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文教授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经验

2014-10-22李艳红黄文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川芎头痛动脉

李艳红 黄文

中图分类号:R54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2-0004-02

脑动脉硬化症(CAS)系指脑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等动脉管壁变性所引起的非急性弥漫性脑组织改变和神经功能障碍[1]。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其病理改变为胆固醇和脂肪在动脉内沉淀,从而引起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小血管闭塞、血管弹性减弱和血管壁粗糙等一系列脂质代谢障碍,最终引发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脑部的供血、供氧量减少,,最后产生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症候群,最常见的症状为眩晕,并可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此外还可见头痛,失眠,健忘,耳鸣,乏力等症状。该病多发于老年人,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研究发现,在所有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90%以上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症。它是居我国疾病死因第一位的脑血管意外的主要病因,是TIA和脑卒中的主要病理基础。据WHO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有1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而我国就占到了五分之一。随着我国人口的日趋老龄化,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动脉硬化的危害性也越发突出,现已跃居于导致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列,积极防治脑动脉硬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导师黄文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四十余年,在诊疗中擅长应用化痰活血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认识

在中医文献中没有“脑动脉硬化症”这一病名的记载。根据其临证特征及发展演变规律多归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不寐”、“健忘”、“痴呆”等范畴。现亦可称“脑络痹”。黄教授认为脑动脉硬化症的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其发病与体虚劳倦、饮食、情志等有关。病机为肝肾阴虚,髓海失养,痰瘀阻络,脑脉不通。其病理关键是痰瘀阻滞脑络,属“本虚标实”之证。在疾病形成过程中中医素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古之亦有“久病多瘀亦多痰”之说。明代龚廷贤认为“大凡头眩者,痰也”。叶天士也说“久病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中老年人五脏气衰,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化生乏源,每因情志失调、饮食失节、饥饱劳倦,损伤脾胃,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性重浊粘滞,病势缠绵,易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阻塞脉络,瘀血内停,痰积凝滞,瘀阻清窍最终发为本病。且变生诸症,如头痛、眩晕、痴呆等。对脑动脉硬化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也表明本病以阴虚、肝虚、肾虚、血瘀为基本证候[2]。故黄老师认为痰浊、瘀血贯穿脑动脉硬化症发生发展的始终。

2从痰瘀论治

在“百病多兼有瘀”、“怪病多从痰治”思想指导下历代医家对眩晕的用药各有千秋。《金匾要略》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隔伺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汪机在《医读》中云:“瘀血停蓄,上冲作逆,亦作眩晕,拟挑红四物汤”。导师对脑动脉硬化症的治疗非常推崇从痰瘀论治的理论。认为痰瘀阻滞脑络贯穿本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故临床凡症见眩晕头痛,沉重昏胀,表情淡漠,多寐善忘,胸脘痞闷,舌质黯或紫黯,舌边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腻,脉弦滑或细涩者均治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用自拟化痰活血汤治疗。基本药物组成:黄芪、归尾、地龙、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粉葛 、法夏、陈皮、茯苓、山楂。本方黄芪乃性味甘温之补气要药,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是为君药。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用为臣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协同当归尾以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法夏、陈皮、茯苓、山楂健脾化痰,消食化瘀共为佐药。另黄老师主张在汤药中兑服血塞通滴丸,其主要成分三七在此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活血化瘀效果更强,且不伤正。全方配伍得当,补而不壅滞,通而不损正,合而用之,则气旺、痰消、络通,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若伴脘闷、腹胀、纳呆者,加蔻仁、砂仁等理气化湿健脾;肢体沉重伴苔腻者加藿香、佩兰、石菖蒲;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出汗多加生龙骨、煅牡蛎、麻黄根、糯稻根须;肢体麻木加豨签草、鸡血藤以养血活血,祛风通络。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扩张冠状血管,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当归、赤芍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扩张血管和改善外周微循环,降血脂的作用;陈皮和法夏具有降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红花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增加冠脉流量,降血压,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降血脂,调节免疫等作用;桃仁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防止血栓形成,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3]。川芎具有抑制血管收缩的作用、参与舒张血管平滑肌,改善脑缺血、增加脑皮质血流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4]。

3治疗调护并重

脑动脉硬化症作为慢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故在治疗过程中导师除用中药汤剂治疗外,还特别强调调护的重要性,即要求患者合理膳食,积极控制与本病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有血脂异常者应同时降脂治疗。另外各类慢性疾病患者和体质较弱者可酌情运用冬令膏方进行调理从而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4典型医案

