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

2014-10-21汪训礼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数学课堂有效性

汪训礼

摘 要:新课标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对各阶段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然也包括其中。初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过渡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具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学校在新的形势下,寻求突破、开拓思路,辅助初中生在数学课中最大限度地收获知识,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课堂;因材施教;有效性

一、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施教

初中生多多少少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小学生的稚气,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有了很大的成熟和发展,但是个性也趋于外向张扬和自我,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数学一直被社会理解为一门抽象、枯燥的基础学科,相对于语文和英语等其他感性的课程更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和乐趣,尤其是当学生处于初中这个比较叛逆的时期。这就需要任教教师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并且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改善这种情况。例如,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教师都存有一种畏惧心理,所以任课教师要主动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教师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亦师亦友的形象,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个好的教师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与授课教师水平的高低是息息相关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内容:(1)课前认真备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那么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所以任课教师一定要对第二天所讲的内容作充分的分析和思考,尤其是疑难点问题。(2)课中重点讲解。每堂课的内容都是丰富的,但是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精简,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要耗费大量时间讲解,要做到有所取舍,重点知识要详细解析,力求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消化。(3)课后认真总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一定要做到对每天课上讲解过的内容进行总结,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有足够的认识,认识分析原因,并寻求改善和提高的方法。

初中数学教育可谓是“承上启下”,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意义深远。只要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任课教师认真地施教、正确地引导、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就一定能够逐步改善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高建芳.淺谈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学习[J].学苑教育,2011(18).

编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数学课堂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