也熟悉了妇产科、五官科,小儿科、口腔科,中医等专科医术。
他在大学里学习优异,表现突出,他经常随部队出去训练,不错过每一次学习的好机会。
有一次,学校组织去山区某基地。此地区环境比较恶劣,山路险峻,坡陡路窄,沟凹不平。不少战士们在这恶劣环境下长期生活和工作,不仅磨坏了鞋,而战士们的脚都磨出了泡长了鸡眼。很影响战士行动,忍痛走路和军事训练,影响施工执行任务。张炳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亲自看看战士们的脚到底磨到什么程度,他亲自给年龄小的战士洗脚,看看那满脚的血泡和茧子鸡眼,张炳然心中震撼了,下决心解除兄弟姐妹的病痛,这是自己的责任。
在校他没学过割治鸡眼,书上也找不到此类医术。他四处奔波,打听。他在澡堂里找到了修脚师傅,向师傅说明来意。修脚师傅看着穿军装英俊诚恳的小伙子很是感动,一样一样教他。张炳然学会后,心花怒放,回到营地。他不分昼夜地为患者治疗,还宣传怎样防止长鸡眼和自我防治。他把自己负责的战士们全部治好,还给各连队的卫生员交流了保护战士们脚的办法。张炳然看着兄弟姐妹的脚恢复了正常,不多言语的他会心地笑了。他感到为战士们服务的快乐和幸福,此事,部队学校对他进行了表彰。
聪明的张炳然悟出了一个道理:强军必强体。在为军人服务这个理念上,更加坚定了信心,为实现这个理念,他坚持六十多年,至今八十多岁的老人还在这条路上走着……
三
在朝鲜志愿军烈士墓前完善了
自己的人生观
一九五六年八月,他奉命随部队赴朝鲜674医院执行任务。张炳然穿上人民志愿军的军装,戴上红星闪闪的军帽,身材魁梧,英姿飒爽,好一个中国军人的风范。他几年前赴朝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但不是去作战,而是执行比作战更艰难的“救死扶伤”。张炳然毅然打起背包随部队踏上了赴朝的列车。
当呜呜呜的火车跨过鸭绿江中朝大桥,进入那三千里江山的土地时,他的心马上揪了起来,远比他想象中战争给朝鲜人民带来的灾难重要的多。战争给朝鲜人民留下的创伤,被摧毁的城市,被炸断的道路和桥梁,被炸弹破坏的村庄和农田依稀可见。千疮百孔,弹痕累累……
张炳然站在车窗前,含泪看着这被战争摧残的家园心情十分沉重。他想到这些被残酷的战争破坏的城市、村庄、道路和桥梁,是可以用援建帮助来解决的。但是战争给朝鲜的人民和入朝的志愿军战士们造成的心灵创伤,是无法用物质来填补和解决的。此刻,他的心再也控制不住,爱与恨、情与仇、敌与友搅动着他的心。他挥着拳头重重砸在车座上:“我没有在枪林弹雨的硝烟中冲锋陷阵,流血牺牲,今天能为受战争摧残的朝鲜人民和驻朝的受伤的兄弟姐妹们服好务,也是一次艰巨光荣的任务”。张炳然清醒地认识到,对朝鲜人民和赴朝的战士们不仅仅是治疗战争留给他们的伤疤,而是用自己的爱去治疗留在他们心理上的伤痛,这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不仅仅是医疗任务。也是给他“治疗”心灵创伤这光荣的政治任务。张炳然思想上和精神上又一次升华。
当他随部队走下列车时,受到了朝鲜人民和志愿军兄弟姐妹们的欢迎时,大家忍不住相拥在一起。张炳然暗暗下了决心和定位,他们为朝鲜流了血,我一定要为朝鲜人民和战士们多流汗,减轻伤病员的痛苦。
驻下第二天,卫生营主任张文中给张炳然谈心:“我们的部队太需要医疗专家了,在战争中,不少战士受伤后,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牺牲了,每想起他们,我心里很难过”。张炳然倾听着首长的介绍,心脏加速了跳动,我应该早点来。
随后张主任把张炳然带到一座志愿军烈士陵园里,张炳然的心马上揪了起来,这里严肃、寂静、凄凉。张炳然看到这一个个简易的墓碑,联想起那一张张活泼可爱的脸庞,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两行热泪刷地流了出来。他的心几乎停止了跳动,他双腿并拢举起右手向这些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长眠于异国他乡的兄弟姐妹们行了个军礼,并深深地鞠了一躬。