曾某某,男,73岁,2013年2月23日就诊。主诉:反复头晕头痛十余年,加重1周。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现症:头晕头痛,心烦易恼,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干便秘,腰膝酸软,舌质紫黯,舌下瘀筋明显,苔薄白腻,脉弦滑。查BP 160/95 mmHg,神志清,眼球活动灵活,双肺(-),HR72次/分,律齐无杂音,A2>P2,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辨证为肝肾阴虚,痰瘀互结。治宜滋阴补肾、平肝熄风、涤痰化瘀,方用化痰活络汤治疗。基本药物组成为:黄芪30 g,归尾15 g,地龙10 g,赤芍15 g,川芎20 g,桃仁10 g,红花15 g,丹参15 g,粉葛30 g 、法夏15 g,陈皮15 g,茯苓15 g,山楂15 g,生地20 g,玄参15 g,石斛10 g,酸枣仁30 g,柏子仁10 g,夜交藤25 g。水煎服,两日1剂,3剂。2013年2月28复诊,头晕好转,头痛口干烦热减轻,睡眠改善,但仍腰膝酸软,查BP 150/85 mmHg,上方加桑寄生15 g,牛膝15 g,继服5剂。2013年3月9日3诊,头晕头痛基本消失,睡眠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守上方10剂,两日1剂,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闻立斗老年神经系统疾病诊治荟萃[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8:91

[2]周慎,杨维华,卜献春,等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诊疗方案之文献及临床研究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1995,11(1):4

[3]梅全喜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739744569

[4]舒冰,周重建,马迎辉,等中药川芎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9):1043-1044

(收稿日期:2013-11-12)△通信作者:姜莉云,Email:jean6895@163com,Tel:13987625925

中图分类号:R54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2-0004-02

脑动脉硬化症(CAS)系指脑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等动脉管壁变性所引起的非急性弥漫性脑组织改变和神经功能障碍[1]。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其病理改变为胆固醇和脂肪在动脉内沉淀,从而引起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小血管闭塞、血管弹性减弱和血管壁粗糙等一系列脂质代谢障碍,最终引发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脑部的供血、供氧量减少,,最后产生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症候群,最常见的症状为眩晕,并可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此外还可见头痛,失眠,健忘,耳鸣,乏力等症状。该病多发于老年人,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研究发现,在所有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90%以上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症。它是居我国疾病死因第一位的脑血管意外的主要病因,是TIA和脑卒中的主要病理基础。据WHO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有1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而我国就占到了五分之一。随着我国人口的日趋老龄化,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动脉硬化的危害性也越发突出,现已跃居于导致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列,积极防治脑动脉硬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导师黄文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四十余年,在诊疗中擅长应用化痰活血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认识

在中医文献中没有“脑动脉硬化症”这一病名的记载。根据其临证特征及发展演变规律多归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不寐”、“健忘”、“痴呆”等范畴。现亦可称“脑络痹”。黄教授认为脑动脉硬化症的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其发病与体虚劳倦、饮食、情志等有关。病机为肝肾阴虚,髓海失养,痰瘀阻络,脑脉不通。其病理关键是痰瘀阻滞脑络,属“本虚标实”之证。在疾病形成过程中中医素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古之亦有“久病多瘀亦多痰”之说。明代龚廷贤认为“大凡头眩者,痰也”。叶天士也说“久病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中老年人五脏气衰,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化生乏源,每因情志失调、饮食失节、饥饱劳倦,损伤脾胃,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性重浊粘滞,病势缠绵,易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阻塞脉络,瘀血内停,痰积凝滞,瘀阻清窍最终发为本病。且变生诸症,如头痛、眩晕、痴呆等。对脑动脉硬化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也表明本病以阴虚、肝虚、肾虚、血瘀为基本证候[2]。故黄老师认为痰浊、瘀血贯穿脑动脉硬化症发生发展的始终。

