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脾阴虚证

2014-10-22孔晓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2期

孔晓

关键词:脾阴虚;胃阴虚;脾气阴两虚;脾阴阳两虚

中图分类号:R2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2-0013-02

五脏皆有阴阳,脾脏也不例外,但历来医家多详述脾阳脾气,极少论及脾阴。脾阴理论内容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灵枢》,《灵枢·本神篇》论“脾藏营”[1],《灵枢·营卫生会篇》论“营出于中焦”[1],说明脾阴由中焦之水谷精微所化生。张仲景则从临床证治的角度指出了脾阴虚证的存在,《伤寒论》在治疗外感病时有两个前提,一为“阴阳自和”,一为“护胃气,存津液”,“存津液”,即包含了对脾胃阴津的顾护。《金匮要略》中则提到了脾阴虚兼夹证的证治,或通过补脾阴来治疗其他疾病的案例。

1脾阴虚的临床表现

现代名老中医蒲辅周概括为:“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2]。脾阴虚多与胃阴虚同时出现,脾阴虚多为内伤气血所致,以运化功能失常为主,临床以纳食不化,皮肤干燥,肌肉消瘦,痿软无力,甚则肌肉萎缩、偏废不用,或手足烦热、溺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涩等为特征。也有医家认为脾阴虚多由脾气虚慢慢发展而来,脾气虚,日久伤阴,致气阴虚。气虚运化无力,阴血生成不足而亏虚。多表现为不思饮食,食后腹胀,齿衄,甚至面肿足肿,口渴少津。

2脾阴虚的治疗

当以滋脾阴为原则,但临床中鲜有单纯滋脾阴的治法。多以甘淡实脾,或温中益阴,或升提散阴,或清燥养阴,或以滋脾阴反佐温药等为其治法。究其原因,脾阴虚证很少单独存在,多与脾阳虚或(和)脾气虚伴随出现。李东垣《脾胃论》:“脾为死阴,受胃之阳气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3]。李东垣认为脾脏发挥其功能需依赖胃阳的温煦及脾气、脾阳的温煦升提。以下所附为临证验案。

3验案举隅

病案1:低热刘某,女,25岁,学生,2012年4月23日就诊。低热两月余,手足心热甚,体温375~38℃。时恶寒,口干,纳差,食后腹胀,消瘦,皮肤干燥,大便不爽,小便色黄。期间服用多种药物治疗,服药热退,停药复热。后腹胀甚,恶心,食欲差,改用知柏地黄汤、竹叶石膏汤,效差,后从脾胃入手,改用甘寒养阴的沙参麦冬汤、益胃汤服药七副,纳差、腹胀较前甚,体温仍378℃,烦热,形体干瘦,体倦乏力,舌淡红苔薄,脉濡微数。后知为脾阴虚,用甘淡平补,滋脾退热。处方:太子参30 g,山药30 g,云苓15 g,麦芽15 g,生白术15 g,甘草6 g。三副后,诸证减,体温降至375℃,。后又服六副,体温368℃,精神好转。随访,病未复发。

病案2:胃痛阎某,50岁,农民,2012年5月29日就诊。胃痛1年余,病起恶心,呕吐,胃脘嘈杂,腹胀,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服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效不显,饮食渐减,神疲乏力。后给予滋养脾阴之六神汤加减,服药六副,症不减,且胃痛呃逆。后再调方益胃汤加百合15 g,元胡9g,砂仁10 g,生白术15 g,山药15 g,云苓15 g。服药六副,后诸症减,体力日渐恢复。

病案3:泄泻王某,60岁,农民,2012年3月20号就诊。泄泻6月余,每日6~8次,水样便,无腹痛,无呕吐,无发热,无黏液、脓血,无里急后重感,口干,

纳差,神疲乏力,舌红苔少。经多次治疗无效,日渐消瘦。各项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拟方:云苓15 g,山药15 g,白扁豆15 g,白芍15 g,石斛15 g,炒白术30 g,石榴皮30 g,乌梅10 g,五味子12 g,甘草3 g。服药七副,大便次数减少,每天4~5次,后继服此方七副,大便每日2~3次,饮食改善,口干减,舌淡苔薄白。后嘱其用山药芡实莲子熬粥辅助治疗。调理月余,痊愈。由此可见,脾阴虚证可同胃阴虚等其他病症同时出现,治疗时当仔细辨证,斟酌药味,切忌盲目用药。

参考文献:

[1]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2]中国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疗经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5:88

[3]金·李杲脾胃论[M].北京:中華書局,1985

(收稿日期:2013-11-12)作者简介:潘耀令(1986~),女,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系疾病的研究。

