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道两家德育思想比较

2014-10-22何瑞莉

关键词:德育思想儒道比较

何瑞莉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开放性程度的不断加深,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道德观产生影响,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来强烈冲击。因此,通过对儒道两家的道德思想的起源、观点、内容和方法进行挖掘、分析和对比,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校德育的理论体系,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儒道;德育思想;比较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033-03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德育思想。其中,儒道两家的德育思想可以称之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精髓,二者互为补充,为中国现代德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灵魂。

一、儒道两家思想概述

(一)儒家思想概述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自汉代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观:礼、义、廉、耻、仁、爱、忠、孝。儒家思想提出了很多论理道德观点,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他人要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等等。儒家思想关注的并非“自然”、“科学”,而是人和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课题,在这些永恒的课题上儒家思想建立起了具有永恒价值的价值体系。

(二)道家思想概述

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末年的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它“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认为“道者,万物之奥”。宇宙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也就是老子说的“道法自然”。演化的模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同样重要,有些方面比儒家文化还要悠久。

二、儒道两家道德教育思想比较

(一)儒道两家道德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渊源比较

儒家道德的提出,是源于社会转型中失意士人对“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儒者试图恢复“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而道家道德的提出,乃是对治乱兴衰的历史思考。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儒道两家的“道德”,明显区别在于:一个来源于主观作用,一个来源于客观对主观的作用。

(二)儒道两家关于道德起源的比较

儒家学说关于道德起源的论述带有二重性,一方面,他们主张道德先验论,另一方面,他们又强调后天的教育、环境对道德变化的影响。

儒家始终重视道德理论的正面灌输,而且儒家是“以教为本”、“以教为先”,以教育德,“因教成德”,人的美德只能是教育的产物。认为道德观念是由“道”派生出来的。由于道德是取乎自然,因而道家反对道德的正面教育,而是重直觉,重隐性体悟。道家在道德教育中,不承认经典的存在,反对榜样的作用,不是热衷于教之以言,而是着力于导之以意。道家的道德教育反映了道家道德人格的清高境界。

儒家关于道德起源的二元论,一方面是道德先验论,具有消极作用;另一方面主张后天的道德教化作用,又具有积极意义。道家关于道德起源的自然论,在批判道德来源于天的“神创论”和“道德先验论”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它过分夸大了道德起源中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主体在道德起源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三)儒道两家关于人性论的比较

儒家人性论总体上,是性善论。儒家人性善的主张,使儒家道德教育主张受教育者从自我内在心性去察识、体认道德和知识的源泉,从而使儒家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内圣修己”,向内用力的倾向。

道家认为人性的素朴状态才是人的本质状态,即他不承认人性是善的,也不承认人性是恶的,而是人性本朴。他认为儒家学说中的性善、性恶论都是抹杀了人的自然属性。

总之,儒家人性论重视人性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强调用道德规范来约束人,这无疑是道德政治化的表现;而道家在重视个体的自然天性,突出人的个体存在,强调人的自然本性,人应去伪复真,达到自然天放的目的,这无疑是道德理想化的表现。

(四)儒道两家道德教育的内容比较

1.儒家道德教育内容

第一,孔子的“行忠信”。行学,即规范人们行为的学说,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主要指培养一种道德实践的能力。忠学,主要是“仁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的一门学问。忠学,就是修已之学,律己之学,培养人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忠学,不仅注重言行一致,更注重心行一致,要求言行由衷,自觉自愿地去学,去干。指人心应中正平直,无所偏私。忠的根本要求是真心实意、尽心竭力地积极为人、为事。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第二,孟子的“明人伦”。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对伦理教育问题非常重视,并提出了以“明人伦”为宗旨的伦理教育论。在孟子看来,人伦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它包括五种最基本的伦常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五伦关系中,父子、君臣二伦最重要,“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在父子、君臣二伦中,做儿子的孝敬父亲,做臣子的忠顺君主,尤其重要,否则就谈不上做人了。孟子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人伦观念,使人“察于人伦,由仁义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第三,荀子的“隆礼重义”。在荀子看来,人类群体是靠礼义来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礼义是使人成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人“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荀子认为礼义是一种“养人之欲,给人以求”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也是人们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礼义是社会的道德秩序和人的道德品质的合一,讲求礼义既有助于维护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完整性,也有助于实现人的本质及其价值。故礼义不仅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2.道家道德教育内容

道家道德理想的集中体现是“无为”,他们的道德内容都是围绕“无为”而展开的。无为的道德理想表明了道家“清虚自守”、“卑弱自恃”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表达了弱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第一,提倡“不争之德”。“不争”是道家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不争”,指的是不争名,不争利,不争权,不争位,不争功,不争先,不争上,不争宠,一句话,就是“与世无争”。在老子看来,“不争”乃是最好的争,显然,道家也是讲功利的。道家倡导“不争之德”,这对于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使社会由动乱走向安定,有其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但是,老子把“不争”看成是最好的争,却是非常片面的。