2从痰瘀论治

在“百病多兼有瘀”、“怪病多从痰治”思想指导下历代医家对眩晕的用药各有千秋。《金匾要略》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隔伺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汪机在《医读》中云:“瘀血停蓄,上冲作逆,亦作眩晕,拟挑红四物汤”。导师对脑动脉硬化症的治疗非常推崇从痰瘀论治的理论。认为痰瘀阻滞脑络贯穿本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故临床凡症见眩晕头痛,沉重昏胀,表情淡漠,多寐善忘,胸脘痞闷,舌质黯或紫黯,舌边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腻,脉弦滑或细涩者均治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用自拟化痰活血汤治疗。基本药物组成:黄芪、归尾、地龙、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粉葛 、法夏、陈皮、茯苓、山楂。本方黄芪乃性味甘温之补气要药,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是为君药。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用为臣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协同当归尾以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法夏、陈皮、茯苓、山楂健脾化痰,消食化瘀共为佐药。另黄老师主张在汤药中兑服血塞通滴丸,其主要成分三七在此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活血化瘀效果更强,且不伤正。全方配伍得当,补而不壅滞,通而不损正,合而用之,则气旺、痰消、络通,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若伴脘闷、腹胀、纳呆者,加蔻仁、砂仁等理气化湿健脾;肢体沉重伴苔腻者加藿香、佩兰、石菖蒲;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出汗多加生龙骨、煅牡蛎、麻黄根、糯稻根须;肢体麻木加豨签草、鸡血藤以养血活血,祛风通络。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扩张冠状血管,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当归、赤芍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扩张血管和改善外周微循环,降血脂的作用;陈皮和法夏具有降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红花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增加冠脉流量,降血压,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降血脂,调节免疫等作用;桃仁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防止血栓形成,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3]。川芎具有抑制血管收缩的作用、参与舒张血管平滑肌,改善脑缺血、增加脑皮质血流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4]。

3治疗调护并重

脑动脉硬化症作为慢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故在治疗过程中导师除用中药汤剂治疗外,还特别强调调护的重要性,即要求患者合理膳食,积极控制与本病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有血脂异常者应同时降脂治疗。另外各类慢性疾病患者和体质较弱者可酌情运用冬令膏方进行调理从而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4典型医案

曾某某,男,73岁,2013年2月23日就诊。主诉:反复头晕头痛十余年,加重1周。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现症:头晕头痛,心烦易恼,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干便秘,腰膝酸软,舌质紫黯,舌下瘀筋明显,苔薄白腻,脉弦滑。查BP 160/95 mmHg,神志清,眼球活动灵活,双肺(-),HR72次/分,律齐无杂音,A2>P2,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辨证为肝肾阴虚,痰瘀互结。治宜滋阴补肾、平肝熄风、涤痰化瘀,方用化痰活络汤治疗。基本药物组成为:黄芪30 g,归尾15 g,地龙10 g,赤芍15 g,川芎20 g,桃仁10 g,红花15 g,丹参15 g,粉葛30 g 、法夏15 g,陈皮15 g,茯苓15 g,山楂15 g,生地20 g,玄参15 g,石斛10 g,酸枣仁30 g,柏子仁10 g,夜交藤25 g。水煎服,两日1剂,3剂。2013年2月28复诊,头晕好转,头痛口干烦热减轻,睡眠改善,但仍腰膝酸软,查BP 150/85 mmHg,上方加桑寄生15 g,牛膝15 g,继服5剂。2013年3月9日3诊,头晕头痛基本消失,睡眠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守上方10剂,两日1剂,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闻立斗老年神经系统疾病诊治荟萃[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8:91

[2]周慎,杨维华,卜献春,等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诊疗方案之文献及临床研究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1995,11(1):4

[3]梅全喜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739744569

[4]舒冰,周重建,马迎辉,等中药川芎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9):1043-1044

(收稿日期:2013-11-12)△通信作者:姜莉云,Email:jean6895@163com,Tel:13987625925

中图分类号:R54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2-0004-02

脑动脉硬化症(CAS)系指脑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等动脉管壁变性所引起的非急性弥漫性脑组织改变和神经功能障碍[1]。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其病理改变为胆固醇和脂肪在动脉内沉淀,从而引起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小血管闭塞、血管弹性减弱和血管壁粗糙等一系列脂质代谢障碍,最终引发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脑部的供血、供氧量减少,,最后产生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症候群,最常见的症状为眩晕,并可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此外还可见头痛,失眠,健忘,耳鸣,乏力等症状。该病多发于老年人,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研究发现,在所有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90%以上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症。它是居我国疾病死因第一位的脑血管意外的主要病因,是TIA和脑卒中的主要病理基础。据WHO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有1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而我国就占到了五分之一。随着我国人口的日趋老龄化,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动脉硬化的危害性也越发突出,现已跃居于导致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列,积极防治脑动脉硬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导师黄文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四十余年,在诊疗中擅长应用化痰活血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认识

在中医文献中没有“脑动脉硬化症”这一病名的记载。根据其临证特征及发展演变规律多归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不寐”、“健忘”、“痴呆”等范畴。现亦可称“脑络痹”。黄教授认为脑动脉硬化症的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其发病与体虚劳倦、饮食、情志等有关。病机为肝肾阴虚,髓海失养,痰瘀阻络,脑脉不通。其病理关键是痰瘀阻滞脑络,属“本虚标实”之证。在疾病形成过程中中医素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古之亦有“久病多瘀亦多痰”之说。明代龚廷贤认为“大凡头眩者,痰也”。叶天士也说“久病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中老年人五脏气衰,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化生乏源,每因情志失调、饮食失节、饥饱劳倦,损伤脾胃,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性重浊粘滞,病势缠绵,易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阻塞脉络,瘀血内停,痰积凝滞,瘀阻清窍最终发为本病。且变生诸症,如头痛、眩晕、痴呆等。对脑动脉硬化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也表明本病以阴虚、肝虚、肾虚、血瘀为基本证候[2]。故黄老师认为痰浊、瘀血贯穿脑动脉硬化症发生发展的始终。

