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西药房742例退药情况分析及对策
2014-10-27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10260邓云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10260)邓云锋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可以治疗疾病,而另一方面也可能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1]。药品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2][3]。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药政发(2011)11号《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28条规定,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4]。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退药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给医院药品的管理造成困难,而且还严重威胁患者的用药安全。为此,本文对我院门诊西药房2013年6月~2013年12月的退药处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规范和减少退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查询我院门诊西药房2013年6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的处方情况,并收集退药处方资料。
1.2 方法 对所收集的退药处方按退药科室、退药原因及退药品种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门诊西药房退药率 2013年6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门诊西药房共调配处方1107360张,其中退药处方有742张,退药率为0.67‰。
2.2 退药科室分布及构成比 申请退药的科室分布情况及构成比的结果见表1,由表可知呼吸科退药处方最多,共110张,占全部退药的14.82%;其次为急诊科和消化内科,退药处方均为73张,均占全部退药的9.84%。
2.3 退药原因及构成比 退药原因及构成比结果见附表2,由表可知导致退药的原因有药品不良反应、医师错开医嘱、患者拒绝用药、患者病情变化及医疗保险费用问题,其中,药品不良反应引起的退药居于首位,共有350张处方,占全部退药的47.17%;其次为患者拒绝用药和医师错开医嘱,退药处方分别有200张和77张,分别占全部退药的26.95%和10.38%。
2.4 退回药品类别及构成比 退回药品类别及构成比见附表3,由表可知退回的药品品种中,排在首位的是抗菌药物,退药处方有328张,占全部退药的44.20%;其次为中药类(包括中药注射剂和中成药)与诊断用药,退药处方分别为98张和79张,分别占全部退药的13.21%和10.65%。
附表1 申请退药科室及构成比
附表2 退药原因及构成比
附表3 退回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3 分析与讨论
3.1 退药科室分析 由附表1可以看出,退药科室居于首位的是呼吸科,占全部退药的14.82%,主要是由于此科室用药以抗菌药物为主,而发生退药主要是因为抗菌药物的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高,例如出现皮疹、瘙痒、头晕等,此外细菌容易发生耐药而导致治疗疗效不佳;其次发生退药较多的科室为急诊科与消化内科,分别占全部退药的9.84%,主要原因在于急诊科的患者病情比较特殊,而且容易发生变化,需随时调整用药方案,导致先前所开药品不宜使用,从而发生退药;而消化内科有许多患者由于各种因素拒绝接受胃镜、肠镜等检查而导致退药。
3.2 退药原因分析 由附表2可知退药的主要原因为药品的不良反应,占全部退药的47.17%。其次为患者拒绝用药和医师错开医嘱,分别占全部退药的26.95%和10.38%。药品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药疹及过敏反应等。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为抗菌药物(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复方制剂等)和一些中药注射剂(如注射用丹参川芎嗪、苦碟子注射液等)。患者拒绝用药从而导致退药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原因在于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保健知识的广泛普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5],有些患者阅读药品说明书后,对药品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产生恐惧心理或者觉得药品不对症而拒绝使用;也有些患者由于检查项目取消而导致相应的诊断药品要求退药,例如肠镜检查,其预约周期较长,部分患者在检查时由于个人因素不能进行检查或在发药之后无法在约定的时间内进行相应的检查;还有些患者由于经济原因而退回比较贵的药品,如恩替卡韦片(博路定)。医生错开医嘱导致退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些医师对药品信息不够了解,开具处方时将通用名、商品名、规格、剂型、溶媒书写错误,如将奥氮平片(欧兰宁)错开成奥拉西坦胶囊(欧来宁)或将口服液错开成片剂;二是有些医师在没有询问患者以前的用药情况就开具处方而造成重复用药;三是有些医师对一些新药的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注意事项不熟悉,所开具的处方存在配伍禁忌而导致退药[6];四是由于处方剂量超量而导致退药。此外,部分患者退药的原因还有患者病情变化包括住院、转院、死亡等导致医生先前开的药品不再使用以及医疗保险费用问题。
3.3 退回药品类别分析 由附表3可知退回的药品品种中抗菌药物居于首位,占全部退药的44.20%;其次为中药类(包括中药注射剂和中成药)与诊断用药,分别占全部退药的13.21%和10.65%。目前,抗菌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品种繁多、使用量大、更新换代迅速,并且各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日益增多,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也相对增多。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瘙痒、头晕、腹泻等,例如有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左克)后,出现皮疹而要求退药。其次,中药类退药也比较频繁,主要原因在于患者使用后发生了不良反应。随着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此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如注射用丹参川芎嗪、喜炎平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等,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其成分复杂,质量不容易控制。此外,诊断用药在退药中也占有一定比例,主要是患者由于诸多因素而取消检查项目,从而导致相应的诊断用药发生退药,例如有些患者之前已预约做肠镜检查,医生为其开了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合爽)以及比沙可啶片(便塞停),患者取药后却由于自身原因或其他因素而不能如期检查,从而导致退药。
4 对策
4.1 规范退药程序,保障药品的质量 根据《药品管理法》制定退药相关程序,并规定退药的期限以及范围,以保障所退回药品的质量。例如,对于一些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以及生物制剂,已拆封或密封标签脱落、包装破损严重的药品及拆零口服药等均不得退回。退药期限为从药品调配之日起7天内,逾期酌情予以处理。患者退药需凭医师的退药申请单,而且药师必须仔细检查退回药品的名称、批号、规格、数量、包装以及生产厂家,并确定药品为本药房发出,才可以收回所退药品。待药师在发票上签名后,交给患者到收费处办理相应的退药手续。
4.2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加强医患沟通,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首先,医生在给患者诊治时,应该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敏史以及家庭史等。对于特殊患者,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年老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开具处方应该尤为慎重[7],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品进行治疗,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急诊患者,由于其病情不稳定,应避免开具大处方以免其因病情变化而发生退药。此外,还应该询问患者家中储存药品的情况及经济情况,以避免重复用药以及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无法承担贵重药品的费用而发生退药;其次,医生应该根据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应尽量提倡口服给药途径,减少静脉注射给药途径,尤其是对于儿童,应根据其病情,尽量避免采用输液,以提高儿童用药的依从性;还应该尽可能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进行给药,并密切关注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避免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药品;第三,医生在诊治患者时,应该尽可能将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药品的用法用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预防措施告知患者,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从而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4.3 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对于药师来说,也应该加强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药品的相关信息,例如:药品剂型规格的变更、新药介绍以及不良反应等。药师在配发药的过程中还应该严格审核处方,遵循四查十对,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有针对性的开展药学服务,积极主动的提供用药咨询。例如:全面详细的向患者交待用药的最佳时间、用法用量、服药期间的配伍禁忌及特殊药品的贮藏条件,如果在发药过程中发现处方中药品的数量、规格或剂量等存在疑问,应该主动询问患者并及时与医生沟通,在确认无误后才可以发药,以防发生退药。此外,药师应指导患者正确阅读及理解药品说明书,向患者解释用药目的,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由于用药不当而产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5 结语
医院门诊药房退药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存在其客观原因,但是我们的医疗服务也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重视和加强医患沟通,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临床医生与药师的用药指导责任[8],提高各方合理用药意识,才能规范和减少退药,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