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外侧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4-10-23王传强张姝杰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26期
关键词:肺叶切除术应用价值

王传强+++张姝杰

[摘要] 目的 对在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外侧小切口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48例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腋下小切口和胸外侧小切口,对应用两种不同切口的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及关胸时间、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8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4.78%,研究组共4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外侧小切口能够取得更加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

[关键词] 胸外侧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65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6-0136-03

胸外科患者接受肺叶切除术治疗几率很高,但传统的手术切口创伤大,并造成大量出血,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1-2],只有应用更加科学有效的肺叶切除术切口路径,才能够使并发症得到有效抑制,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本文旨在探讨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外侧小切口的价值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间接收的肺叶切除术患者中选择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女10例,男13例,患者最小27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51.3±5.6)岁;支气管扩张患者1例,肺炎性假瘤患者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3例,肺错构瘤患者3例,肺大疱患者4例,肺癌患者11例。研究组女11例,男14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77岁,平均(52.4±5.2)岁;支气管扩张患者2例,肺炎性假瘤患者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2例,肺错构瘤患者3例,肺大疱患者5例,肺癌患者1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腋下小切口和胸外侧小切口。全部患者行双腔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取健侧卧位,在腋下背阔肌前缘部位做切口,长度约10 cm左右,然后依次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向后牵拉背阔肌缘,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确定进胸肋间,经肋骨上缘靠骨面部位将肋间肌切开并进胸,为了更充分地暴露手术切口,可从后端剪断切口上缘的肋骨,使用两副开胸器交叉撑开切口使手术野获得充分暴露后进行手术操作。研究组患者应用胸外侧小切口,患者取健侧卧位,指导患者前伸上肢并进行悬吊,以第4肋间腋中线作为中点做切口,分别沿肋间向前以及向后延伸,向前延伸至胸大肌外缘,向后直至需超过背阔肌前方部位,对胸背肌群进行钝性分离,不得切断肌群,将肋间肌切开后即可进胸。手术完成后对第3以及第5肋间肌进行水平褥式缝合,缝合3~4针,然后复位钝性分开肌肉,对肌膜进行缝合,应用可吸收线进行皮肤缝合。手术完成后给予患者胸腔闭式引流,对引流液的数量、颜色以及性质等进行观察。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仍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若存在异常反应需要立即向临床医生报告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术后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4.78%,其中2例肺部感染,1例肩关节活动障碍,2例切口感染,3例切口剧痛。研究组术后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其中1例肩关节活动障碍,1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剧痛,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微创技术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胸部手术领域的应用范围也不断变广,传统腋下小切口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但是缺乏充分的手术视野,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容易引发患者术后切口出现剧烈疼痛感,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5-7]。

应用胸外侧小切口进行肺叶切除不会产生较大创伤且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能够使肺叶切除手术视野获得充分显露,通过将手术切口进行适当后移或者延长,由于肋骨走行向下倾斜,拉近了刀口后端与肺尖区的距离,能够于刀口前端较好地显露肺韧带,不但能够使创伤获得减轻,同时还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方便性,大大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中转常规开胸比率,防止出现止血不彻底以及深部病灶遗漏的现象。而且胸外侧小切口止血应用普通手术器材,根据手术具体情况进行探查,能够在发生大出血时采取有效措施。

胸外侧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所产生的切口相对较小,不会对组织产生严重损伤且不会对局部血运造成严重破坏,过度组织牵拉以及组织缺损现象均不会发生。手术完成后将胸腔关闭能够取得整齐的组织对合 效果,使术后疼痛感得到有效减轻,防止皮下气肿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这一术式不会对肩胛骨以及肩带肌造成损伤,不会引发运动障碍以及肩关节疼痛现象,能够控制并发症的发生。endprint

在对患者进行肺叶切除术时应用胸外侧小切口主要存在以下优点:在胸壁相对薄弱的第5肋间外侧部位进行开胸手术能够减少创伤,避免大量肌肉被切断,减少术后出血量,使胸腔获得充分暴露并使病变获得彻底切除;切口长度适宜能够缩短进胸以及关胸的时间,防止对胸背神经、胸长神经以及背阔肌等造成损害,同时还能够减轻对肋骨以及胸背部神经和肌肉造成的损伤;手术进行过程中无需应用特殊的手术器械,胸腔操作完全可以在直视状态下进行,一旦出现大出血等异常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病情恶化;手术切口长度适宜,可减轻患者术后的切口疼痛感,而且不会留下较大瘢痕,既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还不会对患者胸部美观造成影响[8,9]。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虽然切口长度差异不显著,但是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外侧小切口能够取得更加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治疗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得到提升和改善。

为了有序地进行手术治疗,需对以下几点特别注意:手术操作人员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手术操作经验,提高手术操作技巧,不断扩充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保证手术操作的有效性、有序性和无菌性[10];为了避免手术操作对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尽量应用双腔气管插管进行麻醉处理;保证手术切口大小的合理性和适宜性,确保能够为手术探查以及操作提供充分的空间;在应用胸部撑开器时必须操作轻柔,否则易导致肋骨骨折,不整齐骨端可能会刺破患者肺叶从而加大治疗难度;进行切割、止血等操作时尽量应用电刀,手术进行过程中一旦出现大出血时需沉着应对;由于手术治疗需要进行单肺通气,因而麻醉师必须能够具有进行双腔气管插管的能力;若患者存在严重的胸腔粘连现象则不能应用胸外侧小切口,避免延长手术时间,导致术中出现大量失血现象,而且肺萎陷时间过长会对术后的肺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操作空间较为狭小,为了保证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保证操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不得大力牵拉或者粗暴撕扯,防止引发大出血现象;若条件允许应该配备超声刀设备以使手术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获得提高。

综上,在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外侧小切口能够取得更加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对缓解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以及经济负担能够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1] 魏学强,王平,彭浩,等. 不同手术路径肺叶切除对早期肺功能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13, 42(12): 1406-1408.

[2] 徐靖,周亚军,许国安,等. 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开胸切口行肺叶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 49(3): 101-103.

[3] 周乃康,金志权,梁朝阳,等. 电视胸腔镜与腋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比较[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11): 1047-1048.

[4] 罗志方,江美兰,朱慎钰. 肺叶切除术中采用不同方式切口的对比研究[J]. 江西医药,2013, 48(7): 573-575.

[5] 李泽树,杜波,杨建国. 前外侧小切口在早期肺癌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17): 75.

[6] 王海江,夏宗江,李红春,等.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32例体会[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48(10): 100-101.

[7] 邓波荣,严四军. 胸腔镜小切口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研究[J]. 重庆医学,2013, 42(18): 2155-2156.

[8] 刘书友. 胸外侧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J]. 山东医药, 2011, 51(22): 88-89.

[9] 李美萍,王春燕. 腋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J]. 吉林医学,2012, 33(14): 3075-3076.

[10] 张国军. 腋下小切口应用于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 7(32): 91-92.

(收稿日期:2014-03-28)endprint

猜你喜欢

肺叶切除术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小切口开胸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对比研究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胸腔镜和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对比
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对比观察
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中护理干预的应用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