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4-10-24乔巨华

新课程·上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邱少云语言文字爱国主义

乔巨华

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是语文教改的奋斗目标。培养新的人才,单纯传授知识不行,应当在教书和育人上下工夫,因此,我们应当在语文教改中探索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语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同步性、教育性,从其思想性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宣扬爱国主义思想,歌颂古今英雄人物,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如,《詹天佑》《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狼牙山五壮士》。这些课文通过记叙古今名人的感人事迹,宣扬爱国主义激情。

第二类,描绘祖国的名胜风景、壮丽山川,给学生以美的教育,美的熏陶,如,《桂林山水》《美丽的大兴安岭》《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些作品语言优美,渗透着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无限深情,在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时,不仅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第三类,反映旧中国的苦难和黑暗,反映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苦难历程,教育学生珍惜幸福生活,为国家和人民而勇于献身。如,《粜米》《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些作品是旧中国历史的再现,是中国人民苦难历程的真实记录,比一般的政治说教在育人上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实现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其方法有:

形象分析法。文学作品的形象分析,是语文特有的教学过程。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形象分析就是我们利用文学形象育人的途径。从董存瑞身上学到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从旧毡帽朋友身上,学生可以看到旧中国农民苦难的经历和压在身上的重负。

意境欣赏法。意境欣赏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情操陶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过程,使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受到教育。如,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桂林山水》所描绘的美丽图景,就可让学生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领悟到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从而更加热爱祖国,这是欣赏意境所产生的德育效果。

创设氛围法。语文教材本身决定比别的学科更重视情感。语文教学中,创设氛围,用情感育人,以情动人。如,《我的战友邱少云》通过引导学生想象邱少云被烈火包围的处境,理解邱少云的内心和精神境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达到教育效果。

语言文字解析法。语言文字的教学自然包含了对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内容的教学,我们可以从分析语言文字的表达入手理解作者倾注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内涵,从而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金色的鱼钩》从“小红军听笛声,出神的望着远方,他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希望”的文字描述中可以看出:战斗的岁月非常艰苦,可是红军战士充满了胜利的信心,他们看到了革命必然会取得胜利,将来一定能过自由幸福的生活。通过指导学生仔细体会,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和创造各种时机,将德育从课前到课内再到课外,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水乳交融,齐头并进。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它不像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要看教师如何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通过文中一个个鲜明的形象,使学生从思想情感上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理解与表达能力上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编辑 郭晓云

猜你喜欢

邱少云语言文字爱国主义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邱少云和他守望的城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烈火中永生
——献给邱少云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爱国主义教育
语言文字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