张主任见张炳然激动地情绪,拍着他的肩对他说:“我们许多战士长眠于这里,我们活着的人要擦干眼泪,继承他们的遗志,学习他们的爱国爱党爱军爱民的牺牲精神。不论遇到多大困难,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时刻做好为祖国为人民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准备。做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才能对得起这些革命先烈”。
张炳然在烈士陵园中,迎着刺骨的东北风,悲痛的参观了一个个简单的墓碑,牢记首长叮嘱,在长眠于异国他乡的兄弟姐妹们墓前低下了头:“你们安息吧,我会用生命继承你们的遗志。”
张炳然从首长的手里抽出手来,擦掉眼角的泪水,严肃地举起右手,刷地又一个军礼:“请首长放心,我会做到的,不会辜负党、军队、人民对我的培养,做一名合格的军人”。张炳然向后一转,迈着矫健的步伐径直的向前走去……踏上新的征程。
这是个神圣的军礼,庄严的承诺。
张炳然怀着理想,记着长眠于异国他乡的兄弟姐妹那张张面孔。牢记着这神圣的军礼,庄严的誓言走过他的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的蹉跎岁月。“小车不倒只管推”的榜样,至今仍然在鼓舞着他,走着,走着……
年逾古稀的老人,大专家、老学者、老教授、神医、不为名不为利的张炳然,他可以挺起他挺不起的腰,拖着他伸不直的腿,仰起那仰不起的头。他可以自豪地说:“我做到了,只要还能动,我还要做下去,不会离开病人。”
是的!他用行动为人民服务。六十年如一日,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他抗拒各种诱惑,相比那些一个个落马的高官、腐败的共产党员,让那些无所事事的共产党员,你们难道不该反省自己吗?
是张炳然用行动让人民对党产生更大的信心,张炳然用平淡的事迹塑造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朝鲜驻军多在崇山峻岭中,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多在岩洞深山老林之中驻扎,长期驻守在坑道中,忍饥受寒,生活无规律,多半受风湿影响。张炳然经过仔细调查,很快发现损害战士的主要疾病是颈椎、腰椎、腿胳膊关节因受风寒湿侵害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在折磨着战士们。战士们疼痛难忍,张炳然心急火燎,自己学的是外科,对治疗类似病症知之甚少,只知道一般疗法贴膏药。这些看着不是大病却让战士们倍受折磨,张炳然昼夜不安,查阅书籍,边学边实践,和同行针对此病探讨药疗和传统的针疗。有时选穴位要先从自己身上试针。张炳然的腿、胳膊,扎的全是针眼,他按照中医上的推拿、按摩试着给战友看病。
张炳然勤奋好学,善于钻研。他乘回国休息时,不在家陪伴亲人而是到中医院去找专家、医生求教医术……
军人在街头、浴池学修脚,人们惊奇,他淡定;
军人在学推拿按摩,人们不理解,他坦然。
一个个民间偏方,专家理论,内行经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请教。学好本领,去实现自己的誓言。牢记首长的叮嘱,要做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
他就这样顽强、执着、追求……
两年多的朝鲜战地生活,磨炼出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顽强的性格。他让多少痛苦的战友脸上浮上了笑容,让多少不能站起的战友站立起来,投入新的战斗。多少人向他投来感谢的目光,他不敢坦然接受,这是他应该做的,还有更多事情需要做的。多少个奖励是对他为军队贡献的肯定,张炳然认为这不能作为骄傲的资本,这是党和军队、人民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是在鞭策自己。鼓舞自己。他总觉得自己还做得不够,他养成了一种只会自责反省自己,不会抱怨的性格!
