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014-10-21郝淑梅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课前预习生字

郝淑梅

新课程改革就是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句话:就是让学生既得“鱼”,又得“渔”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同样道理,学生在上课之前,也要作好准备,这准备就是预习。它是课堂教学的前导,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良性行为,又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预习”就是讲读之前学生直接和文本对话。让学生自己运用心力认真读书,自己学习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顺序,说出对课文的初步感受,并在字、词、句和内容方面提出问题,进而掌握阅读的方法,培養读书习惯。要想让学生在预习中既能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又能深入思考、发现问题,这种习惯与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抛砖引玉。那么,教师在教学之前怎样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呢?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教给预习方法,落实预习问题

预习一般是在课外进行的,但是学生开始不会预习,因此在最初的时候应该把预习拿到课堂上来,对学生进行预习的指导,带着学生一起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一)阅读课题,揣摩课文内容

我要求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先要阅读课文的课题,根据课题提出问题,来揣摩一下文本的内容,然后再读课文,用回答问题来印证自己的判断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很多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问题:百草园是哪里?三味书屋在什么地方? 他们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生急于探究文本内容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查阅资料,了解背景

有些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与我们的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远,学生对于文本内容所描述的难以想象,很难引起共鸣。我就让学生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解,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学习《奇妙的克隆》这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就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克隆的奇妙,从而会更加体会到科学知识的深奥。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学生初读课文时,可先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及多音字,然后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弄懂词义,以便第二天到课堂上与同学讨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也有利于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更便利了学生顺利地读懂课文。

(四)再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给学生自己看书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自己看书时做到认真读、动手写、动脑想、动笔画。认真读就是读准字音,眼睛要看得快,由一字、一词的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动手写就是写和生字、生词、句子或重点段落。动脑想就是想课后练习中提出的问题,想一想是否明白了,多问几个为什么。动笔画就是对课文中读不懂的地方,或对课后思考?练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出标记,及时查阅工具书自己攻破,解决不了的再向老师或同学质疑。

(五)细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

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反复默读思考,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对这篇课文的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活动奠定基础,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约了时间,使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

二、检查到位,落实预习,让学生品尝到预习成功的喜悦。

预习检查不到位是过去预习不了了之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预习切实地落实到位,老师的督查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对预习提纲的检查,我主要采用交谈的方式进行预习检查。在交流中,老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指导学生明确重点、难点、易错点,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知识。课堂上尽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发表自己所提问题的机会。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问题被大家一起研究的自豪,在品尝了预习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了自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大部分学生的预习能力已经很强,预习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有的自己学习完新内容后,又积极主动地甚至超前完成课后练习和同步训练的内容。

三、由扶到放,成为自觉行为

从一开始的要求,到检查督促,一段时间后,一小部分的学生不用老师提醒也知道要预习下一课了。这样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这部分学生就可以让老师省心不少了,但还有一部份学生暂时还没有养成预习习惯,那么就需要教师仍然去提醒督导,但我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终能让预习成为大家的一种自觉行为。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有效的课前预习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对课堂有贡献的人;有效的课前预习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不再把学习当作苦差事,而是当作了乐事,这种快乐将会让他们受益一生。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课前预习生字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斯诗私塾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