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思想的历史演进及问题解构
2014-10-21李慈慈王全权张豪
李慈慈 王全权 张豪
【摘要】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孝道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及其产生的影响谈起,并进一步指出现代社会下“孝”的新的伦理问题。由对“孝”新的伦理问题的思考,提出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 传统孝道 现代“孝” 问题 对策
一、“孝”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影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贯彻其中从未断裂的文化之一,是“孝”的文化。不论是从先秦的《孝经》到汉代的“以孝治天下”,还是魏晋的“孝治”,唐代的“忠大于孝”,或者到宋元明清时孝道教化的通俗化,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可称为“孝的文化”。
中国传统“孝道”,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因子女远游之后,无法照顾父母的日常起居,且还会让父母牵挂,实在是需要远游,也要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处,尽快回到父母的身边。这一“孝道”思想的产生与当时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状况,交通极不便利有很大关系。另外,由于当时社会以男耕女织为主要的劳动方式,农田是主要的劳动对象,固有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对象决定了当时的人口不需要做太多的和过远的流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民谚,即老年人口在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农业生产之后,由年轻的下一代赡养老人并继续承担农业生产活动。中国传统数代同堂的家庭模式,决定了其相应的养老模式。与此同时,中国以农耕为主的农业作业方式,由于需要更多的能够承受体力劳动的劳动力,而生育更多的男性。这是因为男性的体力要远远大于女性。
孟子曾经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就是说孟子认为不孝顺父母有三种表现,其中没有留下子孙是最主要的。孟子举“舜”作为例子,他说舜没有向父母征求意见就娶妻子,是因为舜没有儿子,怕断子绝孙,虽然舜没有预先征求父母的意见,君子认为和实际上征求了一样。汉代赵岐对“不孝有三”有注解说:“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负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无祖祀,三不孝也。”也就是说人子孝道中最重要的是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如果婚后无子,就是对祖先最大的不孝,对父母最大的不孝。这种“孝道”思想之所以会产生,与当时社会环境下连年战乱的政治背景和人口逐年减少的社会状况是密切相关的。
中国的“孝道”文化经历了从先秦,到明清无数哲学家、思想家的补充和发展,它为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统治,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曾起到过积极意义。但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空间发展,社会物质丰富。因此,思想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孝道思想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伦理问题。
二、当前传统“孝”思想的伦理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阶段。社会转型导致的必然结果是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传统家庭观念的转向和社会结构的变换。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由封闭的文化模式转向多元的社会变革,中国传统社会的“孝”文化在当代的思想革新中遇到困境。
中国传统“孝道”,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一“孝道”思想的产生与当时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状况,交通极不便利有很大关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传统的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家长为中心的宗法制度,则逐步瓦解。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每年大约有1800万来自农村地区的人口进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拼,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正成为日益龐大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这大量的留守老人如何尽孝道,如何实现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将是传统孝文化面临的新问题。
“孝”的另一种表现是对“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思想表面上或者说实质上的背离。当今社会,住房压力、工作压力、家庭生活成本的压力,往往使作为儿子的男性既承担外部社会工作负担,又承担家庭中赡养老人,抚养下一代的负担。按照“养儿防老”的观念,赡养老人仿佛就成为了男性应承担的事,而作为女儿的女性则不需要承担这样的义务。男性承担过大的压力,而女性在传统伦理道德的指引下无所作为。这应是许多家庭矛盾产生的根源之一。
另一种现象是,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指导下,独生子女成为社会人口的大军。传统积极模式下,需要大量劳动力用于农业生产,并且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人的生命相对短。而现代,随着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机械化的大幅度推广,人口数量已远不同于传统社会所描述的“小国寡民”。独生子女家庭增多,不论是女儿还是儿子都只允许生一个。简单分析一下,在独生子女条件下组成家庭的孝的状况。独生子女在结婚组成家庭之后将承担两个家庭,男方父母,女方父母四位老人的赡养义务。如果按照传统孝道“养儿防老”的思想,那么那些只有独生女儿的家庭,双亲年老之后将由谁来尽赡养义务呢?孟子说:“不孝有三,为后为大”,其意明确把生育男性,延续家族血缘,传宗接代作为孝的第一要义。依照这种孝的思想走下去,那么只生育女儿的家庭岂不就是对自己父母、祖先的不孝吗?
