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4-10-21杨新佳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应用

杨新佳

摘要: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机械制图》教学中,改革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让学生得到学习以项目为背景,促使其实际操作能力和执行能力大大提升,从而将学生成真正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文章基于这一背景来研究机械制图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以期有助于促进《机械制图》专业课教学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机械制图教学;应用

作为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机械制图》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这对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该门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应对这样一个难题,也就是怎样将理论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并且怎样借助三维立体实物教学来对学生进行空间思维训练。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机械制图》教学中,改革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让学生得到学习以项目为背景,促使其实际操作能力和执行能力大大提升,从而将学生成真正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1.项目教学法概述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首先提出了关于项目教学法的一些理论。这是对其著名理论的延伸,即其所提倡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就是要将实践教学贯彻于教学的始终,从而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教与学的良好互动。通常说来,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有:

(1)在实践项目中引进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将学生学习兴趣和源动力很好地激发出来。

(2)通过与实践项目的牢牢结合,来传授项目的有关知识,从而使学习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让学生参加项目制作执行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学以致用。

(4)在操作中,让学生对关系到项目的各种参数进行选择和计算,对于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极进行巩固。

在执行整个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项目亲身经历,并且是作为认知主体。使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收获非常直观且丰富的知识与体验。学生在项目教学活动中,学习的方式主要是亲身体验和创造,如此才能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角。项目教学中的教师,不再只是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而且要在项目学习过程中解决好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类型的知识,促使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大为提升。此外,有助于學生学会理论联系实践来解决现实问题,有助于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很好地培养,最主要的是不断提升其综合应用能力,进而促使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并具备更强的项目执行能力。

2.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2.1 项目的设计

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项目设计需要注意具备以下特性:一是要求项目可以将课程的核心内容体现出来。不但要尽可能将多数教学知识涵盖在其中,和多项知识点进行有效地结合,而且其扩展空间的能力要比较强。二是项目要根据绝大部分学生的整体水平来确定难易程度。项目一定要与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并且要可以被大部分学生认可,进而将其积极性和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接下来才会对设计方案进行积极讨论,并对方案的优劣进行讨论和展示。

2.2 项目的实施

在经过认真而充分的调研与准备之后,并且与本校的学生水平等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图课程组的教师们对项目教学法进行了认真的探究。对教学目的加以明确,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将一套新的教学思路提了出来。也就是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和其方法,其中项目教学的载体是“齿轮油泵的拆装与测绘”[1]。

就教学设计的宏观方面来看,划分两个目标模块来进行本学期的制图教学:一个是测绘齿轮油泵各零件;一个是其装配图的读画。先要将课程的总目标告诉学生,使其心中有数,接下来按照总目标完成的具体需求,并与相应的职业资格技能要求相结合,细分总目标,使其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目标。如此便有多个教学小模块形成,在各模块中贯彻相关的理论知识。小模块呈现的形式主要是任务,在进行具体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拓展总目标,并对子任务进行层层推进,进而将课程的学习带动起来,在实际的技能运用过程中运用相关的各小知识点,不再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单纯的讲解。在一项子任务完成之后,也就会将一项基本技能基本掌握住了。借助对任务的不断提出,就会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新知识点,进而促使最终教学目的的达成。如此便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接下来项目教学的例子是“标准件与常用件 ”中“齿轮”一节[2]。该单元的能力目标是要求将齿轮的参数计算掌握好;要求可以将单个齿轮零件图绘制出来,还包括两个齿轮啮合图;主要目标在于对学生绘、读图能力的培养。

任务 1:认识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参数

该单元的任务实际上是在延续前面的任务,因此此时的齿轮部件都已成功拆卸。本任务的完成可以借助查阅教材、参考书等多种途径来进行,同时将学习成果展示给各自的小组。

任务 2:测量齿轮参数

任务2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熟练使用量具,并且训练其测量和计算齿轮参数等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借助课堂点评和讨论环节,加深学生的认识。

任务 3:绘制齿轮轴的零件图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先绘制动齿轮轴进行引导,接着对绘制齿轮轴的零件图进行详细示范,再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绘制任务。

任务 4:绘制齿轮啮合图

完成这一任务还是要坚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如此,课堂教学的主线便成了一个项目的完成,在对其中子任务完成的进程中将知识点不断引进来,对基本技能进行反复操练直至熟悉,这样的学习过程往往就能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对知识和技能目标进行积极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感受到创新的乐趣,同时也能对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很好地培养。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对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使其具有高职特色,试着通过设立项目来进行引导,将一个个任务视为驱动力,主要目标就是进行能力训练,从而将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出来,也就是重视以能力为本。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会更加能够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出于对这一目标的追求,广大教师还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杨国威.在制图测绘课程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职业圈,2010(9):84~85.

[2]乌云高娃.项目递进驱动教学法[J].职教论坛,2009(6):56.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法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基于项目化教学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