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中学 学中玩 在“以学论教”中学好科学课

2014-10-24廖冰冰

新课程·上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玩中学科学课

廖冰冰

摘 要:新课标提出建立的“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新的评价体系有力地冲击了我国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论教”不仅仅是指以学生发展的状态来评价老师教得如何,它最终的目的是借助评价这支指挥棒,确立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老师教什么,应该怎样教的思想。在“以学论教”的指引下,科学课在玩中学就应运而生了。

关键词:“以学论教”;科学课;玩中学

一、“以学论学”应做到的两点

“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于是,促使我们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因此,写教案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以学论教”的评价模式对课堂教学的要求。除了写教案,教师可能更多地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认识水平来反思自己的教案是否可行。所以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评价

在课堂中,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观察学生的表现,随时评价并认同学生的进步,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不同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性和期待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教师对学生积极而有效的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将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可组织生生之间进行评价,生生间的评价不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2.展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

从关注“教”到关注“学”课堂教学重心的转移,将促使教师重新反思一堂“好课”应该具备的要素有哪些?以前的那种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好”老师用新的标准去衡量,说不定变得不合格了;以前那种被听课者津津乐道的漂亮板书,说不定派不上用场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那歪歪斜斜的粉笔字;以前那种靠“严格”管住课堂纪律的,现在却成了新课堂的障碍,如此等等,让我们的老师伤了脑筋。总之,新课堂更关注教师的课堂调控和组织能力,以往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其内涵正悄悄地在改变。我们了解了“以学论教”的理论指引,在玩中学科学对学生来说更兴趣盎然。

二、“以学论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学中玩、玩中学”是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是这个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是组织和实施“学中玩、玩中学”教学活动的准则。它从客观上反映了“学中玩、玩中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对本教学方法的合理、有效地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中玩、玩中学”在科学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

1.活动性原则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事物,同时还要使学生参与活动。作为科学课程的宗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通过说教可以达到的,而是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活动来实现的。因此,活动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学中玩、玩中学”教学时,要设计一个个学生可以实践的“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认认真真地“搞科学”。

2.自主性原则

“学生为主体”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学生在教学中具有主体性,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主观性等,其中自主性是主体性的本质规定。所谓自主性,是指活动中的自我决定性,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活动者自己确定目标,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进行活动;(2)活动者在活动中自己选择活动的方式方法,自己掌握活动的进程;(3)活动者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中玩、玩中学”教学时不但要设计好“玩”的探究活动,还应考虑活动是否具有自主性。教师要克服设计“玩”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玩”的活动,要给予学生选择“玩”的机会,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3.开放性原则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自由和宽松的环境,正是求异思维乃至创造性思维得以成长的最重要条件。开放性主要表现为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方面的开放。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中玩、玩中学”教学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要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既关注别人的答案,又反省自己的答案。

4.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教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选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设计活动过程,即教师策划的探究活动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在趣味的探究活动中,边学边玩,边玩边思,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总之,有了以上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玩中学科学是可能的,也是可以的。

参考文献:

[1]勾海燕.如何让学生在科学课上“玩”出学问.教育学文摘,2012(61).

[2]张伟笑.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新课程学习:中,2009(02).

Learning Through Play,Learning to Play

In“By Studies Discusses Teaches”Master Science Curriculum

Liao Bingbing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By studies discusses teaches.To teach is to promote learning.”This new evaluation system strongly impact our origi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By studies discusses teaches”refers to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which to evaluate the teacher. Its ultimate aim is the evaluation of the baton,determining what is taught and how to teach through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Leanring science through play under the guidance will emerge.

Key words:“by studies discusses teaches”;science class;learning through play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玩中学科学课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谈小学科学课的创新精神及尝试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小学体育之玩与学
如何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