三、问题的解构与重建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继续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恶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因为无论人们怎样想摆脱传统来随心所欲的创造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依靠“养儿防老”的思想依然存在,尤其是在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但是另一种现实是在我国的人口政策下,绝大部分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即由过去旧式家庭合族而居,财产共享休戚相关等复杂与严密多线横向伦理关系而变为三口之家(夫妇和一个孩子)。那么在这些独生子女的父母年老,丧失劳动能力之后,婚后的独生子女将承担起照顾双方父母的义务。作为儿子,承担父母养老送终的义务。在中国的传统中,一直是被定义为天经地义的。而那些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的父母呢?这一类人的养老问题,若只依靠尚未完善的保障制度自然无法实现。若依靠女儿养老,则会引起许多有着传统孝道思想的人们的质疑。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婚后的男女都是到男方的父母家过年,在女方是独生女家庭的情况下,往往会为在哪一家过年的问题争执不下,甚至产生家庭矛盾。在农村的丧葬风俗中,当父母亲人去世时,许多行为女儿都是不被允许的。依照传统社会要求下的“孝道”思想已问题重重,更不用说去追究孟子的“不孝有三,为后为大”了。
中国的孝道思想经由孔孟、董仲舒、朱熹等一些先哲思想家的发扬和完善,形成了一套以家长制为中心的宗法制度,曾在中国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但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遵循着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传统社会,孝道思想是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而在当代社会,中国已进入现代化社会,已不再是固步自封的封建制国家,经济政治的变化必然导致思想意识的变化。如何解决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困境呢?应该在传统孝道中增添以下新的内容。
1、倡导新型孝文化。对于传统孝文化我们不能一味肯定,全盘继承,而应该持辩证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孝道中的合理因素主要表现为赡养父母、爱亲敬亲、尊老精神等等,但也有许多局限性,例如传统孝道中宣扬“忠孝合一,移孝作忠”,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重男轻女,这些思想都与当代社会新风尚和法制精神相违背。弘扬新型孝文化不仅注重物质赡养,而且注重精神慰藉;父母与子女之间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子女及时行孝。
2、健全孝道法制体系,形成孝道保障机制。我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等,可适当借鉴国外先进的孝道法律法规,适时补充修改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我国孝道法制建设,通过法律手段对不孝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对孝道行为做出引导和褒奖,用法制力量保证孝行的全面实施。同时在政府带领,社会组织的协助下,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3、关于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目前我国农村老人有9000多万,留守老人的数量也十分庞大。在养老问题上,国家现时的经济力量还相对薄弱,城市农村之间的福利制度也还不平衡,因此农村留守老人怎样实现养老,是个需要我们不断探讨的问题。对于留守老人的养老应促进留守老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少了子女在身边陪伴,但是可以积极参加到其他活动中,作积极参与社会的人。除此之外,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必由之路。
4、对于“养儿防老”和独生子女养老的问题。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根据《孝经》寫就的时间,孝道思想也有两千多年。传统“孝道”思想虽影响深远,但思想意识的发展对“孝”提出了新的要求,父母年老,赡养老人,不应该只是男性的权利和义务,也应该被女性所享有。“妇有七出,不顺父母去”的传统偏激的孝道思想只限定了媳妇对舅姑的绝对赡养义务,却很少谈及女婿对岳父母的赡养责任和义务,这是一种违背人性和男女权利严重不平等思想的鲜明体现。因此,须加强男女平等思想的宣传教育,即男女都有平等接受父母抚养的权利,同时也应承担起平等赡养父母的义务。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孝”思想的演变也不例外。面对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中遇到的许多伦理问题,采取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使之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将是孝文化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2] 臧知非:人伦本原《孝经》与中国文化[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余玉花、张秀红:论孝文化的现代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7(2).
[4] 王常则:孟子[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5] 臧知非:人伦本原《孝经》与中国文化[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6] 常怀林:中国善良——慢品善文化[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胡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