第二,主张“处柔守弱”。“柔弱胜刚强”是道家的又一个重要命题。所谓处柔守弱。就是安于弱小卑下的社会地位,这种处柔守弱的道德取向,与上文所说的“不争之德”在价值天平上是一致的。它的推行,对于培养人们谦让的美德,克服盛气淩人、仗势欺人的社会丑恶现象,有其积极意义。但是,我们绝不能将处柔守弱的道德信条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因为,过分地强调处柔守弱,就有可能磨灭人们的进取意识,扼杀人们的自强精神。

第三,强调“知荣守辱”。在对待荣辱的问题上,道家也不同于凡俗。凡俗之人,追求荣华富贵,而千方百计避免遭受屈辱。道家则明确主张“知荣守辱”。所谓“知荣守辱”,意思是说,虽知荣华使人尊显,而却安于屈辱的境遇。

第四,向往“少私寡欲”。所谓“少私寡欲”,就是提倡摒弃私心和贪欲,以实现清虚自守的道德追求。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提出“少私寡欲”的道德取向,这对于医治当时统治阶级人欲横流、利令智昏的社会病,是一剂十分对症的药方,对于抑制统治阶级唯利是图的丑恶行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道家提倡的“少私寡欲”,成为后来中国思想史上“禁欲主义”的重要渊源之一,其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对比,我们应当有足够的认识。

第五,崇尚淳厚朴实。道家向往淳厚朴实的美德。老子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明确主张厚实朴真,反对浅薄虚华。

第六,倡导“返朴归真”。所谓“返朴归真”,就是主张运用“复归”的方法,使人类道德回复到远古时代朴实纯真的状态。旨在呼唤以往纯真道德的回归。

第七,主张“绝圣弃智”。道家认为,人类社会纯真道德之所以丧失,在于儒家倡导圣智、墨家倡导巧利所致。因此,为了实现向纯真道德的复归,他们主张绝弃圣智、巧利。

第八,追求理想人格。这里所说的“理想人格”指的是道德主体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设计出来的一种精神境界或曰人格形象。老子追求的人格形象称之为“圣人”,但他所说的“圣人”,却是“无为”的典范。庄子把道家的“无为”之德和理想人格推向了一个虚幻的精神境界。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具有超脱现实人生的特征;二是具有超脱自我的特徵。

(五)道德教育方法的比较

1.儒家道德教育方法

第一,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儒家伦理教育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进行伦理教育首先要求弄清教育的对象或客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等。

第二,教养结合。儒家既强调社会的道德教育,又强调自我的道德教育和修养,主张教养结合,使社会的道德教育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巩固道德教育的成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曾子曰:吾日三省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布习乎?”

第三,慎言敏行。在伦理教育中,儒家特别强调知行合一,主张慎言敏行、言行一致。孔子对此也提出了他的观点,“敏于事而慎于言”;“言必信,行必果”;“听其言而观其行”等。

第四,寓情于理。儒家认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首先要晓之以理,使学生形成道德伦理的概念和信念,形成理性化的道德意识,这是道德教育的起点和重要内容。孔子要求学生“知德”、“知仁”、“知礼”,并说“不学礼,无以立”。同时,儒家也特别强调启动学生的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动之以情。儒家认为,任何道德品质都包含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两种因素,只有道德认识而没有道德情感,或只有道德情感而没有道德认识,都不能构成某种真正的道德品质。

此外,儒家还提出了“身教重于言教”、“学思结合”,倡导“举一反三”,重视思想交流以及“家教、校教与社教相结合”等方法,重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层次性、连续性和实践性。

2.道家道德教育方法

第一,行不言之教。是指统治者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良好行为为人们树立标范,通过身教来体现道德要求,使被教育者得到道德启示,在潜移默化中将道德教育的内容传输给受教育者。道德教育有三种境界,即“无言”、“有言”、无言。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有言的阶段,学生要学会无言处听有言,有声处听无言;老师则要不但授之以口,同事要能授之以行、授之以心。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将不言之教与有言之教相结合,做到有言之中有不言之意。

第二,自然无为。对道家而言,“自然”有两层涵义。一是天地万物的总体,具有反对上帝创造世界的理论意义;二是事物的自在状态和本来面目。教育的本质是顺其自然的引导,不是强加于人的行为。道家认为道德教育不可轻逆人意,保持人最真实的本性才是教育的神圣,要“尊天之时,随地之性,应人之心”,依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对象而因材施教。他们赞同只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第三,以柔克刚。道家对“柔”的品行美和作用力非常赞赏。老子充分认识到“柔”的攻坚作用,认为客观现实是“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道家认为教育者应有恬适的心态,对于教育者本身来说,贵柔即重积德,“贵柔”主张厚积薄发,持之以恒,道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耐性和韧性。

——————————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张鸿燕.儒家德育思想的特色及其现代价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6).

〔3〕史婷婷.老子德育思想的现代解读[J].理论界,2011(8).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德育思想儒道比较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圣王与革命——由“汤武革命”看宋儒道统论中的“排荀”
借鉴儒家德育思想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渗透隐性德育思想的研究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
“老孔同源”与儒道互通——宋翔凤解《老子》思想的文化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