有一次深夜,他为抢救一位生病的朝鲜儿童,腿被摔得出了血,他偷偷注意包扎了一下没让人知道。他用医术和爱为朝鲜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朝鲜人民,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尽了自己的一份心。
两年后,张炳然奉命回国时,朝鲜人民穿上盛装,依依不舍地站在站台上,含泪挥手欢送这位中国亲人。朝鲜人民那举起的手让张炳然记忆犹新,也成了他为人民服务的动力。
四
他严守军人的天职:“服从”
——在“逆境”中更要学雷锋
一九六九年,他所在的部队派他到大别山山村去以巡诊为名,“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张炳然毫无怨言,打起背包,背上医疗器具,由一名卫生员陪同,踏着山间小路,开始了向农民学习的过程。张炳然却觉得这也是自己能为农民服务学习的好机会。
他所去的地方是极其贫困落后的大别山区。农民生活非常艰难,土地贫瘠,山岭沟壑,可耕地很少,村民没有经济来源。一家养两只母鸡下几个蛋,换个盐,拿粮食换药这样度日。每家房前都挂几串山野菜,以备冬天吃用,就算是好人家了。穷者,连裤子都穿不上,一年四季穿一件衣服。有病了上山采些草药“熬”过去。“熬”不过去的就听天由命。至于医疗条件则更差,就是离这村几十里外的沟头上有一个“郎中”,村民们由于没钱也看不起病。
张炳然这个不善言语的军人,看到山村现状,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哎!太苦了。
张炳然带着卫生员来到村里,这里连一间像样的房子都没有,更不用说找张桌子了。张炳然借了一间用草搭的房子,又借了些草,铺在地上,就算医疗床了。两人只得跪着给患者看病,这个一米八0的个子,一跪就是十几个小时。开始没人来看病。因为他们没有钱。村干部作了几次动员,才有村民陆续来看病。
由于生活条件差,多半村民营养不良,发育不好,身体偏瘦、偏黑,有些身体畸形,张炳然看到这些村民黯然落泪,一种同情感和责任感涌上心头。他能做到的就是尽心尽力为村民们看好病。
有一天,来了个村民,衣不蔽体,皮包骨头,弯着腰,蓬头垢面,他是村里最穷的单身汉。张炳然这个天生同情感极重的汉子,长叹一声,摇摇头。反复诊断他所患的病后,把带他到小溪边给他洗洗身上的灰,告诉他:腰病是长期躺地上形成的。以后要把草垫厚些,肚中有虫。是整天在外捡东西,吃不干净食物造成的,张炳然把他的腰进行了十几次理疗,腰慢慢直起来了。针对肚子里的虫,让他吃了几服药,肚子不再大了。
过了半个月,这个村民在河边洗了澡,穿上张炳然给他的衣服,出现在张炳然的面前激动的喊了声:“张军医!”眼里含着感激、兴奋和自豪。张炳然看到眼前着个,干干净净的村民那淳朴的表情,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享受了为村民做点事的会心的快乐。
张炳然,这个帅气十足的年轻英俊军官从早起到天黑,跪在用草铺的“病床”前给排队的村民们一个一个的检查、治疗。由于村民们太穷,卫生条件差,身上的灰和发出的气味熏得张炳然和卫生员喘不过气来。但是,他没有一点嫌弃,而是觉得村民们太辛苦了,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他们服好务。张炳然天天跪在地上,一跪就是十几个小时,连口热水都喝不上。跪的腿、疼头又晕、眼发花实在坚持不住了,就站起来伸一下懒腰,马上又跪在地上为村民们治疗起来,年长的村民心疼地劝张炳然歇歇再忙,张炳然看看渴望求医的村民们不忍心停下来,再累也值得。
从天亮太阳升起到日落西山,村民们陆续散去,两人才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坐在既是病床又是他们晚上睡床的草堆上歇一会。张炳然此时的心情是:不是想着又疼又酸的双腿,而是嫌太阳出来的太慢,日头落得太快,天要是长一点多好。
“累了吧!小伙子。”他拍拍年轻的卫生员像慈父一样的问。
“不累,首长!”卫生员回答着,已经坚持不住歪在草堆上睡着了。村里没有派饭,也不能派饭,卫生员跑到山外买几个烧饼算是两人的早餐,用军用壶灌些山泉,喝点水就很满足了。
张炳然非常珍惜这次“知识分子再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机会。自己是一名革命军人,这是自己应该做到的。他跪在地上实在坚持不住时,就想到了白求恩大夫,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他为了什么?无私、无畏、奉献。
那些长眠于异国他乡的兄弟姐妹们为了什么?为一个军人的天职付出了生命。老首长的叮嘱一直响在耳边,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终生教诲,指导着张炳然的行动。
自己吃点苦,受点委屈算什么!!!
