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
2014-10-21包爱平
包爱平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已广泛应用于音乐教学,但不是所有的合作学习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文章从合作学习的科学分组、责任分工、合作技能、教学预设、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以期为音乐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音乐教学的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音乐本身的合作特征,有意識地在教学中创造和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改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帮助,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但不是所有的合作学习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初中音乐合作学习中要注意以下五点:
一、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在合作学习中,合作小组的组建是前提。合作小组的组建必须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上,合理的分组可以让每个学习小组的水平相当,便于各小组之间开展公平竞争。但对于不同个体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在分组时考虑“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各小组的人数控制在4~6人。如最简单的就是选择就近组△.可以将相邻的学生前后或者左右组成学习小组。这种就近组合在教学中分组容易、操作简单,但对于各小组的水平就不好控制。异质分组:这种分组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根据组问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小组的组建,但这种分组比较复杂,要打乱学生的座次,不好操作,不过这种分组能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如在口风琴的练习中,就可以安排4~5人为一小组,由其中一名同学担当小老师来指导其他同学;在创作表演的时候,就可以四人为一小组,这样对对相应,表演就相对容易点;在讨论的时候,可以两人一组进行,避免出现人多口杂,产生不必要的争执。
二、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的分工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确定好课的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根据目标来确定教学任务,进行小组的合理分工。在合作学习中,每一名小组要分工明确,做到责任到人,这样才能保证小组成员的全员参与,对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起到帮助作用。在学习中,还应该培养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意识,让每一名成员都为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而努力,分工协作,达到预期合作学习目标。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组内成员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每个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三、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重点。作为集体行为的合作学习,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不是一个人的个人行为,要完成任务就不能靠单打独斗,需要每个成员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技能。这种意识和技能包括:小组成员间的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意识和技能;在学习中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小组讨论的意识和技能;尊重别人发言的意识和技能;以友好方式对待争议的意识和技能。
如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演奏、演唱形式做出不同地表演合作要求通过领唱与合唱队员间的合作,男、女生演唱不同旋律声部间的合作,二声部轮唱的合作等等,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
四、重视任务的合理、科学预设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和调控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核心。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习前要对合作学习的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任务设计、任务预设等多要全面考虑。特别是任务的预设,要做到合理就必须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帮助学困生和后进生积极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及时调控,根据学习的预设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解答和帮助,确保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在合作学习中,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催化剂。评价作为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载体,在合作学习中,一定要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才能为小组学习提供动力。所以在评价过程中,不但要进行定量的评价,还要进行定性的评价,不但要评价学习过程,而且要评价学习结果。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要进行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评价各组学习行为和效果,在评价中要重视对任务完成后的情感评价。如在评价小组活动时,教师不应习惯成自然地把肯定的目光、赞许的语言以及发言的机会只给予音乐水平较高的学生。相反,教师的积极评价应当倾向于促使成绩优秀的学生对学困生提供帮助方面,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