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10-24陈永芳王志刚任鹏飞陈裕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8期
关键词:结核

陈永芳?王志刚?任鹏飞?陈裕

【摘要】 目的 观察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损伤的疗效。方法 72例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损伤的肺结核初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6例。治疗组给予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双环醇片治疗, 两组疗程均为14 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例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均明显, 但总有效率治疗组97.2%, 对照组80.6%,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变化情况较对照组明显,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可以有效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损伤。

【关键词】 五酯滴丸;双环醇片;结核;肝功能损伤

肺结核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通过呼吸道传播, 其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人数多, 现患肺结核病患者数量多, 死亡率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等治疗结核病效果明显, 挽救了无数结核病患者的生命, 提高了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 但是这些药物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其中之一就是肝功能损伤, 延缓结核治疗进程。此次研究旨在观察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住院肺结核初治患者72例。其中, 原发3例, 血播9例, 继发39例, 胸膜炎21例。男42例, 女30例;年龄8~65岁, 平均年龄36.28岁;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5.46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影像学、结核菌涂片、培养等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具体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编制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1]。

1. 3 病例选择标准 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40 U/L, <120 U/L。

1. 4 排除标准 ①耐药患者、对现用药物过敏者;②重度肝损害患者、肝衰竭患者;③合并有乙肝、丙肝、脂肪肝等其他肝病患者;④合并有严重的心、肾、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等疾病的患者。

1. 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双环醇片(25 mg, t.i.d.)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五酯滴丸(50丸, t.i.d.)、双环醇片(25 mg, t.i.d.)口服治疗。五酯滴丸(南昌弘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Z20050707), 双环醇片(北京协和药厂, 国药准字H20040467)。两组疗程均为14 d。

1. 6 观察指标 疗程结束后第1天清晨检测肝功能, 记录AST、ALT等指标。

1. 7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ALT、AST全部复常;有效:治疗前异常的ALT、AST未全部复常, 但较基线下降≥50%;无效:未达到显效和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7.2%优于对照组8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前后AST、ALT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AST、ALT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AST、ALT均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治疗组在降低转氨酶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 对结核病的诊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抗结核药物存在一定的肝毒性, 部分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 导致患者减少或停用抗结核药物, 延缓疗程,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五酯滴丸是从中药华中五味子果实中提取的木脂素衍生物精制而成, 具有肝细胞损伤保护作用, 阻断多种毒物对肝细胞膜的损伤, 抑制毒性产物的生成;对活性氧自由基有拮抗作用, 抑制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促进肝糖原生成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有利于肝细胞功能的恢复[2], 有研究显示:在治疗肺结核初治病例的联合化疗中加服五酯胶囊, 防治药物性肝损害, 疗效明显[3]。

综上所述, 运用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损伤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1, 24(2):70-74.

[2] 宋立人, 洪恂, 丁绪亮, 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62-366.

[3] 肖健强, 邓笑媚.五酯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观察.中国防痨杂志, 2003, 25(6):371-373.

[收稿日期:2014-07-25]endprint

【摘要】 目的 观察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损伤的疗效。方法 72例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损伤的肺结核初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6例。治疗组给予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双环醇片治疗, 两组疗程均为14 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例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均明显, 但总有效率治疗组97.2%, 对照组80.6%,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变化情况较对照组明显,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可以有效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损伤。

【关键词】 五酯滴丸;双环醇片;结核;肝功能损伤

肺结核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通过呼吸道传播, 其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人数多, 现患肺结核病患者数量多, 死亡率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等治疗结核病效果明显, 挽救了无数结核病患者的生命, 提高了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 但是这些药物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其中之一就是肝功能损伤, 延缓结核治疗进程。此次研究旨在观察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住院肺结核初治患者72例。其中, 原发3例, 血播9例, 继发39例, 胸膜炎21例。男42例, 女30例;年龄8~65岁, 平均年龄36.28岁;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5.46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影像学、结核菌涂片、培养等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具体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编制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1]。

1. 3 病例选择标准 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40 U/L, <120 U/L。

1. 4 排除标准 ①耐药患者、对现用药物过敏者;②重度肝损害患者、肝衰竭患者;③合并有乙肝、丙肝、脂肪肝等其他肝病患者;④合并有严重的心、肾、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等疾病的患者。

1. 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双环醇片(25 mg, t.i.d.)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五酯滴丸(50丸, t.i.d.)、双环醇片(25 mg, t.i.d.)口服治疗。五酯滴丸(南昌弘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Z20050707), 双环醇片(北京协和药厂, 国药准字H20040467)。两组疗程均为14 d。