他还鼓励卫生员:“我们比朝鲜战场上,睡战壕,钻坑道,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强多了”。
俩人无怨无悔,默默地为一个信念工作着。
张炳然用真诚细心的服务,取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尊敬,他更是用自己高超的医术,治好村民们长期治不好的疑难杂症。人们称他为“神医”,是村民们发自内心感谢共产党,感谢军队派来的好医生,感谢这位和蔼可亲的英俊的好军医的尊称。
“神医”唤起了村民们对治疗自己病苦的希望,巡夜治病不仅仅是让村民们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他们用实际行动对村民进行了一次爱党、爱军人、爱社会主义的爱国教育。张炳然享受了这种付出的快乐。
每天数百人挤到山村医疗点求医,水泄不通,政府派人维持秩序…
张炳然每天治疗上百名患者的同时,又想到了自己走后,这里村民的医疗怎么办?他建议当地政府派赤脚医生来跟着学医。一下来了七八个赤脚医生,天天围在张炳然的身边学习。
他根据该地高发病的规律,就防和治的问题,向赤脚医生讲解,把中西医结合的医术都传授给了他们……
几个月过去了,张炳然已习惯了天天和村民们交往,每天啃烧饼的生活,和村民们建起了深厚的感情,这段时间他光军裤就磨烂了两条,膝盖上也磨的红肿,都快长出老茧了。几千的村民得到了治疗。
巡诊锻炼的时间结束了,他们需要回部队,消息传出,山村沸腾,村民们都盼望他们能多留几天。
离别那天,自发组织的欢送队伍、欢送的标语、横幅在山村、沟边、小路上、树上到处都是,一路两行比赶庙会还热闹。村民用此种方式来寄托他们对军队军医的感谢之情,更涌出的是军民鱼水情深。
当地政府派出三位赤脚医生,抬着“感谢”的镜框和半麻袋感谢信,把张炳然一行一直护送到张炳然的所在部队医院,这件事在军、地两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部队政治部以张炳然为典型,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大大推动了军队的精神文明建设。
张炳然被评为“优秀知识分子”,还授予“学雷锋积极分子”。
通过这次巡诊让张炳然在政治上思想上又有了一次质的飞跃:为人民服务必须真心实意,还得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使他在蒙眬中闪现出“一生为人民服好务”的信念。
一九七0年11月,是张炳然终生难忘,刻骨铭心的日子,师政治部比准了他的入党申请。而他在而立之年,在党旗下举起了右手,向党作了郑重宣誓。
张炳然要求入党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增加自己的责任。从此他以党员身份更好为军队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终生努力,
八十多岁白发苍苍的老人,六十多年没有放下举起的右手,用千百个事实,证实了他对党发出的誓言,而且准备走到最后一刻。
五
“联合国奖”“国务院奖”
“功勋章”等奖项
——让他更努力、更勤奋、更低调,对自己要求更严更高
一九七四年,由于工作需要,武汉军区把张炳然调到武汉军区军医学校当教员,他接到命令,整整行装立刻奔赴岗位。他平常说的“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该校是一所新建学校,各种条件都不太具备,教室、教具、师资力量都不很完善,学员们都是各部队送来的干部、战士。
张炳然是教员,又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在背好课的情况下,帮助学校完善各种设施,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迎接入伍新兵,给新兵安排吃住,询问学生的生活是否习惯,他把这些新兵当成战友、朋友、又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看待……
