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整合理念 经营校本课程——浅议校本课程的经营策略

2014-10-22黄海军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校本资源学校

袁 章 黄海军(江苏省盐城市龙冈小学)

广义的经营是指个人或团体为了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运用经营权使某些物质(有形和无形的)发生运动从而获得某种结果的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人类的一切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都可称之为经营活动,即经过筹划(含决策、计划)、控制、组织、实施等经营职能,使其达到期望目标(目的)的活动就是经营活动。静观各类企业提升价值之道的经营策略,其实也适用于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因为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求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乡土课程紧密结合,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就需要对其进行系统性谋划,如企业经营一般,将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实施、评价等要素进行有效配置和创新实践,从而实现课程功能和价值最大化的管理活动。本文即以盐城市龙冈小学开发校本课程的经验及做法为例,谈谈校本课程基于整合理念经营的策略。

一、以经营的眼光,倾向目标整合。

校本课程折射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凸显学校课程的个性化、多样化,弥补国家课程统一有余、弹性不足的缺陷,充分张扬课程的缤纷色彩。在彰显学校办学特质,引领学生个性化成长、 教师业务精干皆具有独特的功能,我们以经营者的眼光,倾向课程的这些目标,将之整合。

1.倾向学生的个性成长。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课程计划、学校办学理念既有、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关注学生在国家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使之得到更好的满足。我们提出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目标倾向于学生,就是着眼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问题。我校在近30年的乒乓球特色教育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鲜明的乒乓文化教育特色,摸索出一些独特的思路。他们着力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育精神的培养,学校开发了系列校本课程《激情乒乓》。从不同年龄不同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以乒乓文化为载体的课程,聚焦学生心理,成为生本课程,走近学生,深受学生的欢迎。

2.倾向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课程开发的奠基者施瓦布指出:校本课程是由学校的教师开发、学生参与的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构成的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生态系统”,其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教师的潜能和学生的需要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课程计划,他们本身就是课程的活的构成要素,并成为校本课程的核心。因此,我们倡导“一个好教师就是一门好课程”“ 开发每一位教师的潜能”,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提升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能力。基于此理念,教师的兴趣、特长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优质资源,刺绣、书法、棋艺……这一项项教师深藏不露的“绝活”,衍生出一门门生动的校本课程。学校还为有专长的教师提供便利,建立个人工作室,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充分发挥专职教师引领研究功能,提升了课程指导的水平。专业教学工具和材料的配备,方便了他们对课程的深度开发和研究,也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外指导和相关的竞赛辅导,进一步发展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3.倾向学校特色的彰显。学校所在地域的特色是学校特色形成的重要基石,也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在综合实践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们盐都区不少学校在教材内容上充分凸现了浓郁的乡土特色。有效开发地域资源的有盐城市楼王小学的莲湘文化系列校本教材、北龙港小学的剪纸艺术教育等。我校也聚焦本镇内特色化的资源,以成就学校个性化的教材,散发乡土气息的的教材内容,真正使教材贴近学生、走近教师,成为学校有形的校本课程,也亮出了学校亮丽品牌。

二、以经营的理念,倾力资源整合。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对各种资源不断整合、合理利用的过程。其中地域资源、人力资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地域资源不仅以外在可见的、可触摸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生活中,影响并塑造个体,而且以其无形的、潜在的方式规约并影响着个体,如同一幅画的底色一般,在精神观念的深处塑造着个体的人格与心灵:人力资源则是指能为校本课程实施服务的校内外个体所拥有的文化背景特征、活动指导、地区知识积累、时间空间限制的社会过程等人力教学资源。我们尝试通过“合纵连横”, 有机整合课程资源。

1.“合纵”区域内同类资源。数年前,面对逐渐兴起的汽车行业,盐城悦达集团投靠国内龙头企业“东风”、韩国的起亚集团,由知名企业向悦达输出技术和管理,提升双方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利用悦达在苏北市场中形成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合作共赢。这就启示我们,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可以利用合纵策略。譬如我校和盐城市张庄小学、马沟小学都是地处盐城市郊的小学,地域、人文、风俗等方面有着较多的相同之处,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上都着眼于地域文化的开发。然而各校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着眼,我校侧重于乡土人文、风俗的研究,张庄小学则结合区域特色产业发达的特点,从地域文化入手,开发了校本课程。各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的合作互补,形成了盐都区小学具有个性又有独特性的区域文化校本课程。