关键词:脾阴虚;胃阴虚;脾气阴两虚;脾阴阳两虚

中图分类号:R2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2-0013-02

五脏皆有阴阳,脾脏也不例外,但历来医家多详述脾阳脾气,极少论及脾阴。脾阴理论内容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灵枢》,《灵枢·本神篇》论“脾藏营”[1],《灵枢·营卫生会篇》论“营出于中焦”[1],说明脾阴由中焦之水谷精微所化生。张仲景则从临床证治的角度指出了脾阴虚证的存在,《伤寒论》在治疗外感病时有两个前提,一为“阴阳自和”,一为“护胃气,存津液”,“存津液”,即包含了对脾胃阴津的顾护。《金匮要略》中则提到了脾阴虚兼夹证的证治,或通过补脾阴来治疗其他疾病的案例。

1脾阴虚的临床表现

现代名老中医蒲辅周概括为:“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2]。脾阴虚多与胃阴虚同时出现,脾阴虚多为内伤气血所致,以运化功能失常为主,临床以纳食不化,皮肤干燥,肌肉消瘦,痿软无力,甚则肌肉萎缩、偏废不用,或手足烦热、溺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涩等为特征。也有医家认为脾阴虚多由脾气虚慢慢发展而来,脾气虚,日久伤阴,致气阴虚。气虚运化无力,阴血生成不足而亏虚。多表现为不思饮食,食后腹胀,齿衄,甚至面肿足肿,口渴少津。

2脾阴虚的治疗

当以滋脾阴为原则,但临床中鲜有单纯滋脾阴的治法。多以甘淡实脾,或温中益阴,或升提散阴,或清燥养阴,或以滋脾阴反佐温药等为其治法。究其原因,脾阴虚证很少单独存在,多与脾阳虚或(和)脾气虚伴随出现。李东垣《脾胃论》:“脾为死阴,受胃之阳气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3]。李东垣认为脾脏发挥其功能需依赖胃阳的温煦及脾气、脾阳的温煦升提。以下所附为临证验案。

3验案举隅

病案1:低热刘某,女,25岁,学生,2012年4月23日就诊。低热两月余,手足心热甚,体温375~38℃。时恶寒,口干,纳差,食后腹胀,消瘦,皮肤干燥,大便不爽,小便色黄。期间服用多种药物治疗,服药热退,停药复热。后腹胀甚,恶心,食欲差,改用知柏地黄汤、竹叶石膏汤,效差,后从脾胃入手,改用甘寒养阴的沙参麦冬汤、益胃汤服药七副,纳差、腹胀较前甚,体温仍378℃,烦热,形体干瘦,体倦乏力,舌淡红苔薄,脉濡微数。后知为脾阴虚,用甘淡平补,滋脾退热。处方:太子参30 g,山药30 g,云苓15 g,麦芽15 g,生白术15 g,甘草6 g。三副后,诸证减,体温降至375℃,。后又服六副,体温368℃,精神好转。随访,病未复发。

病案2:胃痛阎某,50岁,农民,2012年5月29日就诊。胃痛1年余,病起恶心,呕吐,胃脘嘈杂,腹胀,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服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效不显,饮食渐减,神疲乏力。后给予滋养脾阴之六神汤加减,服药六副,症不减,且胃痛呃逆。后再调方益胃汤加百合15 g,元胡9g,砂仁10 g,生白术15 g,山药15 g,云苓15 g。服药六副,后诸症减,体力日渐恢复。

病案3:泄泻王某,60岁,农民,2012年3月20号就诊。泄泻6月余,每日6~8次,水样便,无腹痛,无呕吐,无发热,无黏液、脓血,无里急后重感,口干,

纳差,神疲乏力,舌红苔少。经多次治疗无效,日渐消瘦。各项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拟方:云苓15 g,山药15 g,白扁豆15 g,白芍15 g,石斛15 g,炒白术30 g,石榴皮30 g,乌梅10 g,五味子12 g,甘草3 g。服药七副,大便次数减少,每天4~5次,后继服此方七副,大便每日2~3次,饮食改善,口干减,舌淡苔薄白。后嘱其用山药芡实莲子熬粥辅助治疗。调理月余,痊愈。由此可见,脾阴虚证可同胃阴虚等其他病症同时出现,治疗时当仔细辨证,斟酌药味,切忌盲目用药。

参考文献:

[1]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2]中国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疗经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5:88

[3]金·李杲脾胃论[M].北京:中華書局,1985

(收稿日期:2013-11-12)作者简介:潘耀令(1986~),女,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系疾病的研究。