张炳然白天讲课,晚上巡查学生宿舍,发现有困难的学员,直接用各种方法帮助他们。让他们安心学习。
刮风下雨天,张炳然查看宿舍是否漏雨,门窗是否关好……他以慈父的心关心着学员和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总之,张炳然心系军队、心系工作、心系学员…
张炳然把自己二十多年学习和研究的科技成果毫无保留地传给学员们,有理论有实践,学员回到部队立竿见影。张炳然留给学员们最珍贵的是精神财富。
张炳然根据他掌握部队战士们通常所患病症的规律,如扭伤、摔伤、风湿关节炎、腰疼、颈椎、肌肉疼等病。严格要求学员们掌握好这些医疗技术,回部队为军人服好务。
张炳然为学员言传身教,从医德到医术对学员们都有严格要求,张炳然的精神和行动深深的影响这些学员们。学员们对这个像父亲一样的老师充满着尊敬和爱戴,他真是“桃李满天下”。他的学员们在部队和社会各岗位上成为医疗骨干人才。
在教学的同时,张炳然还带学生们到各部队进行义务巡夜服务。
有一次,他们到郑州军人干休所服务时,一部分老军干给张炳然提出了一个似乎不可能逾越的要求。
“张主任,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大多都年轻时操劳过度,现在心脏不好,打打针吃吃药,总是不见效,而且有时出现副作用。不少人被诊断为冠心病,你们能不能发明一种不打针、不吃药、不疼痛的方法给我们治治。”
张炳然听了以后心里很沉重。目前中国中医界还没有解决无针无药无疼治冠心病的方法,然而有着极强责任感,喜欢开顶风船的张炳然还是慷慨的答复:“好,我们作一个研究的课题”。
他苦苦研究了五年,张炳然找到了“冠心病”的病因与主要痛点的原理。张炳然要让心血管“通”,谈何容易,目前国内外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你能解决吗?当时有人还给他泼冷水。
张炳然尝试了几百种改善血液循环流通的渠道及防治血管老化的规律:“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他选中相关穴位使不通的地方想法疏通。改善……他用按摩穴位、刺激血管等方法,创造了一套按摩手法。在100多名冠心病患者身上临床试验,有极好的效果。这时张炳然却病倒了。
五年多中,张炳然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没吃过一顿安生饭,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老伴说,五年就没见过张炳然的脸是什么样。他不是早出晚归,就是夜不归宿,通宵达旦在工作间里。身体越来越差,当研发快成功,张炳然坚持不住倒下了,然而他的脸上却浮现了宽慰的笑容,他为患者做了一件好事。精神让他十分强大。
他发明的冠心病治疗方法,属全国首例,他撰写了140多例患者临床案例的成功学术报告,在《中国针灸》杂志、《中国理疗》杂志上发表。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解决了中西医长期困扰难以解决的问题,因张炳然对军队教学科研有卓越贡献,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总后颁发科技《三等奖》军区授予二等功,他被列入《中国当代中医》《军中名医》《名人名家》。
张炳然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头衔也最来最多
中国针灸学会第一、二届理事
中国医药总公司中西研究所教授
全军康复与理疗专业组委员
全军康复中心顾问
河南省中医研究院荣誉研究员
济南军区理疗专业组组长
……
立功受奖十多次,名声大了,身价高了,看他是个有发财资源的国内外商人,高新聘请、高利合作等。都无法动摇他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向党发的誓言“为人民服务”。他仍然拖着不灵活的腿坚定不移地在革命的大道上走着走着……
