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类非处方中成药用药认知及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4-10-27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陈灼于晓彤王莉苏
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陈灼 于晓彤 王莉苏
2010年版《中国药典》共收载中成药标准1069个品种[1],比2005年版新增499种[2],中成药因其使用方便、疗效确切而广泛被人们接受。但是,中成药并不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万能药,误用滥用药物不仅会延误病情,还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造成药源性伤害。尤其是在居民购买非处方中成药缺少辨证知识的前提下,更易错误用药。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对感冒类非处方中成药的用药认知情况, 研究总结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确定药品 通过采访呼吸科医生及中药、方剂学教师的模式询问风寒、风热、暑湿(胃肠)感冒最具代表性的非处方中成药,经调研,确定药品为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以及藿香正气胶囊。
1.2 问卷设计 选择药品功能主治、联合用药、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购买原因途径等与用药认知及影响因素关系密切的项目为研究变量。人口学变量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
1.3 资料收集 将北京市西城区15个街道编号,从中随机抽取5个街道,根据建成年份、居住人口等情况每个街道选取1个成熟社区,采取问卷形式对社区内居民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每个社区发放100份问卷,共计500份问卷。
1.4 数据处理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检查,筛除无效问卷。采用Excel 201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3份,有效回收率为96.60%。其中男性49.48%,女性50.52%。年龄分布:小于20岁 9.64%,20-30岁 18.84%,31-40岁 13.91%,41-50岁 16.49%,51-60岁 14.78%,60岁以上26.34%。文化程度:小学 4.93%,初中9.42%,高中 35.97%,大专 11.56%,本科27.62%,硕士及以上 10.50%。职业:医务工作者 9.01%,非医务工作者 90.99%。
2.2 用药认知
2.2.1 总体认知情况 被调查者中认为中成药有效的占 65.01%,认为有时有效的占 33.33%,认为无效的占 1.66%。总体看来,绝大部分居民认为中成药是有效的,证明中成药在广大市民心中有一定地位,这为普及中成药知识,促进非处方中成药进社区提供了良好基础。详见图表1。
2.2.2 用药主治 在对应症状及病证方面,感冒清热颗粒正确的主治症状为: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正确的主治病证为风寒感冒[1]。居民选择正确率分别为65.01%及72.05%。板蓝根颗粒正确的主治症状为:咽喉肿痛,口咽干燥,腮部肿胀;正确的主治病证为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1]。居民选择正确率分别为53.21%及37.27%。藿香正气胶囊正确的主治症状为:头痛昏重,腹胀腹痛,呕吐泄泻;正确的主治病证为暑湿(胃肠)型感冒[1]。居民选择正确率分别为58.39%及52.59%。可见,居民对这三种中成药的功能主治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尤其对于板蓝根颗粒,这跟近年来流感的流行,板蓝根过度滥用有较大关系。因此,需要普及中成药知识,以提高居民对非处方中成药的认知程度。详见图表2。
2.2.3 使用方法 被问及是否合并用药时,单独使用此三种药的居民有92.96%。在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药品时应先了解其组成,判断各部分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这就需要相关的药性及配伍知识,最好使用前向相关医师及药师咨询。
被问及药品用法用量时,选择按照说明书使用此三种药品的居民占到69.15%。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是有效且安全的,居民若根据病情轻重进行适当调整,则需在安全范围内,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超剂量使用易导致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需提前向医师咨询。
对于停止用药时间,有13.87%的人认为需要痊愈后继续使用一段时间。虽然人们认为中成药副作用小,但是仍然不能随意延长使用时间,特别是对于某些解表药更应中病即止。具体数据详见图表3.
2.2.4 用药禁忌 对于用药禁忌,感冒清热颗粒应为风热感冒者慎服,但选择此项的居民的仅有12.63%;板蓝根颗粒应为脾胃虚弱者慎服,选择此项的居民也仅有29.61%。藿香正气胶囊因含有较大量的理气化湿中药,故孕妇禁用,因主要针对暑湿感冒,故风热感冒慎用,但仍有37.89%的居民选择错误。可见,大部分人仍然不清楚它们的用药禁忌。这与说明书中用药禁忌一栏表达模糊有关,也与中医证候在百姓中较少普及相关。详见图表4。
2.3 影响因素
2.3.1 购买原因 习惯用药及亲友推荐的比例在这三种药中占70.26%,即没有经过医生诊断自行用药的占大多数,可见,普及中成药知识,提高居民对非处方中成药的认知程度就势在必行。
2.3.2 购买途径 对于这三种感冒类非处方中成药,从医院购得的仅占22.64%,其余76.95%的居民均选择从药店购买,另有0.41%的居民选择其他途径购买。这就要求药店从业人员有较好的业务能力,对中医基础辨证论治理论有一定了解。详见图表5。
3讨论
感冒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干、流涕、咳嗽、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现西医的抗病毒药物较少用于普通感冒的治疗,故多以对症治疗为主[3]。因此,中医药在外感疾病的治疗中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中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每一个病都有不同的证候分型,每一个方都有其功能主治,每一味药都有性味归经,必须进行全面地辨病辨证辨药,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感冒清热颗粒的主要成分为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功能主治为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全方药性略热,且攻邪力大,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亦不宜久服,更不适宜风热感冒。板蓝根颗粒为单味中药构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有抗病毒作用,其煎剂或水浸液对多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4]。2013年4月,当H7N9袭入国内,就一度出现板蓝根中成药连续售罄的消息[5]。但是,板蓝根性寒味苦,故适用于体内邪热所致的风热感冒,不适于风寒感冒,对于脾胃虚弱、体质虚寒的患者则更不适用。藿香正气胶囊主要由广藿香、白术(炒)、厚朴(姜制)、法半夏、紫苏叶、白芷、陈皮、茯苓、桔梗、甘草、大枣、大腹皮、生姜构成。主要功用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的胃肠型感冒,不适于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对感冒类非处方中成药存在一定程度的误用滥用情况,主要体现在对中成药功能主治理解错误、使用方法不合理、没有注意到相关用药禁忌。这与居民对于感冒类药物,常根据自身习惯用药及亲友推荐在药店购得,缺乏专业医师的辨证论治有关。
针对以上现象,我们提出如下建议:3.1 有关部门 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可适当加强对于非处方中成药的宣传力度,印发非处方中成药宣传手册、放大说明书字号、加配插图等,为居民合理用药打下基础。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医药营销中的不正之风。对回扣现象给予严肃查处。加强中西药分管制度、加强处方监管力度,保证用药安全。
3.2 医药工作者 医药工作者应该熟知所售非处方中成药的功能主治、临床应用、配伍禁忌等信息。西医师及药师也要加强对中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正确指导患者用药。
3.3 普通市民 普及非处方中成药的相关知识。让市民对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产生正确的认识,树立市民安全用药意识。在中医理论方面可进行适当普及,为市民简单辨证、自行选用中成药提供条件,但在自己拿不准的情况下,还应在专业医师及药师指导下使用。并且转变中成药无毒副作用,以及中成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传统观念,提高居民对非处方中成药的认知程度,力求使居民合理、安全、有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