关键词:脾阴虚;胃阴虚;脾气阴两虚;脾阴阳两虚

中图分类号:R2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2-0013-02

五脏皆有阴阳,脾脏也不例外,但历来医家多详述脾阳脾气,极少论及脾阴。脾阴理论内容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灵枢》,《灵枢·本神篇》论“脾藏营”[1],《灵枢·营卫生会篇》论“营出于中焦”[1],说明脾阴由中焦之水谷精微所化生。张仲景则从临床证治的角度指出了脾阴虚证的存在,《伤寒论》在治疗外感病时有两个前提,一为“阴阳自和”,一为“护胃气,存津液”,“存津液”,即包含了对脾胃阴津的顾护。《金匮要略》中则提到了脾阴虚兼夹证的证治,或通过补脾阴来治疗其他疾病的案例。

1脾阴虚的临床表现

现代名老中医蒲辅周概括为:“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2]。脾阴虚多与胃阴虚同时出现,脾阴虚多为内伤气血所致,以运化功能失常为主,临床以纳食不化,皮肤干燥,肌肉消瘦,痿软无力,甚则肌肉萎缩、偏废不用,或手足烦热、溺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涩等为特征。也有医家认为脾阴虚多由脾气虚慢慢发展而来,脾气虚,日久伤阴,致气阴虚。气虚运化无力,阴血生成不足而亏虚。多表现为不思饮食,食后腹胀,齿衄,甚至面肿足肿,口渴少津。

2脾阴虚的治疗

当以滋脾阴为原则,但临床中鲜有单纯滋脾阴的治法。多以甘淡实脾,或温中益阴,或升提散阴,或清燥养阴,或以滋脾阴反佐温药等为其治法。究其原因,脾阴虚证很少单独存在,多与脾阳虚或(和)脾气虚伴随出现。李东垣《脾胃论》:“脾为死阴,受胃之阳气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3]。李东垣认为脾脏发挥其功能需依赖胃阳的温煦及脾气、脾阳的温煦升提。以下所附为临证验案。

3验案举隅

病案1:低热刘某,女,25岁,学生,2012年4月23日就诊。低热两月余,手足心热甚,体温375~38℃。时恶寒,口干,纳差,食后腹胀,消瘦,皮肤干燥,大便不爽,小便色黄。期间服用多种药物治疗,服药热退,停药复热。后腹胀甚,恶心,食欲差,改用知柏地黄汤、竹叶石膏汤,效差,后从脾胃入手,改用甘寒养阴的沙参麦冬汤、益胃汤服药七副,纳差、腹胀较前甚,体温仍378℃,烦热,形体干瘦,体倦乏力,舌淡红苔薄,脉濡微数。后知为脾阴虚,用甘淡平补,滋脾退热。处方:太子参30 g,山药30 g,云苓15 g,麦芽15 g,生白术15 g,甘草6 g。三副后,诸证减,体温降至375℃,。后又服六副,体温368℃,精神好转。随访,病未复发。

病案2:胃痛阎某,50岁,农民,2012年5月29日就诊。胃痛1年余,病起恶心,呕吐,胃脘嘈杂,腹胀,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服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效不显,饮食渐减,神疲乏力。后给予滋养脾阴之六神汤加减,服药六副,症不减,且胃痛呃逆。后再调方益胃汤加百合15 g,元胡9g,砂仁10 g,生白术15 g,山药15 g,云苓15 g。服药六副,后诸症减,体力日渐恢复。

病案3:泄泻王某,60岁,农民,2012年3月20号就诊。泄泻6月余,每日6~8次,水样便,无腹痛,无呕吐,无发热,无黏液、脓血,无里急后重感,口干,

纳差,神疲乏力,舌红苔少。经多次治疗无效,日渐消瘦。各项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拟方:云苓15 g,山药15 g,白扁豆15 g,白芍15 g,石斛15 g,炒白术30 g,石榴皮30 g,乌梅10 g,五味子12 g,甘草3 g。服药七副,大便次数减少,每天4~5次,后继服此方七副,大便每日2~3次,饮食改善,口干减,舌淡苔薄白。后嘱其用山药芡实莲子熬粥辅助治疗。调理月余,痊愈。由此可见,脾阴虚证可同胃阴虚等其他病症同时出现,治疗时当仔细辨证,斟酌药味,切忌盲目用药。

参考文献:

[1]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2]中国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疗经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5:88

[3]金·李杲脾胃论[M].北京:中華書局,1985

(收稿日期:2013-11-12)作者简介:潘耀令(1986~),女,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系疾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