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向哪搬
一九七九年,武汉军区调张炳然到河南省平顶山军医学校附属医院一五二医院工作。该医院各种条件比较差,尤其是张炳然主管的理疗特检科更是困难重重。当时该科只有4名年龄偏大多病的护士和三台红外线灯。建院初期经费十分紧张,一时拿不出钱购买新的设备,抽不出精干队伍来科里工作,面对这种困难局面,张炳然牢记在朝鲜战场上首长叮嘱他的话;“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不能后退”。
其实张炳然已经养成了攻坚的习惯。有条件干,没有条件的自己创造条件干,张炳然没说一个“不”字,不向组织要一分钱。自己拿起铅笔从研究到开发当起了设计师。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没钱自己掏腰包,遇到大难题请专家一块论证讨论。方案确定后,请地方厂矿配合加工,先后制作颈椎治疗机,针灸仪,红外线按摩仪,偏瘫综合治疗机等17种31件新设备。不仅节约了大量资金,也满足了理疗特检科治疗应急的需要。理疗特检科扩大了,工作人员也增加了,患者慕名而来,工作量大幅度增加。以前每年治疗几千人次增加到一两万人次,张炳然是个永远不满足现状的人,他尝到了科研成功的甜头,坚定他一直坚持的科学强军的理想。
该科室受到上级的嘉奖。张炳然所领导的理疗科连续五年被评为“先进科室”其中系列设备获全军二等成果奖和联合国信息系统颁发的:“发明创到科技之星”奖。济南军区在152医院建立了理疗康复中心。
张炳然所领导的152医院理疗特诊科在全院创造了五个首个。
1、首个获荣科技三等奖
2、首个济南军区在152医院建立康复治疗中心
3、首个获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在全军推广
4、首个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5、首个获联合国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张炳然不仅潜心研究技术改革,对人员的医德教育是言传身教。他牢记自己是一位共产党员,在党旗下举过手宣过誓。以白求恩大夫为榜样,牢记我军宗旨,坚持文明行医,清正廉洁,他以”五不”严格要求自己——不接病人一根烟,不拿病人一片药,不吃病人一次饭,不收病人一份礼,不托病人办一件事。张炳然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让病人监督,让大家监督。在他的亲身带领下,理疗中心的工作人员个个视病人为亲人、兄弟姐妹。张炳然还倡导“一高二低”活动,(即:提高服务质量及满意度降低治疗费用,降低住院天数。)几项措施的制定,患者们欢天喜地,理疗康复中心的名声越来越大。患者求医的越来越多,几乎没有医患矛盾,该科室多次评为”达标”先进单位。
张炳然一心扑在工作上,不管节假日,只要有病人就有张炳然的身影,他把患者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正像时任老院长的评价:“张主任的心中只有工作,只有患者,只有科研,就是没自己。”凡来过152医院经张主任看过病的患者,都亲身体会到了张炳然对患者像寒冬中一盆炭火一样的温暖。
由于张炳然主任日夜操劳,身体超负荷运转,体力长时间超极限透支,身体健康状况急剧下降,走路都困难了,医院领导一次次安排假期让他去疗养,但他都放弃了,因为他舍不得离开病房,离不开患者。
一九八四年,已过不惑之年的张炳然因为劳累过度,面色苍黄,日渐消瘦,四肢无力,经常感到胸部疼痛。大家很着急连患者都拒绝让他治疗。他也不离开,谁也劝不动,老伴也和患者一齐劝他,院长一天几次催张炳然停下工作住院,他就是不停,他记住焦裕禄“小车倒自管推”的名言,自己还能动。后来政治部几个干事强把张炳然拉到住院部强行住院,张炳然是个会感恩的人,感动的落下了眼泪,更下定决心要把科室办好。
