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关键环节 打通“科技强农”之路

2014-10-21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湖南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长沙市科技成果新品种

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 湖南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科技强农”精神,围绕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目标,突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普及服务”3个关键环节,将科技强农工作从实验室一直延伸到田间地头,做到了“科技强农”之路的全程贯通。2012年,农业应用性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80%和58%,土地集中率达22.6%,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0%以上,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5057元。

一、长沙市“科技强农”之路的主要做法

(一)抓科技研发,突出做到“三个到位”

第一,领导重视到位。长沙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科技强农”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主要领导多次亲自组织中科院亚热带农业所、湖南农大、湖南农科院等单位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全面听取专家学者对全市“科技强农”工作的意见建议,将专家学者的合理化建议充分吸纳到该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总体规划》中。同时,成立农业科技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农业科技的规划指导与相关决策的组织实施。在领导小组的协调下,全市科技发展总体规划、人才引进规划、重大项目布局规划等事关全市发展全局的规划中,农业科技强市问题都列有专章,确保“科技强农”在整体布局中有位置、在扶持发展上有项目、在人才支撑上有保障。

第二,政策措施到位。为确保“科技强农”目标实现,长沙市明确提出:巩固生物育种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加快农业重大动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升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实施现代农业与健康科技重大专项建设,推动超级杂交水稻育种、农产品加工、秸秆综合利用、有機肥开发、新型兽药研制、农产品深加工设备制造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升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示范应用。继续建设优质稻、生猪、水产、蔬菜、茶叶、花卉苗木等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建设。继续实施科技助农“直通车”、农村人才培养与实用技术培训等工程,推进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在“科技强农”的每项具体工作上,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

第三,扶持资金到位。列入长沙市“十二五”科技发展重大项目的纯农业项目就有4个,分别是生物质能技术、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农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土壤修复技术开发,计划投入科技研发资金5.1亿元。2012年仅科技口投入农业科技经费达3500万元。同年,得到该市重点支持的隆平种业有限公司、湖南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开展的水稻新品种选育项目,选育新品种30余个,5个通过审定。其中,“优质早籼高效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应用”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开展的蔬菜新品种选育项目,通过省级审定的新品种8个;健康养殖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二)抓成果转化,着力打造“四大平台”

第一,科技示范基地平台。从2008年起,长沙市开始实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制定了《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发展规划》,按照百里水稻走廊、百里水产走廊、百里茶叶走廊、百里花卉走廊4条产业带进行布局,计划到2015年发展100家特色基地。同时,出台《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并定期召开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工作会议,由市政府对典型示范基地进行授牌。目前,示范基地已发展至57家,共引进新品种180余个,转化新技术100余项,累计创造税收2亿元,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达9亿元,拉动就业1.3万人。实施4年来,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已成为长沙市科技兴农的“窗口”和“名片”。

第二,12396科技助农直通车信息服务站平台。通过突出抓好“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切实将国家科技部“星火科技12396科技助农直通车”工程做实做到位。目前,长沙市已组建200余家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站点,其中信息服务示范站40余家,目前,大部分站点已具备开展“热线电话、专家在线网、远程培训、QQ群互动、专家出诊”等形式的科技服务能力,得到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的充分肯定。

第三,“百村百名大学生”培训平台。为了让广大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带得动”的高素质实用人才,为农业科技转化工作培养扎实的“二传手”,长沙市从2007年开始,启动实施“百村百名大学生”培育工程,由市县科技部门统一组织,从农业科技示范户、返乡创业农民工及有志于创新的农村青年中,选择学员,分别送到湖南农大等相关农业院校进行培训,现已成功培育两届,第三届正在实施当中,前两届220名学员中,169人一次性通过了自学考试的全部课程,一次性毕业率达到77%,超过原计划7个百分点。第三届学员将于今年毕业。全市涌现了一批像石曙明、罗强等农业科技创业典型,为农业科技的转化找到了可靠载体。

第四,农科教中心平台。近年来,长沙市充分利用各乡镇原有的农科教中心,采取“部门联动、资源整合、科教结合”的方式,整合人社、团委、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等部门资源,将农科教中心打造成农业科技转化的一个中心平台,深得群众好评。据长沙县青山铺镇、望城区格塘镇农民反映,农科教中心既是农民朋友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的源头,又是农民朋友请求帮助指导的真正“娘家”,最新科技信息、技术应用咨询、产品储存销售等等,都可以找农科教中心,都能得到满意答复。

