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独立阅读文言文能力培养浅探

2014-10-21冀永坤

课外语文·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探索培养

冀永坤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哲理性很强的文化,它是对人类社会行为准则的解释、价值取向的说理,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学习文言文,就是走近中国的传统文化;学好文言文,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无趣为有趣,化困难为容易,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是很值得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能力;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总目标部分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文言文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怎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掌握一些文言基础知识,增强其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呢?

一、了解常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文言文是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我把一些经典优美的文言文语句展示给学生并加以赏析。如《孟子二章》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让学生体会品味文言文的魅力。通过赏析使学生认识到:古典文学经历了几千年的锤炼,沙里淘金,去粗存精。是历代先贤圣哲、仁人志士以生命和心血写成的精美华章,这些文章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语言形式、音韵节奏和跌宕旋律,是那个时代历史风貌、政治概况、文化风情的绝好体现和精炼概括。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深沉思想、高尚节操、宏大怀抱、挺拔风骨,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

二是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文言文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流传下来的文言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文约意丰,含蓄蕴藉,语言讲究推敲,简洁精练,色彩鲜明,譬喻形象。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现代人在写文章时,若能恰当地引用一些古文名句,不仅能够提高文章品位,还能使说理更加生动、形象。今年4月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时,引用《晏子春秋》中的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的治国道理。

三是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文言文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学生多读文言文,能激发热爱并承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古文中的先贤圣哲、至理名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很有益处。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这些彪炳史册、烛照千古的言行事迹,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素养在无声无息中得到提高。

二、重视诵读,培养学生感知能力

学习文言文,需要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因此,诵读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常要求他们熟读直至能背诵,以理解文章的内容,获得感性认识。对重点句、难句更要反复读,用心体会,做到“手到、眼到、心到”。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其情韵并美、文采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学习《曹刿论战》一文时,为了让学生领会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提高阅读文章的能力,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认真体会。曹刿是作者着意刻画的最主要人物,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沉着、冷静而又果断。作者对他的称美赞扬,含蓄于精心的描写之中。文中记载曹刿的言行都是简短、果敢,如“请见”“问战”“请从”,特别是在战斗中两次否定鲁庄公的指挥,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形象地刻画出了他胸有成竹、沉着果断、善于捕捉于反攻和追击时机的军事家形象。而围绕“何以战”的曹鲁对和“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也把鲁庄公的驽钝、愚笨和急躁冒进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到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照、映衬的修辞技法。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证明了“肉食者鄙”的断言,反映了作者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也使学生领会到了文章这样写的奥妙之所在,使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得到加强,理解文言文的水平得到提高。

三、注重指导,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一是教学生学会读注解和使用工具书。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的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达到初步“了解内容”的要求,为顺畅朗读铺平道路。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除了看课文的注释外,遇到疑难问题,还应自己会使用查阅工具书。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原文,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此外,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或义项过多的词,我通过制作课件让学生讨论、鉴别、分析、比较。

二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翻译,我在查阅资料和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教给学生6种方法:一留,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专有名词,都要留下。二删,删掉不须译出的文言虚词。如“夫大国,难测也”中的“夫”;“何陋之有”中的“之”等。三补,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在省略句中,补上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四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对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虚词等,联系上下文,翻译出它的确切解释。五调,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对倒装句在翻译时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六变,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将一些古汉语译成现代汉语。

三是要让学生多了解历史和作者。任何著作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都会对它产生影响,因而任何作者的作品都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同时,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意识、情感态度、政治倾向、性格气质等都会影响他的创作,都能在作品中得到体现。所以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多读历史,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探索培养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