在病房里他终于晕倒了,人们把他送到急诊室进行诊疗。一透视,肺部发现有肿块,诊断为肺肿瘤和肺结核,按照惯例这种病生在这种年纪人的身上最多活半年至一年。当死神来到他身边威胁他的时候,他很坦然,他没有恋着生命的延续,而是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怎样更好为患者服务,还有那些科研项目没完成。他身边放着各种资料,左手打针右手看着资料,他无声的行动震撼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惦记着患者的病,惦记着科里的工作,惦记着科研项目。院长越关心他,患者越来看他,他越住不下去,这更激励着他赶快出院,不等身体康复,凭着精神和意志与死神赛跑,他只住了两天就偷偷地出院了,回到了他只离开了两天的理疗康复中心。
日夜不停加班加点大家共同努力,终于研发成功了颈椎康复器,对颈椎病是一个特大喜讯,荣誉和奖励是对那些有贡献人的肯定,他的成果获得了全军科技二等奖。眼看张炳然的身体日渐走下坡路,走路已有蹒跚,头有些抬不起了,满头的花白发日益全白,言语更少了,思考问题更多了。在他来回上班的路上,一天数趟的脚印,一层一层把这条路踏了数万遍。
六
“神医”、“恩医”、“亲人”
一个党员干部在评价张炳然时这样说:“在我心中,152医院康复科的张炳然主任的形象是高大而完美的。要说他的好处如决堤之水,滔滔不绝。要是让我找他的小‘缺点,就是从不关心自己。我不止一次在朋友中说过:“如果说平顶山找一个最合格的优秀共产党员的话,那就是张主任。他应该是个完人。他让普通的工作闪烁着耀眼的强光”。的确,张炳然让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更加显得伟大而亲民。
笔者所接触到他的老领导、干休所同事、职工、知情人和他看过病的人。一提张主任,他们无不为其动容,敬佩之情溢于言表:“那可是个大好人,医德好、医术高、责任心强,又爱助人。”光他资助和帮助的人有上百人之多,但他从来不讲不说。
大家公认的他看病的准则有六不:不分官民、不分贫富、不分生熟人、不管老幼都一样。他眼中只有病人,没有背景。看病不开大处方,不求贵药。钱能省则省,药能少则少。住院时间能短不能长住,凡是在别的医院检查结果能为复诊所用,他决不让病人做第二次检查。从而为病人省钱省时。总之,他有一颗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无私的心。一切为患者着想,一切为患者考虑。
“送礼”“红包”是医疗界不成文的潜规划。对此,张炳然深恶痛绝。在医患关系上,他这里是一片净土。在他身上有强大的抗腐能力。他用爱心、道德、党性、人性筑成了人们称为“大好人”的美称。
送礼,张炳然认为是患者对自己的批评。
有一天,快过春节,张炳然正在家看书,突然有轻轻地敲门声,张炳然拉开门一看,愣了,是从焦作来的患者夫妇老伴俩,提着两条大鱼站在门外。张主任把他们迎进屋里坐下。
原来,这对老夫妇由于长年积累的多种病。全身疼痛,走路不便自身生活困难。求医各地都诊断为不治之症。加上经济困难。住不起院。老两口慕名来到152医院要求“神医”治病。张炳然经过诊断后,认为两位老人的病都是多种顽症,很难治愈。自己也没有把握。但是看到老两口期盼的神色,张炳然不忍心让他们失望的返回焦作。他以最低的价格让他们住院。想了很多办法为他治疗。有时,他们困难了张炳然给他们送些药、钱、粮之类的东西给他俩。使老伴俩非常感动,常对人家说:“俺遇到贵人了”由于张主任的精心治疗,老两口的病有明显的好转。春节快到了,俩人商量着,总得给张主任买点礼物感谢人家。买了两条鱼(吉祥)登上张主任家的门。
张炳然面对这个“礼”内心很复杂。不收吧两人是外地人,鱼咋处理?收了,是他最不情愿也不可解的选择。张炳然从兜里掏出100元给他老两口:“你们看病花了这么多钱,有困难。这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老俩口说什么也不收。张主任执意要给,急得老俩口快哭了就要跪下。张炳然面对这个善意、诚恳、执着的送礼人好无奈无办法。后来他脑子一转,鱼留下。但张炳然心里留下了深深烙印。医病是大夫应做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他反省自己那点做的不合适么?