同一地区的学校往往拥有相同的地域资源,尤其是同一地区的学校,可以纵向联姻,整合共有的地域资源和人力资源。根据中小学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等差异,经过统筹思考,进行资源的重新梳理,做好中小学课程的衔接。龙冈小学与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龙冈中学均立足于龙冈镇古镇文化背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开发伊始,因缺乏统筹考虑,导致两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存在断层和重复现象,小学的课程有的定位过高,中学的有的定位偏低,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学生素质的错位。基于此,两校形成中小学一体化的课程建构模式,打造系统化的校本课程,使学生课程能力发展呈现正态分布。在实施课程时候,他们正视小学和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做好过渡工作,防止在中小学衔接阶段出现“拐点”。

2.“串联”学科共性资源。在新中国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中,语文、数学、品德、科学、艺术等学科也算得上是课程中的“老字号”了,运用整合的策略,以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串联”的思维来经营这些“老字号”,对拓宽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推进国家课程的实施都大有裨益。我校着眼于课程目标的优化,遴选乡土文化与国家课程和谐共振的部分内容,致力于课程内容的重构,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开发,真正做到超越教材,实现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的目的。尤其是不断深化拓展学校的乡土美术特色教育,发展艺术教育文化,学校提出开展挖掘乡土美术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邀请本区域内根雕艺人、老虎鞋制作传承人等民间艺术传承者进入学校,藉此作为艺术教育的生长点,让每个孩子的艺术素养得以最优化地培养,并且以艺术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作为起点,推进学校各类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进程。

3.“连横”校内外资源。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是校本课程延续其生命力的重要渠道。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却考验着学校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等,存在资源短缺的现状也就成必然,如场地限制,如指导者专业水平限制等。加强学校与社会团体、企业的“连横”,即能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不竭的资源。我校根据苏北农村学生的兴趣与实际,开发的乡土校本课程,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建立、完善相应的校本课程实践基地。整合龙冈镇内传统农副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自然领域的实践基地;整合现代工业,建设社会领域的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分批到基地进行参观、体验、探究,另一方面,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进学校,现场指导,对于传统文化发展也是一种精神鼓舞。

三、以经营式管理,倾情于效能整合。

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有一种被称为集约化管理,指向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集约化的“集”就是指集中,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约化的“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简而言之,就是要实现用最小的成本博得最大的投资回报。借鉴于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也应以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在开发主体、课程管理等方面尽可能地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通过系统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整合学校各职能部门以及拓宽实施渠道,使校本课程在实施中低耗高效。

1.系统思维,全盘规划。因为学校各方面条件约束,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需有系统思维的引领,全盘考虑各要素,为教师参与课程指导和学生开展课程研究提供条件,并努力协调好校本课程实施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龙冈小学依托历史名镇这一地域资源,以乡土文化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在整合理念中构建乡土文化校本课程:首先出台课程标准。以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特点。制定立足农村学校的综合实践型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结构,指导教师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合理的实践方法。其次是编撰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分类别对设计意图、背景分析、活动步骤、研究条件、成果形式、活动注意事项等进行阐述,指导教师正确使用教材。再次是编写学生用书。引导学生采用画画、写写、读读、找找、演演等多种灵活生动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为教学提供基础。最后是建设资料库,将相关资料集中管理。正是因为系统化谋划校本课程的建设,乡土化校本课程的实施体了集约化。

2.优化管理,精细管理。校本课程建设不是朝夕之功,也不是一部门之力可为,涉及学校各职能部门,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不仅表现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更凸显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因此,学校要通过优化管理、精细化的管理集约化管理课程实施过程。这就需要整合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各类资源。我校以校长室为统领,通过各职能部门协同管理,减少内耗,真正实现各种资源统一配置,以提高管理效益。此外,还需要发挥学校对课程的考核评价。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起着导向、激励、甄别、反馈等多方面的作用。本着激励、促进、推动的原则,我校创新评价方式,发挥评价激励的功能,从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到实施课程的教师、使用教材学习的学生,均有不同的评价制度,并以评价制度的有效实施实现校本课程实施的集约化管理效益。

3.拓宽渠道,集思广益。学校的课堂教学是开展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校本课程的实施要结合各学科教学教学内容,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和谐共振。此外,校本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特性决定了其主题的延续性,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学校、老师进一步拓宽实施渠道,实施的空间与时间需要进一步延伸,例如与学校主题教育活动、班队会、家庭教育、社区活动的整合等。

基于整合的理念,经营校本课程,就是追求校本课程实施的最优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在整合理念的引领下,我校的校本课程正以多形态、多策略的经营模式发展,充分展示和彰显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发展了学生,发展了教师,更直接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展现了学校课程别样的美。

猜你喜欢

校本资源学校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学校推介
奇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