1. 6 观察指标 疗程结束后第1天清晨检测肝功能, 记录AST、ALT等指标。

1. 7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ALT、AST全部复常;有效:治疗前异常的ALT、AST未全部复常, 但较基线下降≥50%;无效:未达到显效和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7.2%优于对照组8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前后AST、ALT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AST、ALT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AST、ALT均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治疗组在降低转氨酶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 对结核病的诊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抗结核药物存在一定的肝毒性, 部分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 导致患者减少或停用抗结核药物, 延缓疗程,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五酯滴丸是从中药华中五味子果实中提取的木脂素衍生物精制而成, 具有肝细胞损伤保护作用, 阻断多种毒物对肝细胞膜的损伤, 抑制毒性产物的生成;对活性氧自由基有拮抗作用, 抑制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促进肝糖原生成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有利于肝细胞功能的恢复[2], 有研究显示:在治疗肺结核初治病例的联合化疗中加服五酯胶囊, 防治药物性肝损害, 疗效明显[3]。

综上所述, 运用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损伤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1, 24(2):70-74.

[2] 宋立人, 洪恂, 丁绪亮, 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62-366.

[3] 肖健强, 邓笑媚.五酯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观察.中国防痨杂志, 2003, 25(6):371-373.

[收稿日期:2014-07-25]endprint

【摘要】 目的 观察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损伤的疗效。方法 72例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损伤的肺结核初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6例。治疗组给予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双环醇片治疗, 两组疗程均为14 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例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均明显, 但总有效率治疗组97.2%, 对照组80.6%,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变化情况较对照组明显,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可以有效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损伤。

【关键词】 五酯滴丸;双环醇片;结核;肝功能损伤

肺结核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通过呼吸道传播, 其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人数多, 现患肺结核病患者数量多, 死亡率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等治疗结核病效果明显, 挽救了无数结核病患者的生命, 提高了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 但是这些药物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其中之一就是肝功能损伤, 延缓结核治疗进程。此次研究旨在观察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住院肺结核初治患者72例。其中, 原发3例, 血播9例, 继发39例, 胸膜炎21例。男42例, 女30例;年龄8~65岁, 平均年龄36.28岁;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5.46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影像学、结核菌涂片、培养等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具体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编制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1]。

1. 3 病例选择标准 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40 U/L, <120 U/L。

1. 4 排除标准 ①耐药患者、对现用药物过敏者;②重度肝损害患者、肝衰竭患者;③合并有乙肝、丙肝、脂肪肝等其他肝病患者;④合并有严重的心、肾、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等疾病的患者。

1. 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双环醇片(25 mg, t.i.d.)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五酯滴丸(50丸, t.i.d.)、双环醇片(25 mg, t.i.d.)口服治疗。五酯滴丸(南昌弘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Z20050707), 双环醇片(北京协和药厂, 国药准字H20040467)。两组疗程均为14 d。

1. 6 观察指标 疗程结束后第1天清晨检测肝功能, 记录AST、ALT等指标。

1. 7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ALT、AST全部复常;有效:治疗前异常的ALT、AST未全部复常, 但较基线下降≥50%;无效:未达到显效和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7.2%优于对照组8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前后AST、ALT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AST、ALT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AST、ALT均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治疗组在降低转氨酶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 对结核病的诊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抗结核药物存在一定的肝毒性, 部分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 导致患者减少或停用抗结核药物, 延缓疗程,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五酯滴丸是从中药华中五味子果实中提取的木脂素衍生物精制而成, 具有肝细胞损伤保护作用, 阻断多种毒物对肝细胞膜的损伤, 抑制毒性产物的生成;对活性氧自由基有拮抗作用, 抑制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促进肝糖原生成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有利于肝细胞功能的恢复[2], 有研究显示:在治疗肺结核初治病例的联合化疗中加服五酯胶囊, 防治药物性肝损害, 疗效明显[3]。

综上所述, 运用五酯滴丸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损伤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1, 24(2):70-74.

[2] 宋立人, 洪恂, 丁绪亮, 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62-366.

[3] 肖健强, 邓笑媚.五酯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观察.中国防痨杂志, 2003, 25(6):371-373.

[收稿日期:2014-07-25]endprint

猜你喜欢

结核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牛结核体外免疫诊断技术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非结核分枝杆菌相关研究新进展
同一患者痰标本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附二例报告)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
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与结核抗体试验在诊断骨关节结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疣状皮肤结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