张炳然拿起手机叫通了在此住院的患者小孙。患者来到他们家
“小孙,让你帮个忙,这是××送的鱼,设法退给人家,他俩家不在本市吃不完也没法放。给你一百元钱,你想办法买些价值相当的东西送给他们,适应老年人用的,要注意方法,别让人误解心里不痛快,他们的心情我领了。”
小孙按张主任的意思委婉地处理了。却让老伴俩人感动地热泪直流。他(她)们把双手合在胸口前“好人啊、好人”
此事在患者中传开撞击着不少患者的心灵。而对小孙的撞击更是多重的震撼。他在院期间目睹老主任对每一个患者是那么关心,对工作那么负责任,无论节假日、星期天,病房总有他的身影,他就没有星期天的概念,就不知道休息,他对病人的态度、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是他亲戚呢。小孙是在党政机关工作的,他面对这样一个共产党员他想了很多很多……
襄县农村有病人需要特殊照顾,主任从家里把药煎好、粥熬好送到病床前……
有病人一时钱凑不齐,主任毫不犹豫地先给垫付上,让病人先看病……
为了把他精湛的医术流传下去,他免费办班,教材资料免费给学员们。他可谓“桃李满天下”。
他在办班过程中,发现一位小姑娘在门外拿着本在听。张炳然觉得这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后来才知道这孩子是家庭贫困、上不起学出来打工,在医院开电梯,老主任让他到班上学习,给她机会,学一段时间、就让她到科里实习从经济上照顾这位学生。后来,张主任又把她介绍到有位学员开的诊所里工作,一年多后,张主任听说市卫生学校招生,老主任建议他考卫校,并资助她读书。
两年的卫校学习,是他学习不少知识和技术,出校后,老主任又帮她办了个康复诊所,他默默地用学来的技术医术继承老主任的精神为社会在服务,由于她刻苦学习已考上助理医师。小女孩长大了仍然在张炳然老师精神的鼓舞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为社会服务。
农民兄弟要关照
这是个晴朗的日子,张主任例行来到科里,刚刚坐下为患者治病。门外进来两个农民打扮的人,走路一瘸一拐地走到张主任身边。一股难闻的臭气充满了全屋。张主任赶快迎住这个不速之客,让他们坐下。他们听说“神医”张炳然是慕名而来的。张主任询问他们的病情,两人说也说不清,只会说:“省里医院让我们住院手术把腿锯掉我们没钱。他们说要是不据小腿,连大腿也保不住了。”
“张大夫,我的腿……”患者看着张大夫亲自给他洗脚早已感动得不知道怎么说好了,就是截肢也值得,半天才问了半句。
“没问题,你的腿疼,不能走是潮湿、劳累引起的,是阻断性脉管炎不需要截肢了。”张主任回答他。“不需住院,门诊治疗”
患者俩口不敢相信张主任在说什么,直勾勾地望着张主任,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几个星期就会好的”
真的,神也!几个星期,张主任,一边治疗一边给他讲卫生常识,又是给他钱,又是给他物。老俩口高兴的好像年轻了许多。
临走前,老俩口买些力所能及的礼物送给他的“恩人”。但被拒绝了。
两人走到院里,还不时地向后回头看看站在门口送他的张“神医”,想多看一下让自己病好,很少见的好人,恩人。
他!给了患者再生的希望。
2013年底快要过春节了,一位叫黄风的患者从山西太原慕名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152医院,要求找张炳然主任。张炳然主任抬头一看,这位年轻女子弯着腰,双手捂胸,痛苦难忍地站在主任面前。
来者黄风,是一位企业老板,九年前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发起病来疼痛难忍。她在太原附近各大医院进行了治疗,都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各医院都进行了治疗,七、八年的治疗不仅没治好,什么牵引、按摩、输液、吃药、针灸、踩腰等手法均无效。无奈跑到河南开封作了小针刀,才控制住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