(三)抓技术普及,全面完善“五项服务”

第一,以信息方式进行普及服务。依托“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站点”平台和农科教中心的各类科技简报,根据农作物生长规律及动物疫病防控阶段性要点,有意识地向群众发布技术短信和技术简报,既保证了群众能及时得到技术指导,又不失时机地向群众进行新技术的推广普及。近3年来,长沙市12396信息服务站点共发布各类信息15万余条,农科教中心共编发各类技术简报300多期。

第二,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2007年以来,在长沙市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从9所中央或省直属院校和科研机构共选派了400余名农业类科技专家学者组成特派员队伍,根据新技术普及推广的需要,针对群众需求度相对较高的一般性问题,有意识地派科技特派员下乡,面对面地为群众进行临时集中授课或单独为种植大户解决技术难题。近6年来,全市共组织特派员下乡(企业)7000余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370余项,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0多期,使10多万农民受益。

第三,集中培训服务。依托乡镇农科教中心、12396信息服务站点和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的技术骨干,根据需求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群众进行集中培训,仅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平均每年组织技术培训就达270多次,特色农产品基地累计培训农民6万多人次。基地技术辐射区农民增收达9亿多元,收入年均增幅达60%。

第四,热线咨询服务。重点开通三路技术服务热线,即12396信息服务站点技术服务热线、农科教中心技术服务热线、科技特派员技术咨询热线,群众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内容、技术需求的不同层次分别找专家进行咨询,确保随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2013年以来,望城区格塘镇农科教中心接到的各类技术咨询电话就达800余次,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接到电话后,凡是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就把相关科技特派员介绍给群众,由群众打电话向特派员请教。

第五,政府“搭桥”服务。为了切实解决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从2007年开始,长沙市连续6年举办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组织上百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上千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参加会议。据统计,2010年组织的“科交会农业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对接会”,收集来自80家农业生产企业的100多项技术需求,邀请湖南农业大学等1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多位技术专家到现场答疑,切实解决了该市农业企业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签约项目15个。2011年组织的“农业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对接会”,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8位专家教授和湖南曙光山城酒业有限公司等54家企业代表,促成企业与专家达成合作意向44项。近3年共择优支持32个科交会签约农业项目,扶持资金达700万元,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二、长沙市“科技兴农”做法的一些启示

(一)强化组织领导是实现“科技强农”的根本前提

从长沙市“科技强农”的发展之路来看,根本前提就是领导重视,具体措施到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深入科研院所找专家座談;在全市科技发展规划中专门就农业科技发展工作列出专章;资金投入上“真金百银”;为了促进科技特派员及时下乡指导,在相关项目经费中专门提出10%~20%,用于特派员下乡的生活补助,特派员拿农民群众签字满意的凭条到科技部门领取等等,真切地把一般口头上的领导重视,从行动上落到了实处,使科研工作者思想上有动力、工作上有目标、科研上有经费,调动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二)夯实转化平台是实现“科技强农”的关键举措

为了尽可能地缩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之间的路程,长沙市成功打造了“四大平台”。如果说实验室只是新科技、新产品产生的源头,那么这些中间平台的建立与夯实,则成为新科技、新技术走向田间地头强有力的中转站。特别是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立,更是成为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强有力的推手。据调查,该市目前已建立的57家示范基地中,有43家基地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种广泛的合作关系,使新技术、新品种一旦研发成功,就能迅速在各个基地得到推广,并在基地对周边农户的带动下,迅速落到田间地头,基本实现科技成果到生产力的直接转化。

(三)紧贴基层需求是实现“科技强农”的重要突破

根据基层群众的现实需求,及时便捷地为群众解难答疑,往往是科技成果能不能真正为群众所掌握的最后一道障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了真正打通这“最后一公里”,长沙市紧贴基层需求,建立并完善五项服务,每一项服务都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来设置,既结合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又做到了随问随答,更重要的是,服务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真正做到了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专家级的全免费服务,让科技成果实现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无障碍。

(感谢湖南省农村新闻中心支持)

猜你喜欢

长沙市科技成果新品种
爱上写信的大树
看禾选种
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线上平台解决“转化难”
福建省:出台新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A Few Thoughts on Learning English Well in High School
国家食药监总局:促进监管科技成果转化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