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声乐教学异同
2014-10-21张立敏
张立敏
【摘要】声乐是听觉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无国界地传播着,成为人类的第二语言,纵观中西相似声乐艺术我们可以发现其拥有许多相似点和不同点,研究中西方音樂的发展,了解中西方声乐艺术的差异,更好地融合才能创造出更完美的音乐作品。
【关键词】中西声乐;教学方法;求同存异
很早就对中西方的声乐差异很感兴趣,这次我去美国的访问学习,使我对于中西方的差异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学习。中美两国因为处于东西方文明的两级,而音乐的教育始终伴随着它们的文化发展而不断前进着,如今的美国音乐教育已经是佼佼者,而中国还在不断摸索着前进。声乐艺术这门专业学科,如果从解剖学、美学、传播学的观点看,是可通过多种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解和学习的。在中国声乐的发展中,声乐也被赋予了很多的历史使命,从大的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小的方面有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声乐这种形式的表演艺术更是推动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声乐都是传播美,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可以为社会描述主流价值取向。众所周知,一尾轻声低吟,或一曲激昂高歌,都会让听者的心灵受到感动或震撼。
声乐的学习者大抵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一流派之争,在各高等音乐学府里,经常可以见到不同的流派的教授会因为一些唱法不同,咬字规则,甚至音色方面争论不休,这与每个教授所接受的不同国度的教育方式和个人理解有关,艺术流派中争执不断,对于艺术风格归属都各执一词。
那么究竟有哪些不同,下面分析如下:
一、文化观念不同
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观念是在历史的车轮下形成印记的,因此不同的国家就有不同的民族特色,西方人讲究“音乐表达”,直接而自由的美。中国人的音乐的表现上则追求含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这是历史和社会制度下产生的思想意识不同。
这可以追溯到音乐的中西方起源,西方声乐的发展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大约是公元前十二至八世纪,古希腊的音乐表现形式一般都是即兴表演,以场合划分,不同的场合就会唱不同的歌曲,种类也很多,例如婚礼时候的婚礼歌曲,在收获的季节会演唱丰收的歌等。中世纪以后,教会音乐兴起了,古罗马音乐开始变成主流音乐形式。当然在这个时候教会声乐的主要还是比较简单的单声部齐唱。一直到八世纪,罗马终于成立的第一所歌唱学校,自此就开始了歌唱教学的专业化进程。总地来说,西方声乐艺术所追求的是典型、形象、高潮、情感宣泄、形象鲜明、结构清晰。
中国音乐,源远流长,具有悠久历史而又丰富多彩,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原始声乐文化被发现并处于萌芽阶段。在远古时期声乐艺术,更多是在劳动中产生,普遍是山歌或民歌的表现形式,内容也多与劳动和情感相关。在这数千年来,音乐伴随着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无所不包而又无所不在。中国音乐更追求意境深远,模糊朦胧,表现中国音乐里的是传神写意的感觉。音乐家会用换头,合尾的手法,冲淡素材之间的对比,有的旋律给听者有似曾相识而又似是而非的感受,从陷入意境里。
二、唱法的分类不同
西方声乐将人声分为六个声部: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中国的声乐艺术则是我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唱法分类。由于中国的听众更喜欢听高音演唱,尤其表现在戏曲方面,历史上更是有著名梅派大师梅兰芳男唱女声的特殊类型,除了戏曲外,中国声乐还分为民族唱法、民族新唱法、民通唱法等四种唱法。可见中外对于声部的分类意识,角度都是不一样的。
三、音乐表现形式不同
在西方声乐教学中,关于声音的要求比较重视的是连贯“legato”这方面,外国声乐教师会强调在演唱时必须特别注意连贯的感受,假如做不到连贯的演唱就丢失了音乐的魅力。中国的传统歌唱教学中则非常重视使用“一板一眼”“字正腔圆”“归韵、收音”等技法,强调吐字需要清晰、声音要饱满而有力度。这些差异主要源自不同语言系统和语言习惯造成的,外国的语言大部分是字母组成,其中包括意大利、德国、法国、美国、英国等,而我们中国的文字是方块字,通常在说中国话都会比较用力的咬字,讲究清晰颗粒感强。
四、声音概念上不同
声音概念是歌者对技术掌握以及声音的预期效果的意识。这一般指的是审美标准的不同。中国的声乐主要具有明亮、亲切、清新的审美特质。西方则不然,西方声乐主要体现出圆润、连贯、金属色彩强烈的风格。另外,在真假声转换方面也有着不同之处,中国歌手追求口语化的,高亢的的审美趋向。西方歌手则更追求“灵魂深处呐喊”的富有辉煌的、戏剧化的美。
五、中美教学的比较
(一)教学的优势
1.培训教师的巨大作用
从1959至1962年,美国的很多音乐学院招聘了31名35岁的年轻教师。在一些在聘任的新教师中,音乐家发现由于新音乐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缺失,难以进行较好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从1963年开始,在一些大学开设了16个培训教师的课程班,可以说这样形式的系统培训对当时的美国学校的音乐教育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自此,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什么学科可以永远保持先进性,都是需要不断补充血液,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新的音乐形势。音乐教师就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音乐生命力,假如音乐教师掌握了最新的音乐知识,并拥有很好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那这些教师将是音乐教育的长河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美国教师善于运用心理学
声乐教学有一个最为独特的地方,就是人自己的喉咙是乐器,这个特殊性使学声乐不仅仅需要技术和艺术的修养,还需要很多生理上的配合,西方在这一方面进入的比较早,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很重视,由于声乐课是由教师与学生来共同完成,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握学生的心理,也要充分把握自己的心理变化,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以美国的教师培养方案为例:一位教师在正式出炉之前,需要经过各种心理学的学习,因为将来可能会从事教师行业,所以对各科成绩要求都比较高,美国人更重视实战,也就是对每个教师的培养,更重视是现场情况的处理能力,招聘一个新教师要经过各方面的透彻了解。美国的教育更强调的是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西方的声乐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并不是只为能成为艺术家的孩子服务,更多的是鼓励帮助那些有歌唱梦想,有一定歌唱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歌唱的愉悦,给他们向更高的音乐殿堂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