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
2014-10-27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653100魏威张苏杨聪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653100)魏威 张苏 杨聪
消化性溃疡出血(PUB)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左右,有效地控制急性出血对减少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输血量、手术率和降低死亡率极为重要[1]。正常的胃内酸性环境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止血是不利的,胃内pH值对胃粘膜出血的止血作用影响很大,有效地提高胃内pH值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关键。质子泵抑制剂(PPI)具有极强抑制胃酸的作用,能迅速提高胃内pH值,可以有效地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本文将探讨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不同剂量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
1 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科2009年10月~2013年06月住院的90例PU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26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51.6岁。所有病例均有呕血及黑便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征象,并经胃镜证实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出血,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其中胃溃疡5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3例,复合性溃疡11例。排除病例标准:①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②消化道肿瘤;③慢性肝病门脉高压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④曾行胃大部切除或胃肠吻合术者;⑤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⑥血液系统疾病影响凝血机制者;⑦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将9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PUB)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平均出血量及平均血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随机分为3组,均予常规禁食并留置胃管,三组病例均在积极输液和(或)输血以补充血容量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0.9%NS100ml静滴(30min内滴完),2次/日;B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0.9%NS100ml静滴(30min内滴完),并以8mg/h微量泵持续静脉维持;C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0.9%NS100ml静滴(30min内滴完),并以10mg/h微量泵持续静脉维持。3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不用其他任何止血药物及其它影响胃酸分泌的药物。
1.3 临床疗效评价 疗效的判断以消化性溃疡是否已停止出血为标准[2],①患者无继续呕血、黑便症状,血压、心率稳定在正常范围,肠鸣音正常,血红蛋白无继续下降;②大便转黄,大便潜血试验阴性。依据以上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用药3天内无活动性出血,达到上述出血停止指标者为显效;用药5天内无活动性出血,达到出血停止指标者为有效;超过5天以上仍有呕血、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等活动性出血征象者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χ2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 三组PUB患者疗效比较(例)
2 结果
2.1 3组PUB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 结果显示:A组总有效率73.3%,B总有效率96.7%,C组总有效率93.3%;B组和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不良反应 3组共90例PUB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仅有1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轻微头晕症状,上述症状均未影响治疗,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监测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提示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及出血后持续不止的主要原因是胃酸持续发挥作用和胃蛋白酶起辅助作用导致的。正常的胃内酸性环境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止血是不利的,当胃内pH值>6.8时最适宜凝血,血小板活性最强,当pH值<6.8时,血小板集聚和凝聚开始出现异常,当pH值<6.0时,血小板开始解聚,同时胃蛋白酶开始水解,新形成的凝血块和新鲜血痂被消化而再出血,胃蛋白酶消化凝血块在pH值2~3时最强,在pH值接近中性时作用完全消失;故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时,要应用有效抑酸药物使胃内pH值尽量接近中性,使胃蛋白酶失活,稳定已形成的血栓,达到止血目的,并且抑酸能有效地削弱胃酸对裸露血管的侵蚀作用,改善止血环境,从而加速止血过程。
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是目前公认的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有效的药物,其抑酸机制为选择性地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3],而H+-K+-ATP酶是胃壁细胞泌酸的最后环节,当其被抑制时任何作用于壁细胞受体的活性物质均不能发挥作用,使该酶失去活性抑制胃酸分泌的最终步骤而产生强大的抑酸效果。
近年的研究表明,口服给药、单一或重复静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不能很好的使胃内pH值保持在6以上,而首次静脉注射后持续输注质子泵抑制剂,能很好地控制胃内pH值,延长胃内pH值在6以上的持续时间,可显著使溃疡面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从而稳定血凝块,使消化性溃疡出血及时停止。本研究中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1),说明埃索美拉唑的疗效与剂量有关,但B组和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H+-K+-ATP酶含量有关,当埃索美拉唑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H+-K+-ATP酶已被抑制,随着剂量增加效果达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变化了[4][5][6]。故笔者认为B组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40+8”剂量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最为显著, 医药费用支出最佳;而C组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40+10”剂量虽总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明显增加患者医药费用支出;综合比较B组治疗方案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