2从痰瘀论治

在“百病多兼有瘀”、“怪病多从痰治”思想指导下历代医家对眩晕的用药各有千秋。《金匾要略》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隔伺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汪机在《医读》中云:“瘀血停蓄,上冲作逆,亦作眩晕,拟挑红四物汤”。导师对脑动脉硬化症的治疗非常推崇从痰瘀论治的理论。认为痰瘀阻滞脑络贯穿本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故临床凡症见眩晕头痛,沉重昏胀,表情淡漠,多寐善忘,胸脘痞闷,舌质黯或紫黯,舌边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腻,脉弦滑或细涩者均治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用自拟化痰活血汤治疗。基本药物组成:黄芪、归尾、地龙、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粉葛 、法夏、陈皮、茯苓、山楂。本方黄芪乃性味甘温之补气要药,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是为君药。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用为臣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协同当归尾以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法夏、陈皮、茯苓、山楂健脾化痰,消食化瘀共为佐药。另黄老师主张在汤药中兑服血塞通滴丸,其主要成分三七在此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活血化瘀效果更强,且不伤正。全方配伍得当,补而不壅滞,通而不损正,合而用之,则气旺、痰消、络通,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若伴脘闷、腹胀、纳呆者,加蔻仁、砂仁等理气化湿健脾;肢体沉重伴苔腻者加藿香、佩兰、石菖蒲;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出汗多加生龙骨、煅牡蛎、麻黄根、糯稻根须;肢体麻木加豨签草、鸡血藤以养血活血,祛风通络。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扩张冠状血管,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当归、赤芍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扩张血管和改善外周微循环,降血脂的作用;陈皮和法夏具有降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红花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增加冠脉流量,降血压,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降血脂,调节免疫等作用;桃仁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防止血栓形成,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3]。川芎具有抑制血管收缩的作用、参与舒张血管平滑肌,改善脑缺血、增加脑皮质血流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4]。

3治疗调护并重

脑动脉硬化症作为慢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故在治疗过程中导师除用中药汤剂治疗外,还特别强调调护的重要性,即要求患者合理膳食,积极控制与本病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有血脂异常者应同时降脂治疗。另外各类慢性疾病患者和体质较弱者可酌情运用冬令膏方进行调理从而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4典型医案

曾某某,男,73岁,2013年2月23日就诊。主诉:反复头晕头痛十余年,加重1周。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现症:头晕头痛,心烦易恼,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干便秘,腰膝酸软,舌质紫黯,舌下瘀筋明显,苔薄白腻,脉弦滑。查BP 160/95 mmHg,神志清,眼球活动灵活,双肺(-),HR72次/分,律齐无杂音,A2>P2,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辨证为肝肾阴虚,痰瘀互结。治宜滋阴补肾、平肝熄风、涤痰化瘀,方用化痰活络汤治疗。基本药物组成为:黄芪30 g,归尾15 g,地龙10 g,赤芍15 g,川芎20 g,桃仁10 g,红花15 g,丹参15 g,粉葛30 g 、法夏15 g,陈皮15 g,茯苓15 g,山楂15 g,生地20 g,玄参15 g,石斛10 g,酸枣仁30 g,柏子仁10 g,夜交藤25 g。水煎服,两日1剂,3剂。2013年2月28复诊,头晕好转,头痛口干烦热减轻,睡眠改善,但仍腰膝酸软,查BP 150/85 mmHg,上方加桑寄生15 g,牛膝15 g,继服5剂。2013年3月9日3诊,头晕头痛基本消失,睡眠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守上方10剂,两日1剂,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

[1]闻立斗老年神经系统疾病诊治荟萃[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8:91

[2]周慎,杨维华,卜献春,等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诊疗方案之文献及临床研究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1995,11(1):4

[3]梅全喜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739744569

[4]舒冰,周重建,马迎辉,等中药川芎中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9):1043-1044

(收稿日期:2013-11-12)△通信作者:姜莉云,Email:jean6895@163com,Tel:13987625925

猜你喜欢

川芎头痛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头痛应该灸哪里?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头痛与口疾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远离头痛的困扰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